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萍
【摘要】社区秩序的形成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秩序,而社区的政治效果则对社区秩序的形成与和谐产生巨大的内在效应,特别是在网络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在居民中间不仅造成個体公德素质的滑坡,而且容易导致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兴盛。建立权威话语平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政工队伍,构建社区红色网站等应该是有效的举措。
【关键词】社区政治 自媒体 政治认知
在城市管理过程中,作为城市结构单元的社区,其秩序的形成直接影响整个城市秩序,直接关系着城市管理的难度大小。而社区政治的效果则对社区秩序的形成产生重大的内在效应,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信息共享在为社区政治提供了丰富素材的同时,也为社区政治制造了不小的困难。
在自媒体时代,虚假信息的传播,隐藏其中的西方社会思潮,借助虚假事件,歪曲事实,虚构真相,在社区居民中间不仅造成个体公德素质的滑坡,而且容易导致意识形态怀疑主义的兴盛。据此,理性分析自媒体时代城市管理可能遇到的困难,找出科学对策,不啻是对提升社区管理水平的现实回应。
自媒体时代对社区政治的影响
社区“权威”话语失灵。自媒体时代为彰显个性提供了技术平台,然而,在激发个人创造力的同时也为个人提供了制造虚假信息的空间。但是,正是由于一个“自”字,与新媒体相比,自媒体时代社区居民成为虚假信息的传播者与强化者。自媒体的制造者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往往夸大或者歪曲自己所看到的事实,目的在于获得社会的关注,以期引起他人的眼光,从而使自己的问题或者他人的问题得到社会力量的帮助。于是,对于关爱情绪和志愿激情比较高的社区居民来说,他们常常不加分析、积极跟帖,将这种不真实的信息扩大化,与此同时,自媒体的受众不仅自己接受来自网上的虚假信息,而且往往以讹传讹。长此以往,导致社区政治“失灵”。
自媒体时代具有追求明显的经济效益为特征。为了实现这一经济目的,发布新、奇、异、怪的消息成为自媒体的制造者的首选。更有甚者,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专门以发布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秘闻为手段,制造“眼球”效应。这些虚假信息经过网络进入市民的视野,市民针对此类信息的非理性辨析,更加强化了这类信息对社区居民思想的渗透成效,形成了自我非理性信任的循环,使得社区政治失去了“权威”话语的地位。
社区居民“无意识”共同行动的次数增多。自媒体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交互性、创新性与个性并存,为生活在现实压力下的市民寻求精神解脱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路径,同时,完全由彼此陌生或者相隔甚远的人和事构成的网络世界,逐渐由消遣对象转化为市民主要的生活内容。网络虚拟生活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虚拟空间也随即成为利益表达与诉求、情感宣泄、思想交流与碰撞的舆情载体。随着电子政务的不断完善,中国的政治生活日益开放,政治参与渠道的网络化为市民的政治参与行为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和便利的条件。广大市民利用网络途径与政府对话、表达个人诉求,对中国的政治生活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社区居民通过网络迅速在同一时间内获知同一信息,并可能不约而同地采取无意识的一致性行动。管理部门一旦未能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就会引起社会不安甚至群体骚动。突发性事件往往是“城市脆弱性产生的主要胁迫因素”,①引起突发事件的原因很多,因为网络信息导致的无意识共识行动占了一定的比例。
形成思想上的虚拟社会自组织。“社会自组织”的存在为城市管理绩效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一些风险。②社会自组织作为一支参与公共管理的力量,是有形的存在,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约束和监督。然而,在自媒体时代,一旦在网络空间里形成社会自组织,它将给城市管理带来重大隐患。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面向所有人开放的交互式媒体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条件展示自我,并通过获得社会一定数量人员的认可,实现社会认同,从而实现自己的满足感。传播者与受众互为转化,这就导致广大市民在浏览信息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成为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者。不仅如此,包括从事城市管理的工作者也在不知不觉中通过不同的方式扩大虚假信息的传播范围。于是,处于网络世界的市民和管理者同时被淹没在虚假信息的海洋中,虚假信息成为虚拟社会自组织成员联系的中介,虚拟社会自组织的成员随着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在不同的自组织之间游弋,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捕捉到其踪迹。虚拟社会自组织的危害在于,社会管理者无法获得自组织的真实信息,特别是其规模的大小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其具体活动的时间也无法掌控。更为关键的是,虚拟社会自组织不是具体的人的组织,而是思想意识的自组织,具有程度非常高的隐蔽性,这就导致社区政治的实施失去了目标和针对性,最终“失灵”。
社区政治面临的困难
虽然,目前中国的城市社区由不同阶层的成员构成,但是,社区居民对政治所持有的理性判断基本上处于同一个位阶。对于发生的政治时事,绝大部分人都能够理性地对待和处理。这在自媒体时代之前,即便是新媒体时代,社区居民不过是媒体的消费者。但是,自媒体时代为个体提供的平台技术与个人展现自我的价值欲求相互叠加,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的现实激发了市民表达自己思想的热情,这种个体追求不断地影响周围的市民,并带进社区,通过网络辐射到所有能够看到信息的人员。更为严重的是,原有传统教育孕育的政治理性被虚假信息不断上升的增量所消解,最终,政治理性被淹没在非理性的信息制作以及传播过程之中。行为主体不仅丢弃了自己的政治理性,而且通过释放虚假信息,吞噬了其他人的政治理性,与此同时,其他人政治理性丢失之后形成的非理性又助长了行为主体制作虚假信息的癖好,二者交相叠加,最终导致社区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失去对社会事件的政治理性。
困境一:虚假信息导致政治判断“错觉”。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产生“错觉”的可能性。错觉的产生是人类认识世界阶段性的必然产物,毕竟,人的认识能力是逐步递进,人对世界的认识有其必然的历史性。据此,在一定条件下,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产生错觉不仅没有否定人的认识能力的主观性,而且肯定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客观性。然而,如果一个人在虚假信息的包围下产生的错觉,就不再是符合认识规律的错觉,而是周围环境的虚假导致的错觉。这种错觉的危害性在于使得人产生了“灰色思维”。自媒体时代大量的虚假信息造成人们产生了具有相对性、隐蔽性和突发性的“灰色思维”,导致社区教育出现“缺口”,这一“缺口”强化了在城市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于是,一旦社会管理过程中发生冲突,社区居民就会不加思考地扩大信息传播,通过自媒体方式试图向管理机关施加压力,以期获得外界人员的帮助。
困境二:政治沟通被虚假信息屏蔽。社区管理是公共行政的缩影,在制定解决社区公共问题的相关公共政策的过程中,社区居民作为非组织性成员,应当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的参与权被信息发布权代替,社区居民往往通过网上搜索,不加分析地采用第三方资讯,这样就在沟通双方之间产生歧义。一方面,管理方需要倾听社区居民的理性意见,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希望能够在社区管理中实现自己的个人偏好。因此,沟通需要双方针对同一个事物做出具体的思考和审视,由于出现了可类比的虚假事件和例子,扰乱了居民的正常思考。况且,自媒体为社区居民个人任意放大信息提供了方便,管理机构与社区居民站在不同的立场,持有不同的态度,以至于在重大决策中,尤其是在微观层面上无法达成公共参与,协商民主往往被非理性冲击,表现为对公共管理的冷漠或者偏激。
提升社区政治实效的途径
社区管理的核心在于维护既有的社区秩序,行为的有序表现往往受制于思想觉悟。
首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政工队伍,掌握权威话语平台,及时化解虚假信息的传播。
其次,充分利用自媒体的特点,构建社区红色网站。社区管理者必须要学会适应新媒体环境,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强对社区居民的价值观教育,保障社区居民意识形态安全。自媒体的特点就是个性化。可以建立具有针对性、快捷性、服务性等特点的“贴身型红色网站”,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传播过程中价值多元化,给予政策性引导。通过建立社区自己的红色自媒体,激发社区居民内在的荣誉感和社会尊重需要。这样,既可以把管理者从繁杂事务中解放出来,又可以通过自媒體平台影响更多的社区居民,实现推及效应。
最后,提升管理者自身人文素质,加强社会人文关怀。实施人文关怀是社区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因此,在自媒体时代,社区管理工作者必须走尊重为本、虚实结合与社会联动的路子,拓宽人们的价值认知空间、强化价值实践、巩固价值选择,从而构筑正确、成熟的价值观。这就要求更新和转变社区管理的观念,积极加强对社区居民上网的引导,扩大网络的覆盖面,掌握社区政治的主动权,确保社区管理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注释
①程林,修春亮,张哲:“城市的脆弱性及其规避措施”,《城市问题》,2011年4期。
②安建增,何晔:“美国城市治理体系中的社会自组织”,《城市问题》,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