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云
【摘要】加强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是苏联文化与外交改革的重要内容。迅速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是赫鲁晓夫时期外交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对外“文化进攻”是苏联国际战略的重要方针。在改革的背景下,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为树立苏联的国际形象、促进苏联与西方国家的友好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同时,苏联对外文化交流也存在着某些障碍。
【关键词】苏联 文化改革 对外文化交流 外交策略
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
调整外交策略。赫鲁晓夫执政后(20世纪50年代初)对苏联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党内生活以及对外政策等实行全面的改革。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以后,苏联需要一个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同时,为了避免同美国发生核战争,苏联需要与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一种不会导致战争的长期关系①,因此,1953年初苏联对美国和西方国家表示出和平共处和建立正常国际关系的姿态②。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1956年2月14日)重新评估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并放弃了“战争不可避免”论,从而确定了苏联对外政策新的指导原则。赫鲁晓夫的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被作为该时期苏共对外战略的理论纲领③。按照赫鲁晓夫“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战略构想,苏共中央调整了对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外交策略,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苏联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是想得到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加强苏联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提高苏联的国际威望,使西方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成就,支持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视苏联为世界进步、精神、启蒙和人道主义的中心④。这一时期苏联外交策略的调整和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对于建立和平的国际环境,改变俄罗斯文化的封闭状态,促进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起到了推动作用。
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苏联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开展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苏共中央委员会通过的一系列对外文化交流的决议,如,决定开展和扩大同意大利(1954年2月3日)、法国(1955年7月)和英国(1955年8月)文化交流的决议;苏联部长会议(1955年3月)和苏共中央委员会(1956年1月)通过的恢复国外旅游活动的决议⑤。此后,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出现了新局面。特别是1958年苏联与美国正式签订了文化交流协议,促使两国在学术、信息、科技、艺术和电影等文化领域以及体育和旅游等方面开展交流,由此,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出现了日益繁荣的态势。在影视界,苏联放映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以及亚洲和东欧国家的电影,并举办影视艺术节,放映外国影片的数量亦呈上升态势,如,1955年达63部,而1958年则高达113部⑥。另外,1956年前,苏联影片曾在59个国家上映,德国、法国和伊朗等国以及东欧和亚洲曾举办苏联电影节,同时苏联影片也曾参加戛纳、爱丁堡、威尼斯和洛迦诺等电影节,并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苏联影片远销世界各地。在艺术界,苏联与西方国家开展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冲破苏美的“铁幕”关系开展与美国的文化交流。1955年至1956年,苏联音乐家吉列尔斯、奥伊斯特拉赫和罗斯特罗波维奇等在美国进行巡回演出⑦。
对外文化交流的作用与意义。第一,有利于国际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苏联对外文化交流的开展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打开苏联的国门,引入国外优秀的文化艺术成果,使苏联文化艺术界有机会接触到国外先进的音乐、绘画和文学艺术等创作信息,了解国外文化艺术的发展动态,有利于促进苏联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另一方面,苏联的民族文化艺术走向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脚,为世界人民全面了解苏联民族文化艺术,开展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国际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促进世界和平事业的发展。二战结束后,苏联与美国的“冷战”和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立对国际安全形成一定的威胁。苏共二十大后,苏美文化交流协议的签订为双方相互渗透思想提供了合法的渠道,而文化交流是这种合法渠道的沟通工具。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扩大和加强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相互联系和了解,有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逐步缓解和结束冷战局面,有利于促进世界各民族的团结,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积极意义。
影响苏联对外文化交流的因素
苏美“冷战”和意识形态对立。由于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存在着根本的矛盾和冲突,美国政府一直对布尔什维克政权采取否定和敌视的态度,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原则性分歧始终是困扰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双边关系的症结所在。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两大阵营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领域都处于对抗状态。“冷战”的格局与“铁幕”的严实性是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文化交流的主要障碍,而美国对苏联采取的敌视和遏制政策对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产生重大影响。美国《1952年移民和国籍法》强制性规定,来自共产党国家的非官方人士入境美国必须留下指纹。由于该条款,苏联取消了学生编辑代表团访问美国的计划,苏联认为这种做法无异于把学生等同于罪犯⑧。从1953到1954年底,至少有101名美国的非官方人士获准进入苏联,而美国由于极端戒备“共产党渗透”严格限制签证,这一时期访问美国的苏联非官方人士仅有33名⑨。
《世界版权公约》。《世界版权公约》是国际性的著作权公约,1952年9月缔约国在日内瓦签订,1971年7月在巴黎修订。该公约的各成员国承允对文学、科学和艺术作品版权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并要求成员国必须保护四项经济权利:复制权、公演权、广播权以及翻译权。由于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没有加入《世界版权公约》组织,因此,在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中对于某些作家的作品版权和经济权利等相关问题的处理缺乏法律依据,其中涉及到的典型问题是外国作家在苏联境内发表和出版作品的版权和稿酬问题。直至1973年苏联加入《世界版权公约》组织后,外国作家在苏联出版作品的版权和稿酬等问题才最终得到解决。
苏联的对外文化政策。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开展使苏联艺术家获得了更多的出国机会,但是,苏联对国际交流活动的举办以及出国人员的条件有严格限制,能否出国最终取决于中央委员会对出国候选人个人履历和政治背景的审查情况。另外,苏联官方极力压缩对外文化交流的经费,特别是用于国际文化交流的外汇资金,虽然在1955年至1956年苏联拥有足够的对外文化交流资金,然而频繁的出国活动也被认为是“不合适的”。例如,苏联著名钢琴家С.Т里赫特被邀请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而去英国的邀请(1956年11月)未获批准,原因是只允许去人民民主国家,禁止去资本主义国家;表演艺术家奥伊斯特拉赫被邀请参加1956年12月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世界著名表演艺术家音乐大会未获批准,原因是奥伊斯特拉赫于1956年1月已经去了美国,而且在一年之内他先后去了13个国家。
结论
苏共二十大后,随着文化和外交政策的改革和调整,苏联的对外文化交流逐步呈现出发展和繁荣的态势。迅速扩大国际文化交流是赫鲁晓夫时期外交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时期苏联国际战略的重要方针是对外“文化进攻”。通过对外文化交流,加强了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相互联系,缓和了东西方的冷战局面,为提高苏联的国际威望、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东西方国家的政治对话、政治接触和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但是,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障碍,主要体现在苏联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铁幕关系、意识形态的对立以及苏联的对外文化政策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对苏联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注释
①Oseph Nogee and Robert Donaldson, Soviet Foreign Policy since Worle WarII, 3rd Edition, New York, 1988, p.30.
②劉同舜,姚椿龄:《战后世界历史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15~217页。
③David Dallin, Soviet Foreign Policy after Stalin, Philadelphia, 1961, p322.
④路红霞:“冷战期间美苏文化交流研究综述”,《沧桑》,2009年第5期,第152~153页。
⑤РГАНИ.Ф.5.Оп.30.Д.70.Л.110-112, РГАНИ .Оп.36.Д.19.Л.2.
⑥Идеологические комиссии ЦК КПСС 1958-1964 .Документы .С.186.
⑦吴克礼:《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67页。
⑧⑨郭又新:“东西方文化交流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冷战宣传攻势”,《俄罗斯研究》,2007年第2期,第83~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