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花花
刚到美国就赶上了一年中折扣力度最大的“黑色星期五”(因为记账时常用黑色代表盈利),也就是感恩节的第二天。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闺蜜说,她从来不敢去凑这个热闹,因为往年都挤出过人命。网友也慨叹,说“黑色星期五”是一场浮云。买的哪有卖的精?好多商家就等着这一天扭亏为盈呢。
犹豫再三,想到亲朋好友的重托,还是决定租车赶往当地的奥特莱斯。租车公司生意超级好,中午才回复说,只剩一辆卡车,你们要不要?眼看着“黑色星期五”要过半,硬着头皮租了下来。我们住的这个地方,是标准的资本主义大农村,买个菜都要到8公里外,何况是扫货。生平第一次坐着大卡车去抢购,觉得特别给中国人长志气。
奥特莱斯在100多公里外,还在城际公路上就开始大堵车,卡车挪步又特别费劲,就像彪形大汉长着一双三寸金莲,幸好我们在国内早就练出了一身堵功,还能气定神闲。而老美就熬不住,不少人开始下车步行,手里大都拽着一个空拉杆箱,那种视死如归的劲头,真正令人震撼。
抵达奥特莱斯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商场里却热度不减,到处人山人海,我只在北京動物园批发市场看到过这样的场面。“黑色星期五”的浮云还是带来了幸福的雨露。亲戚让带某品牌的T恤衫,据说在当地的高档百货店要卖上千元一件,如今不过合150多人民币,像街边练摊,东一堆,西一堆。最后,给亲戚合家老少都带了不说,我自己也顺了两件。生意火爆,售货员也心情大好,一边卖货一边跳上柜台不断尖叫。店里放着《江南style》的背景音乐,顾客一边排着长龙一边跳骑马舞,那一刻,真是觉得世界大同。
早已对美国“东西便宜”有所耳闻,出国前洁身自好,坚持说只给娃儿买点东西,结果真到了这里,6岁半的娃娃倒成了专门拎包的服务生。一进店,往往是爸爸直奔男装,妈妈直奔女装,娃娃则左右飞奔着为双亲服务。有一个我心仪了许久的品牌鞋,在国内只买过A货,如今发现可以轻松拿下正品时,喜出望外。只是满店的鞋子,偏偏没有我穿的号码,6号嫌挤,6号半嫌大。在旁边冷眼观战半天的娃儿,急老妈之所急,吃力地搬来了量脚器,说,妈妈,你把脚再重新量一量。我尴尬不已,眼看着煮熟的鸭子要飞,恨不得学灰姑娘的两个姐姐,只要能穿进水晶鞋。
第二天一早,盘点战利品,才发现花出了许多银子,买了一些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不说,90%还都是中国制造,更愁的是如何带回中国而不超重。
同行友人自有妙方,临回国时里外上下焕然一新,犹如金蝉脱壳,原来的一身全部丢进了垃圾桶。只是这里实行严格的垃圾分类,不同种类的垃圾不在同一天收,所以扔皮鞋前,我们还就皮鞋是否属于可回收类,进行了严肃的讨论。结论是:虽然在国内可以回收做各种用途,譬如胶囊,但为保险起见,在这里还是归入不可回收类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