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特征与传承

2012-09-06 07:51戴红磊苏光颖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草原民族

戴红磊,苏光颖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五千年的风雨,铸就了其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阿尔泰语系民族和族群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传承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一支,它不仅承载着草原民族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草原民族的生活方式,体现着草原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对提高草原人民健康生活水平,促进内蒙古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当下,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不仅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生存现状也每况愈下。如何永葆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基业长青,为后人留下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尤为紧迫。为此,只有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才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利于我们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我们繁荣和发展中华民族体育事业。

1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内容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是以内蒙古草原为载体,由生息在这里的蒙古、满、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锡伯等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先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攻伐征战、宗教祭祀以及文化娱乐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一大批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见表1)。时至今日,虽有一些项目已失传或濒临灭绝,但它仍以顽强的生命力延续着草原体育文化的辉煌。

表1 内蒙古草原传统体育项目简表

下面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体育项目。

“布鲁”,形似一把镳刀,源于狩猎时期的打猎和御敌,后来演化成为一种投掷类游戏活动,在蒙古草原牧民中广为流传。“布鲁比赛分为掷远和掷准,掷远布鲁叫‘海雅木勒’,掷准布鲁叫‘图拉嘎’”,“掷远的场地和标枪的场地大致相仿,是以投掷距离远近定胜负”[1];“掷准是在场地上竖立三根高50厘米、上端直径4厘米、下端直径6厘米的圆形木柱为目标,木柱的间隔为10厘米,投掷距离一般为30米,投中目标即按规定得分,掷远与掷准均以每人三次为限,三次投掷需在30秒内完成,投掷姿势无规定,以三次投掷中的最好成绩定名次。”[1]见图 1。

图1 蒙古族布鲁

“珍珠球”是满族的一项趣味性和竞技性较强的集体项目。“珍珠球比赛的场地分水区、蛤蚌区(封锁区)和威呼(满语,船)区(得分区)。采珠人在水区设法摆脱蛤蚌区内对方的防守,把珍珠球投到威呼区的伙伴手里,每采得一颗珍珠就得1分。在规定的比赛时间内,得分多者为胜队。”[1](见图2)

图2 满族珍珠球

“曲棍球”是达斡尔族人民最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这项运动非常普及,这里也被称为“曲棍球之乡”。达斡尔语把这项运动称之为“贝阔他日克贝”,称球为“朴列”,称曲棍为“贝阔”或“波依阔”。常见的球有木球,火球,毛球三种,有些时候也使用骨球进行比赛。其中木球为中青年比赛用球,火球为夜间比赛用球,毛球为儿童和老人比赛用球。其比赛规则同今天的曲棍球比赛近似。(见图3)

图3 达斡尔族曲棍球

“抢枢”是鄂温克族的一项古老而又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每逢重大节日,鄂温克族人都会进行“抢枢”比赛。“主裁判第一次鸣笛,双方各七名运动员推着勒勒车入场,并进入各自的起点;主裁判第二次鸣笛,比赛在上底15米,下底30米,上底至下底直径56米的梯形场地内正式开始。”[2]见图 4。

图4 鄂温克族抢枢

“拉棍”,鄂伦春语称“潭滴仁”,是鄂伦春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赛时,“两名参赛者在地上相对而坐,双腿伸直蹬住对方的双脚,双方的两只手交错握住一根尺半左右、一寸多粗的木棍,用力往自己方向拽,直到将双方拽得臀被拉起离地为胜。”[3]

“打瓦”是锡伯族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瓦”为方形厚木块。这项运动不但可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而且还能培养人们的集体观念。比赛时,先要赌出打瓦组和立瓦组,赢者打瓦,输者立瓦。然后,双方站在规定的距离线外,打瓦者用瓦将立瓦者的瓦打倒就算通关,然后加大难度继续打瓦,如果中途出局,则由打瓦变为立瓦。

2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特点

2.1 尚武性、善骑射

在依靠个人体力攻伐和掠夺的冷兵器时代,人们相互之间的攻伐与抢夺与生产具有同等地位。部落只有以军事训练来提高身体素质和技击能力,才能在连年战争中得以生存。据《辽史·兵制》载:“辽国兵制,凡民十五以上,五十以下(皆)隶兵籍,有事则以攻战为务,闲暇则畋猎为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草原少数民族人民逐渐形成了一种尚武精神。其中,掌握精湛的骑射技术成为他们最主要的攻击手段,而独特的地理位置及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使得马匹和弓箭既是生产工具又是军事武器,骑射技术在生产生活中也就迅速普及。在《辽史·后妃传》中记载:“辽以鞍马为家,后妃往往长于射御,军旅田猎,未尝不从”。可见,善骑射不仅是男子的本领,女子中也不乏豪杰。所以,尚武精神和掌握精湛的骑射技术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民族思想意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

2.2 包容性和开放性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与各地区、各民族的体育文化进行长期交流,呈现出了鲜明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草原地区的马术文化传入中原,极大地丰富了中原马术的体育文化内涵。同时,中原地区的马球运动传入草原地区,草原民族热情地接纳了这项运动,使得马球运动在草原地区得到了普及并延续至今。今天,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在保持传统韵味的同时,也不断吸收和借鉴外来体育文化的精髓,在相互交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多种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

2.3 民族性和地域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主要标志。”[4]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是蒙古、满族、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锡伯族等阿尔泰语系民族共同创造的体育文化。但由于各民族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差异,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所表现出的民族文化形态和形式各不相同,如蒙古族的马球、回族的木球、达斡尔族曲棍球等。作为一种地域文化,在我国北方草原这一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各民族所创造的体育文化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如北方草原地区因气候寒冷,山林纵横,河流交错,以其为载体形成的体育活动形式多以游牧、狩猎的项目为主。内蒙古西部大漠地区因其地域开阔,故喜赛骆驼;内蒙古北部地区则因冬季漫长盛行冰嬉等。可以说,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和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造就了内蒙古体育文化的地域性特点。

3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传承的困境

3.1 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灾害对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影响

马克思说:“生产方式决定上层建筑”。一种文化的产生和传承都与生产方式有着直接因果关系。作为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主体,游牧民族的文化的发展传承与游牧的生产方式是紧密相关的。然而,近年来,受现代体育项目、体育方法、体育传媒、现代交通、牧区定居和圈养等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以游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失去了其发展环境,生存空间变得日趋狭小。以蒙古族马术为例,它曾经以马球、劈斩、障碍、钻火圈、驯马、飞马拾哈达等表演形式闻名于世,但如今却因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造成马匹数量下降、质量退化、熟练驾驭马的人减少,其昔日的辉煌也就逐渐逝去。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给草原游牧民族带来了便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也给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带来了难题。如果说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是人为因素,那么自然灾害则具有不可抗性。近几年来,内蒙古一些地区受到雨雪冰冻、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对当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如内蒙古中东北部地区的暴雪、阿鲁科尔沁旗地震等自然灾害,就对传统体育体育项目的部分传承人的心灵甚至生命带来了戕害,“人亡艺绝”、“物失字无”,使我们更切身地体会到,自然灾害对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传承价值的影响不可估量。

3.2 政绩化与商业化趋势对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影响

从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起源、形成和发展来看,草原体育文化无不体现着“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它是草原各少数民族对于自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深刻认知的反映,是草原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治理社会,对外交往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它的本质目的是使人们在休闲、娱乐、健身中感受愉悦,增进健康。但在商业化、产业化、城市化、政绩化的发展背景下,这种核心价值理念及其传承的生态空间正逐步被瓦解,这就使原本处于劣势的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更显脆弱。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些地方和单位只看重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的社会影响,而忽略对其项目的保护措施,出现了重申报、轻管理现象,更有甚者一些领导将项目视作为经济资源开发利用,忽视按照科学规律进行传承,商业气息笼罩在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过程中。

草原“那达慕大会”从其起源那天开始,就被赋予了生命内涵,在草原上没有哪一个节日能像“那达慕”节日一样永远成为草原牧民心灵上的寄托。“那达慕”的真实意义在于它的开拓进取,自由奔放,包容并蓄,崇信重义,天人相谐。它是情感性的、狂欢性的、以人为本的和非功利性的。但是如今的那达慕大会却变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杠杆,一些原汁原味的传统项目被改编为舞台表演。以2010年7月海日苏苏木那达慕大会为例,进入会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姹紫嫣红的商业广告,各类商家云集会场,搭台展品,人流涌动,相隔不远的摔跤比赛只有寥寥几人观看,本以主人身份邀请八方来客的各少数民族同胞此时俨然成为旁观者,也难怪有几位牧民中途离场,放弃比赛。历史的脚步在不断前行,一个民族的文化灵魂、价值理念和体育形式较为系统地体现在他们的传统节日中,如若作为其生存载体的民族传统节日日趋萎缩,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核心内涵、价值理念和本质目的也会在记忆中消亡。

3.3 传统体育教育链条断裂对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教育,教育是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然而,当前的体育教育,对草原体育文化的传承来说可谓是人事两非,民族传统体育教育链条已濒临断裂。

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基本上以全西化体育教学模式为主,篮球、排球等西方现代体育项目几乎成为学校体育教育的主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没有被纳入教学计划,即使一些学校开设了相应课程,也只是象征性的;再者,由于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地理分布不同,导致体教分离。这种区域性教学差异,加上撤乡并镇对一些嘎查牧区的学校进行了合并,必然会导致一些体育项目被取消。

而在思想观念上,一些学校领导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认识不足,也是促使一些传统体育项目悄然消失的原因。我国虽明确提出:“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但很多学校包括民族学校都未能因地制宜地开展相应的体育项目。而传统体育项目中,对抗类、投掷类、射打类等带有一定危险性的项目也因为出于对学生安全着想被排斥在学校大门以外。

4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

4.1 构建科学的技术与理论体系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草原这个原生态载体。在现代化生产生活方式进入千家万户后,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需要,许多在早期生产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扼制这种影响进一步扩大,首先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创造一批既符合时代要求又不失草原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以多元一体化的思想,对现有体育项目进行科学的“扬弃”;其次,要构建和完善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技术、理论体系,这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崛起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科学化发展是各项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这不仅是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纵观奥运百年,有多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没有形成系统的技术、理论体系最终萎缩。为此,我们必须借助现代科学理论对其进行研究,大力开展多学科、多领域、多部门交叉协作的综合研究,逐步构建全面、系统、科学的技术、理论体系。只有这样,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才能在纷乱中有章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才能走向世界。

4.2 完善传承保护政策与制度建设

自建国以来,内蒙古各级政府就非常重视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从历届民运会到各地一些体育项目陆续被收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以看出,内蒙古各级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保护功不可没。而今后应如何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适应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发掘和保护。当地政府要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把关注视角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掘和保护工作适当倾斜。尤其对一些具有群众基础、民族特色浓郁且濒临灭绝的项目,如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等人口稀少民族体育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要以民族传统节日滋润和呵护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空间,借鉴和探索多形式、多渠道的传承和保护途径,如湖南江永瑶族的女书习俗保护,就将其与节日文化、女红传统、歌舞活动协调起来,摒弃了通过资源竞争、文化造假和商业利用等掠夺性开发破坏民族文化的“滥采滥伐”行为;再者,要充分利用影像、录音等手段,把原来口耳相传的口述历史记录并保存下来,将动态的、私有的、个人的文化记录转变为静态的、集体的、公共的社会记忆。

(2)完善传承、保护政策和制度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颁布实施,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在此基础上,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明确相关法律责任,切实做好草原体育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把重申报、轻保护和轻管理向重申报、重保护和重管理转移,要尊重自然法则,认清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传承的关系,进而开展草原体育文化保护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推广草原体育文化。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要想经久不衰,闭门造车是行不通的。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告等现代传播技术,以草原旅游为契机,在兼顾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大力宣传和深度推广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要充分借助民运会平台,对传统体育项目以表演的形式进行深入推广,丰富草原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在城镇化硬件建设上,要尽量突出民族特色、彰显民族风情;在软实力建设上,要以草原民族文化为重点,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精髓,“充分发挥草原体育文化对各民族同胞思想的引领和启迪作用、精神抚慰和激励作用、社会矛盾的缓解和疏导作用、亲和和凝聚作用,进而使其发扬光大。”[5]

4.3 加强传统体育的教育与引导力度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如何薪火相传,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缺一不可。近年来,国家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资和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力度,但草原传统体育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的建设。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学校体育教育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重中之重,它对个人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影响深远。通过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髓,并把其内化为自身素养,以指导自身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实践。2011年,教育部下发了《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这是国家重视青少年身心发展和国民体质健康的又一里程碑的决策。“‘体育、艺术2+1项目’,即通过学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6]无论是高校、中学还是小学都要以“体育、艺术2+1项目”为依托,审时度势,转变观念,依据本地区、本校特色,全面加强民族传统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进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工作。要树立以“能者为师”的理念,聘请民间艺人走进校园,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传统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

其次,要加大社会教育力度。各地政府要加大对民族特色的社会办学机构、民间组织的资金投入力度,制定相应的鼓励扶持政策,使其充分发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引导作用。

再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父母正确的引导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传承的又一力量。当地政府要增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为家庭树立正确的民族体育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将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充分融入生活,使草原民族传统体育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大众化。综上所述,草原体育文化必须依靠教育渠道来实现其传承发展。教育兴则文化兴,文化兴则民族兴,民族兴则国家兴。

5 结语

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草原先民馈赠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内蒙古各少数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是内蒙古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精神性和物质性的基础,是文化生产、创新所必须借鉴的天然蓝本,是提高大众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出现了传承和保护危机,针对出现的问题,我们应坚持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建立科学的技术理论体系。要以政府为主导,多渠道、多形式地对草原传统体育文化进行发掘、保护和宣传。要建立以学校教育为重点,辅以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的主体教育网络。只有这样,内蒙古草原体育文化才能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而经久不衰。

[1] 杨海鹏,张亚荣,斯力格.红山文化民俗体育透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30~132.

[2] 王超.关于抢枢运动的传承与发展思考[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2):75 ~77.

[3] 赵复兴.鄂伦春族体育运动概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2):102~106.

[4] 黄聪.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体育研究(上)[J].体育科学,2008,28(8):3 ~15.

[5] 刘刚.论草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赤峰学院学报,2009,29(9):156 ~15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

[7] 王伟平,张连凯,王永祥,等.内蒙古少数民族体育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4):94 ~96.

[8] 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9] 姜玉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途径[J].体育与科学,2004,25(9):29 ~31.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草原民族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我们的民族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可可托海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