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

2012-09-17 08:50邓明亮纪素坤张敏敏郭爱珍
兽医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牛群犊牛病毒性

邓明亮,纪素坤,张敏敏,郭爱珍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牛病毒性腹泻的防控

邓明亮,纪素坤,张敏敏,郭爱珍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牛病毒性腹泻(BVD)又称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的一种病理过程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的传染病。急性病例以发热、腹泻、咳嗽、黏膜糜烂和溃疡、白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但常表现为持续感染和免疫抑制,妊娠母牛可表现流产、产死胎或畸形胎等症状。该病呈世界性分布,我国已有20多个省份报道了该病,并且感染情况日趋严重。该病毒除感染黄牛、奶牛和牦牛外,还感染羊、猪、鹿等多种家养和野生动物,严重威胁着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

一、病原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病毒粒子多呈球形,直径约为23~50 nm。在分类学上与猪瘟病毒和边界病毒同为一属,抗原性有交叉。BVDV基因组长约12.5kb,包括5'端非翻译区、一个大的开放阅读框和3'端非编码区。开放阅读框编码结构蛋白(C、Erns或E0、E1和E2)和非结构蛋白。根据病毒基因组5'-UTR序列不同可将BVDV分两种基因型BVDV-1型和BVDV-2型,每种基因型又可分为多种基因亚型,我国主要流行BVDV-1b型。但近年来,我国开始出现BVDV-2型感染,并且感染率呈上升趋势。BVDV-2型能引起持续感染和急性出血性综合征,对牛的致病力更强,致死率更高。另外根据病毒对细胞的病变效应,每种基因型可分为两种生物型,即致细胞病理变化型和非致细胞病理变化型。本病毒能在胎牛肾、睾丸和肺,胎羊睾丸和猪肾细胞上增殖。急性高热期病牛的血液和流产胎儿的脾和骨髓是常用于分离病毒的样本。

该病毒对高温敏感,在56℃下很快灭活,但在低温下稳定,真空冻干的病毒在-60℃~-70℃条件下可保存多年;对乙醚、氯仿、胰酶、pH3敏感。

二、流行病学

病毒可感染牛、羊、猪等多种家畜,以牛为主,各年龄的牛对该病均易感,以6~18月龄者居多。发病牛可表现为多种临床症状如黏膜损害、腹泻、肺炎、流产、出血性综合征等急性感染症状。该病四季都有发生,冬季与早春多见,新疫区急性病例较多、发病率5%,死亡率高达90%以上,老疫区急性病例少、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而隐性感染率达50%以上。

隐性感染的主要形式是持续感染,其后果是损害机体的免疫机能,导致免疫抑制,增加其他病原体感染机会和疫苗的免疫失败。持续性感染还导致感染畜天生具有免疫耐受性,体内无BVDV抗体,因此不易被检出,但一直带毒并通过鼻涕、唾液、尿液、眼泪和乳汁等分泌物向体外排毒,成为该病危险的传染源。

该病传播途径可为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摄食被病毒污染的饲料、饮水而感染,也可因吸入因病畜咳嗽、剧烈呼吸喷出的传染性飞沫而感染。另外运输工具、饲养用具或者通过胎盘垂直感染、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等途径也可以传播该病。

三、临床症状

根据临床症状与发病过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1.急性型。青年牛易发生,黏膜损害和腹泻是主要症状。病牛发病急,高热可达40℃~42℃,持续4~7 d后下降,有的出现体温第二次升高;随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持续1~6 d,继而白细胞数量又会增多,有的会发生第二次减少。病畜精神萎靡,厌食,呼吸急促伴咳嗽,鼻眼有浆液性分泌物;发病2~3 d后鼻镜、舌、齿龈、腭、口腔黏膜充血并有溃疡,流涎增多,呼出恶臭气体。通常在口腔损伤之后发生严重腹泻,腹泻病牛的粪便从水样逐渐到粘稠,含有大量粘液和气泡,甚至带血。病牛常在症状出现后5~7 d因严重脱水而死亡。

2.慢性型。该类型较少见。体温只发生轻微波动,主要表现消瘦,鼻镜溃烂,甚至连成一片;眼有分泌物,通常门齿齿龈发红,但口腔里很少发生糜烂;蹄叶炎和趾间皮肤糜烂,病牛明显跛行;可出现持续或间歇性腹泻。多数病例在2~6个月内死亡,也可达1年。妊娠母牛感染后可发生流产或产先天性缺陷犊牛。

四、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消化道和淋巴组织。鼻镜、鼻腔黏膜有小而浅的烂斑;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和糜烂,尤以肠道变化最严重,肠道黏膜出现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溃疡性等不同表现的炎症;真胃黏膜弥漫性出血和水肿,并伴有溃疡。肠系膜淋巴结水肿,增大如枣样,切口外翻,有混浊液体流出。运动失调的新生犊牛脑膜及脑膜下积水,心内外膜出血。

五、诊断

可根据其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作出初步诊断,但牛感染时多为隐性感染,且该病易与其他疾病如牛瘟、口蹄疫、水疱性口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等病的临床症状相混淆,因此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

1.病毒分离和鉴定。急性发热期可采集血液、眼鼻分泌物和尿液,死亡动物可采集甲状腺、脾、肠系膜淋巴结、骨髓等材料。将病料负染和电镜观察,或接种于犊牛睾丸、肾、鼻甲细胞、胎牛肺细胞等牛源细胞作分离培养。

2.血清学诊断。常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有血清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快速诊断试纸条等。血清中和试验采取双份血清(间隔3~4周),血清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者为阳性,该法可定性也可定量,但处于免疫耐受的牛不产生抗BVDV的抗体,血清学阴性,所以可能造成漏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用于检测BVDV最广泛的方法之一,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可批量检测等优点,可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试纸条可用于快速检测,操作简单,不需特殊设备,也可检测抗原或抗体。

3.分子生物学诊断。主要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该技术根据BVDV 5'端非翻译区(5'-UTR)保守序列设计合成一对或几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对BVDV基因某段序列进行基因扩增。由于该方法高度特异灵敏性,得到了广泛应用。

六、防制

1.治疗。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和药物,实施对症治疗。由于本病引起的免疫抑制易导致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在对发病牛进行对症治疗的同时,应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或磺胺类等)治疗以减少继发感染。针对病牛脱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情况可输液扩充血容量并纠正酸中毒;腹泻症状可投服收敛止泻药。用药时需特别注意:急性感染牛禁用皮质类固醇,因这类药可加重消化道糜烂和溃疡。对有饮食欲的牛可用适当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退热治疗。

2.预防。需采取综合性措施,进行全面预防。

(1)谨慎引牛,加强检疫。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购牛;对新购牛要用血清学诊断方法进行检测,避免引入阳性牛。定期对牛群进行血清学检查以便及时掌握本病在牛群中的流行状况,如发现有少数牛出现抗体阳性,应将其淘汰以防病情扩大。

(2)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环境应激。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牛舍内外、运动场上的粪便及其他污物,保持干燥并定期消毒。牛舍应安装通风换气设备,及时进行通风换气。

(3)做好免疫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目前国内有几家单位都在研究新型疫苗,但尚无商业化国产疫苗问世。国外已经有商品化的Ⅰ型和Ⅱ型毒株的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由于弱毒疫苗可导致妊娠母牛子宫感染引起流产或新生犊牛免疫抑制,因此妊娠母牛和6月龄以下的犊牛不能使用弱毒疫苗。弱毒疫苗接种年龄应在9~12月龄。受威胁较大的牛群每隔3~5年接种1次,对育成母牛和种公牛应于配种前再接种1次,多数牛可获得终生免疫。也可将弱毒疫苗和灭活疫苗联合使用提高免疫效果。有研究报道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牛群可对该病提供保护,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牛群预防牛病毒性腹泻的情况,但这种应用的生物安全后果未进行过全面评估。

七、结语

牛病毒性腹泻是呈世界性分布的重要传染病,尤其在养牛业发达的国家,这种疾病的发生更为严重,给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欧美国家已经将此病列为重大疫病,并通过淘汰持续感染牛和疫苗预防接种等措施实施根除计划,取得良好效果。随着我国牛养殖量的增加,饲养方式向规模化和集约化等现代养殖模式的转变,我国养牛业受该病的威胁也越来越大。然而,我国对该病缺乏深入研究,流行病学资料不全,缺乏检测试剂盒和疫苗等防控产品,给该病的防控带来了很大困难。只有加强相关研究和技术推广,并建立扎实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通过对引牛、牛舍环境卫生、预防接种、持续感染监测、淘汰持续感染牛和牛群移动限制等多环节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最终达到净化该病的目的。

(略)

猜你喜欢
牛群犊牛病毒性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一列犊牛消化不良性腹泻的诊治
犊牛腹泻的发生和防治
犊牛水中毒的发生及预防
犊牛泻痢的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