付文辉
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付文辉
目的探讨分析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7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慢性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
1.1 一般资料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17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每分钟按体重1~5 μg/kg注射多巴胺,之后每分钟按体重2~10 μg/kg注射多巴酚丁胺。对照组口服地高辛,0.25 mg×100片/盒(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8),0.25 mg/d,1次/d。测定治疗前后的心肾功能,比较疗效及副反应。
1.3 疗效评定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心功能无改善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其间差异的比较利用t检验,计数资料利用χ2检验,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治疗后,两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的LVED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71,P<0.01);治疗组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195,P<0.01);同时治疗组BU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98,P<0.01)。具体数据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的疗效比较(例,%)
表1 治疗前后的心肾功能临床指标比较(x±s)
2.3 副反应治疗组4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12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56,P<0.05)。
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心输出血的能力就下降,可循环使用的血量就减少,从而造成肾小球的过滤率低下,易形成血肌酐和尿素氮增多的局面,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近几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已经迫在眉睫。目前的治疗主要是致力于心衰的纠正和心输出血量的增多。在诸多药物中,多巴酚丁胺十分有效,它对心肌能产生正性肌力效果,增强心肌收缩能力,增多心输血量,从而增加肾血流量和尿量,并且在治疗心力衰竭的同时可以改善肾功能。多巴胺则可增强肾小球的滤过能力,有利于排尿,消除水肿,从而改善心功能[1]。
本文主要探讨了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各自为91.76%和81.18%,前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显极具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对于对照组(P<0.05)。这都说明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治疗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时,要综合考虑、合理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并且最大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杨靖义.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慢性心衰合并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9-10.
当今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呈现上升状态,治疗心力衰竭迎来了新的挑战,更严重的是当一些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处于终末期时同时伴随着肾功能不全的症状,临床称之为心肾综合征,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本文将2006年2月至2012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17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给予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并与地高辛治疗对比,具体报道如下。
472200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