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12-09-08 03:30王秀莲杨金香
河北医学 2012年8期
关键词:患肢循证置换术

王秀莲, 杨金香, 曾 玲

(1.陕西省安康市中心血站成分科, 陕西 安康 725000 2.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医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循证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王秀莲1, 杨金香1, 曾 玲2

(1.陕西省安康市中心血站成分科, 陕西 安康 725000 2.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人民医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通过循证护理的方法给予护理,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明显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降低了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循证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 并发症

1 临床资料

2007年5月至2009年7月在我院骨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40例,年龄52-70岁,根据病例入选顺序,随机将单号病例分为试验组,双号为对照组,每组各20例。病人在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

2 方法和步骤

2.1 方法:对试验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身体、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状况进行评估,找出问题,查阅文献,评审证据,并将其应用于病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2.2 步 骤

2.2.1 确定问题:人工髋关节置换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脱位、切口感染、肺部并发症、压疮等并发症。

2.2.2 收集证据

2.2.2.1 深静脉血栓:长期制动、高龄、肥胖、心功能不全等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高龄者因为手术前活动量少、术后制动、卧床且合并心肺功能减退,因而静脉血流缓慢。

2.2.2.2 脱位:患者因素:患者有无髋部手术史、患肢有无神经系统疾患、手术后是否遵医嘱进行恢复性训练及年龄等。髋部手术能导致外展肌肉力量减弱、关节周围大量瘢痕形成以及局部软组织张力降低和不平衡,因此任何原因而导致的同侧髋部既往手术史,都会增加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风险[1]。患侧肢体神经系统疾病,因为肌肉力量减弱,患侧肢体不完全瘫痪,髋关节不能维持正常张力,术后未能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也容易引起脱位的发生。高龄及长期卧床者髋部肌肉韧带松弛,肌肉萎缩,肌张力下降,是引起关节脱位的重要原因。手术因素:软组织张力、手术入路、假体安放位置等。软组织张力降低可导致脱位发生。手术入路与关节脱位有很大关系,正外侧、前外侧、后外侧切口是常用的三种手术入路方式,正外侧切口脱位率最低,前外侧切口容易发生前脱位,后外侧切口容易发生后脱位。忽视正确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指导:术后不恰当的体位与搬动也是造成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

2.2.2.3 术后切口感染:首先,患者的全身状况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很大关系。其次空气消毒的效果对降低手术切口感染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2]。引流管引流不畅,引流液逆流是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原因。此外,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也是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

2.2.2.4 肺部并发症:由于高龄患者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功能减退,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退,而且因为分泌物多而粘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长期卧床者,活动量减少,导致呼吸道内的痰液不易咳出,因而造成肺部感染。

2.2.2.5 压疮 :长期卧床或制动,全身营养及代谢的改变,以及皮肤长时间受压、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造成组织溃疡,局部皮肤清洁不良产生细菌或真菌感染促成压疮发生。

3 临床应用

3.1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每班床头交接班,检查患者患肢体位放置是否正确,扪诊下肢腓肠肌,观察下肢血运,观测皮肤温度是否正常、有无疼痛、红肿、发绀,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是否触及条索感等,若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术后患肢给予弹力绷带包扎,并抬高以利于血液循环[3]。术后早运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措施。在病情许可时,即开始做被动关节活动和肌力的维持训练。麻醉清醒后,鼓励患者做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踝、趾关节主动屈伸运动,术后3-4d,在责任护士指导下做直腿抬高,要求足跟离床20cm,在空中停顿5-10s;术后5-7 d开始患肢CPM机锻炼,从小幅度开始,逐渐增加角度,每日2次,每次30min。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术的方式和耐受情况决定下床训练的时间。对已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避免患肢的活动,忌做按摩、理疗等,防止发生肺栓塞。饮食方面,宜进低脂、高纤维、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排便困难造成腹内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2 预防脱位的发生:术后患者麻醉未醒发生躁动可引起脱位,同时未清醒时下肢肌肉松弛,再加上返回病房搬动时未严格置放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4],增加了发生脱位的风险。因此,要给患足穿丁字鞋或做皮肤牵引,使患肢保持外展30度中立位,避免置换的关节外旋和内收。术后注意观察双下肢是否等长、手术部位有无突出感,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后特殊体位的重要性,说明正确的卧位与搬动对减少潜在并发症-脱位发生的重要意义。不同的手术切口对于患者术后体位及活动方式的要求有所不同,如对于髋关节外侧切口者,要求3周内保持下肢外展中立位,不侧卧、翻身,屈髋不大于60度。搬动或移动整个患肢时应将整个髋关节抬起,不能单纯牵拉抬动患肢,并做到双下肢不交叉;指导患者下床后的正确坐姿:不坐低椅,注意勿翘二郎腿或弯腰系鞋带;不做下蹲动作;双下肢不交叉,不盘腿;坐凳时患肢自然下垂,避免在髋关节内收内旋位时自坐位站起的动作;避免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情况下,身体向术侧倾斜去取东西;6-8周内屈髋不要>90度。护士应强化健康教育力度,使其认识到预防脱位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另外,手术当晚镇痛要到位,防止疼痛性肌挛缩致脱位。

3.3 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术前、术后遵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等表现,观察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在进行一切护理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无菌原则。翻身时防止引流管脱出、扭曲、受压,影响引流效果[5]。保持病室清洁,减少探视,定时对病室进行空气消毒。

3.4 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术前指导患者做深呼吸,可用吹气球法或吹气泡法,以增加肺活量;术后麻醉清醒后,可适当抬高床头,鼓励、指导患者咳嗽、咳痰,分泌物不易咳出时,采取叩背辅助或用雾化吸入等方法促进分泌物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3.5 预防压疮的发生: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气垫床充气适宜;麻醉清醒后,每2h翻身1次,并做好局部皮肤护理;指导患者使用牵引床拉手进行抬臀训练;同时,增进饮食营养,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4 结果

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比较,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n)

5 讨论

成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取得疗效的基础,积极、合理的护理和康复训练是能否恢复髋关节功能的关键。实施循证护理,注重为患者实施个性化、具体化的护理。充分重视患者个人价值观,力求以最低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全面、积极预防,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 王海棠,刘万军,刘可贵,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平衡问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8(3):231-232.

[2] 钱丽.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5,8(6):554-555.

[3] 唐泓源,张黎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8):631-633.

[4] 王建华,吴岳蒿.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防治策略[J].中华骨科杂志,2000,20(4):214-215.

[5] 邵敏.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0):775-776.

B

10.3969/j.issn.1006-6233.2012.08.050

1006-6233(2012)08-1145-02

猜你喜欢
患肢循证置换术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稿约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中西医结合治疗胫腓骨双骨折术后并发患肢水肿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