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工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2-09-06 02:26贠娜程立军
人民论坛 2012年20期
关键词:外来工述评生活质量

贠娜 程立军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人口流动性增加,城市中外来工的数量逐年增多,外来工的生活质量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影响外来工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心理层面、生理层面、社会关系层面和环境层面等几个方面。政府和企业需要从政府制度、生活休息场所、教育培训、生活融合、企业机制等方面入手,逐步改善外来工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外来工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述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多,外来工在城市人群中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并逐渐成为城市发展和稳定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外来工面临着生存和工作压力,由此产生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也日渐增多,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外来工的身心健康造成了直接或间接影响。作为城市的“弱势群体”,外来工的健康状况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探讨影响外来工生活质量的因素,寻求提升外来工生活质量的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外来工生活质量的因素

不公平待遇对外来工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外来工大多数来自农村和不发达的小城镇,大城市提供给外来工的工作大多为底层工作,在具体工作岗位上外来工大多数处于被管理的地位。虽然其收入水平显著高于其在家乡的收入水平,但是在工作中外来工感受是低人一等的,并且他们工作形式单一,晋升机会渺茫。外来工从进城的第一天起,绝大多数都生活在被歧视和不公平待遇之中,许多行业甚至包括一些管理机构也出台了许多对外来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由于这种不公平待遇,外来工内心的宁静被打破,他们感到自卑,暴躁易怒,对前途感到茫然,甚至对生活失去信心,感到绝望等。

高强度工作对外来工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在城市,外来工大多在建筑、制造、生产型企业从事着装修、装卸、维修、搬运、印刷等苦、脏、累、险的工作。这些工作对身体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身体的灵活性较高,更要求超强的体力劳动和超长的劳动时间,而长时间的高强度劳动会导致外来工身体素质急剧下降。目前,疾病、工伤、职业病己经成为外来工健康的“三大杀手”。一些不合法的中小企业的工作环境、防护设备条件非常差,外来工在这种环境下长期工作容易积劳成疾。同时看病贵等问题也导致很多外来工延缓就医或拒绝就医,这就进一步影响了外来工的身体健康。

人际交往封闭性对外来工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外来工大多背井离乡来到城市工作,人际交往圈子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他们大多群居,居住地点多为企业提供的集体宿舍,或者居住在以外地人为主的小区,主要交往对象多为和自己身份相同或相似,有着同样生活经历的外来工。语言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外来工能够交往的城市人寥寥无几,加之外来工大多感受到本地居民对他们的歧视,导致他们很难融入城市的生活圈,对所在城市难以形成归属感。近年来,外来工与城市当地居民的交往逐渐普遍,但大部分的交往程度还比较低,外来工渴望拓宽交往空间的需求也难以得到满足。

不良居住环境对外来工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目前,为外来工提供住宿的企业不多,为了节省开销,外来工大多选择与人合住在狭窄的居室里。因为居住地人口密集,很多外来工的居住环境十分恶劣,卫生条件较差,社区治安管理不到位,室内设施条件差,有的屋内阴暗潮湿,长期居住容易使外来工患皮肤病、风湿病、传染病等疾病。

提升外来工生活质量的对策

外来工的生活质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层面、生理层面、人际关系层面和环境层面,外来工都感受到与城市人的巨大差异。提高外来工人的生活质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府保障制度体系化。一是建立健全外来工的社会保障体系,允许农民工家属和子女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做好各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工作,推广“跨区直补”等方式,尽快建立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制度。通过加强工伤、医疗、养老等各项与外来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保障制度,努力打造一个让所有外来工“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劳有所得”的良好环境。二是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逐步取消阻碍外来工正常生活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促进农民工在城镇定居。通过改革居住政策,逐步消除区域障碍,保障外来工在城市中应当享有的住房、教育、养老等社会权益,逐步过渡到和谐平等的社会生活环境。三是加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制度的推进,加大资金支持和财政补贴,增加“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数量,制订合理的监管措施,让所有低收入人群都有公平的机会享有权利,最终切实解决外来工的住房问题。四是建立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外来工子女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切实降低外来工子女受教育的费用,将普通教育政策与户籍制度的关系打破,保障外来工子女有公平的机会能够进入城市的公立学校,使外来工子女依法享有接受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机会。

生活环境舒适化。一是以居住地为主,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对外来工健康教育和外来工聚居地的疾病监控,提高外来工疾病预防水平和自我保健意识。与此同时,做好对外来工适龄儿童免疫和计划生育等各项卫生服务工作,切实保障外来工依法享有与本地人口同等的公共卫生服务。二是强化高危行业企业职业病防治责任,建立外来工职业健康体检制度和外来工职业病追溯制度,将从事高危行业的外来工体检纳入到公共卫生体系之中。三是依托社区公共服务和文化设施,丰富外来工的文化生活,保证外来工平等使用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加强外来工用工单位自身的文化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外来工居住地的社区公共设施服务,建立居住地设施故障问题报送体系,确保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维修,保障外来工居住地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逐渐避免外来工居住地公共设施被损毁后无人问津的管理现状。

教育培训机会多元化。一是企业要把外来工纳入到职工教育培训计划中来,确保外来工享受和其他在岗职工同等的培训待遇,并根据企业发展和用工情况,重点加强对外来工岗前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和转岗培训。借助培训机制,提升外來工人的各项技能。二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推行职业培训,完善培训补贴管理方式,让外来工自主选择需要培训的实用技能和职业学校,同时保障师资来源,提高培训效果。三是加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建设,通过人才市场就业培训部门对外拉过实施再就业培训工作,针对下岗或暂时没有工作的外来工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外来工的工作技能水平,扩大外来工就业机会,同时发挥人才市场的基本职能,联系用人单位,为外来工提供合适的就业机会。四是在外来工中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鼓励外来工经过考核鉴定获得职业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

城市交往融合日常化。 一是以外来工居住地为中心,加强社区工作职能,通过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在外来工居住地普及各种精神文明素质宣传,举办各种城市文明建设公益讲座,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精髓传授给外来工,提升外来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在城市中的适应能力。二是发动当地的公益组织和慈善机构,举办各种促进社会融合的公益活动,建立外来工团体组织如“农民之友”、“打工妹之家”、“同乡会”等,增加外来工和城市原住民的沟通交流机会,增进双方的互相理解,进而开拓外来工人际交往空间。三是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将国家制度保障措施传达给外来工,教导外来工如何使用政策法规捍卫自己的权益,让外来工逐渐享受到同城市住民同等的生活待遇,逐步形成外来工的城市归属感。

企业运行机制规范化。一是规范企业的用工制度,加大政府的监控力度,依法查处违法用工的企业单位,监督企业同每一位外来工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合同、劳务合同等,增强外来工在企业工作的合法性,保障外来工在企业中享受和城市住民同等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政府的监控力度,保障每一位外来工都被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努力做到每家企业都为外来工缴纳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对违规企业要做到依法惩处。三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安全标准,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采取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加强对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集中整治非法违法生产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建立企业生产安全责任制,建立以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为主导的隐患整改效果评价制度,确保整改到位;加强职工安全培训,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要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同时职工也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总之,外来工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职工队伍的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中外来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企业的生产主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只有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的作用,外来工的生活质量才有可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作者分别为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副教授,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外来工述评生活质量
现代朱子哲学研究述评
国内三十年语码转换研究述评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国内科技投入研究现状简评
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做好外来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融合”政策背景下的“隔离”
是“量身医保”还是“量身歧视”
学生接送站对解决外来工子女接送难题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