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寻求新平衡点

2012-09-10 10:00余斌
中国报道 2012年12期
关键词:经济

余斌

余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

2013年世界经济仍将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需求面临一定下行风险,物价上涨压力有所上升,全年经济增长与今年大体持平,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可确定为7.5%,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4%左右。

从2012年我国经济总体运行状况看,三季度当季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7.4%,应为年内增速底部,四季度将出现小幅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略高于7.5%,CPI涨幅略低于3%。

在欧债危机反复恶化、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国际环境下,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成绩来之不易。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经济持续下行中,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不动摇,积极化解投融资平台风险,有效减轻通胀压力,成效显著;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表现为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中、西部地区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就业状况总体平稳,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在财政收支压力不断加大的同时,积极推进民生领域改革,支出大幅增加,对促进消费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的调整期,国际环境充满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原有竞争优势、增长动力逐渐削弱,新优势尚未形成,市场信心和预期不稳,经济运行处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

10月18日,北京一名商店销售人员打扮成财神的样子吸引顾客。

应对全球经济“后危机时代”

2013年,世界经济结构改革不到位和需求增长乏力等问题难以根本改观,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长期化趋势。同时也应看到,发达国家实施再制造业化战略,以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动向。

自欧洲央行实施直接货币交易(OMT)、美联储推出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后,英国、日本、巴西、澳大利亚等相继实施宽松货币政策,对稳定金融市场、降低市场避险情绪、提振需求预期都有积极作用。但由此引发的新一轮为防止本币升值的全球性货币宽松竞赛,对短期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在货币宽松的同时,发达经济体财政状况依然捉襟见肘,被迫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应对主权债务压力,不利于结构改革的推进,也限制了政府支持需求扩张的能力。另外,地区冲突、宗教矛盾和主权争议等问题加剧,对大宗商品供给、资本流动和经贸往来可能形成负面冲击。

首先,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2012年以来,美国新开工房屋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市场持续回升;商业零售平稳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处于危机后的较高水平;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平均超过78%,接近危机前水平。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测算,现阶段美国潜在增长率为2.5%左右,创新活力使其保持了较强的弹性和竞争力,短期最大的挑战来自就业和债务压力。低就业增长将影响消费的可持续性,财政紧缩不利于经济复苏,也可能会引发金融市场波动。前任总统布什在2001年开始推行为期十年的税收减免。奥巴马上任后,在2010年将税收减免和就业刺激计划实施时间延长至2012年年底,以提振经济。美国国会在2011年投票通过自动减少政府开支方案,迫使立法者采取行动减少财政赤字,以重新获得财政可持续性。除非国会改变现有法律,否则2013年美国将面临6550亿美元、占GDP4%的财政紧缩。

其次,欧盟将维持零增长或轻度衰退状况。欧债危机处置进程缓慢,但总体仍沿着预期方向发展。随着欧洲稳定机制(ESM)和OMT的实际运转以及财政联盟的推进,欧洲金融市场有逐步趋稳的可能。但如何摆脱高失业率、高通胀与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状态,仍然是一个巨大挑战。金融市场稳定只是第一步,实体经济活力和竞争力不足、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短期内难见明显成效。

再次,日本经济有所放缓。2013年,灾后重建和电力供应恢复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日本罔顾历史事实挑起的钓鱼岛争端,对中日贸易和全球产业链分工的冲击将持续一段时间。针对QE3,为了防止日元升值并试图走出通缩,采取巨量投放货币的措施,其影响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最后,新兴市场回升动力不足。随着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大宗商品价格会逐步走高并维持在相对高位,这将有利于资源出口国投资和消费的恢复。在金砖国家增速放缓的同时,随着资金向发展中国家回流,土耳其、印尼、尼日利亚、波兰等国将有一些新亮点。但由于创新潜力总体不足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新兴市场回升动力仍显不足。

我国总需求增长仍面临下行压力

在全球经济仍处危机后调整期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总需求增长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出口增长与今年大体持平。近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1.7%,比同期全球贸易年均10%的增幅高出一倍。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1.6%,在全球出口中的份额由2002年的5%上升到2011年10.4%。但今年以来全球贸易明显偏离了历史趋势,我国进、出口增长也明显下降,难以达到年初确定的预期目标。

结合明年总体国际形势和以往经验推算,并考虑到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低成本优势逐步削弱以及结构调整升级等,预计明年出口增长与今年大体持平。

消费增长有望保持基本稳定。在本轮经济持续下行中,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为消费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房地产销量持续回暖,与住宅相关的装修、建材、家电、家具等消费将有所回升。根据汽车购置周期和原油价格走势,汽车及石油制品消费将保持稳定增长。受通胀预期影响,珠宝和贵金属消费因保值需求出现恢复性增长。预计2013年,我国消费增长幅度会在14%左右。

投资增长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首先,房地产投资回升力量不足。随着商品房销售回暖,且销售增速超过新开工面积增速,以及土地购置面积增速降幅收窄,市场主导的房地产投资将出现小幅回升。但与今年相比,明年保障房施工套数、施工面积和新开工面积均有所下降,保障房投资增速将明显减缓。其次,出口不振和产能过剩、利润偏低,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长。我国制造业投资与出口增长密切相关,明年出口增长将会相对低迷,出口拉动的投资动力不足。今年企业盈利水平普遍下降,众多企业自有资金不足,投资扩张动力减弱。再次,根据“十二五”规划部署,公路、铁路、地铁、水利等基建投资明年仍有一定增长潜力。但地方负债率较高,税收增收困难而民生类支出压力较大,局部地区风险约束明显增加,基建投资扩张能力受到限制。预计201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左右。

物价上涨压力有所上升。受新一轮全球性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和短期资本回流都可能推高明年的CPI。食品供求总体处于紧平衡格局,国际、国内供给冲击或货币宽松都容易使物价上涨预期转化为上涨现实。随着生产者物价指数(PPI)逐步回升,将部分传导到CPI。明年物价综合压力将略有上升。再考虑要素价格改革等,应为CPI上涨预留一定空间。

综合判断,2013年世界经济仍处在深度调整期,国内需求面临一定下行风险,物价上涨压力有所上升,全年经济增长与今年大体持平。考虑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潜在的不确定因素,为我国经济在寻求新平衡的过程中保持基本稳定,并为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可确定为7.5%,CPI为4%左右。这一方面与“十二五”规划的预期目标逐步衔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向市场传递积极、理性的调控信号。

推动增长动力平稳转换

当前世界经济有效的结构调整和推动实体经济增长的全球性力量尚未形成。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阶段转换和寻求新平衡的关键期。增长阶段转换实质是增长动力的转换,是原有竞争优势逐渐削弱、新竞争优势逐渐形成的过程,也是原有平衡被打破,需要重新寻找并建立新平衡的过程,经济运行总体比较脆弱。

2013年,全球进入新一轮货币宽松期,但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有限,我国总需求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的同时,注重需求政策与供给政策结合、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结合,增强政策弹性和有效性,着力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培育新竞争优势,推动增长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具体说,一是以降低企业税负和稳定地方财力为重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二是以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和稳定货币供给为重点,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三是以促进房地产可持续发展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政策;四是以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五是以推动增长动力转换为重点,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