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招商调查

2012-09-06 09:25王梦婕
共产党员(辽宁) 2012年9期
关键词:长治市长治工业园

山西长治招商调查

“外地客商来长治投资,由于当地人文环境、政策环境、法律环境等因素造成亏损,一律由当地政府包赔”;“领导干部1/3时间外出招商、1/3时间下基层、1/3时间在机关处理公务”;“县市区委书记和县市区长,每人每年至少引进1个亿元项目,否则通报批评、约谈乃至召退回”……国内生产总值多年来在山西11个地区中徘徊在第五六位的山西长治市,为了“争三保六”,于去年7月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

招商不力“官帽”不保

“对招商引资工作,市里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按照签约率和到位率,对14个县、市、区进行‘大排队’,年底还会进行观摩检查。排在前三名的,能奖励一个处级干部指标,还能按各地引资到账数的3‰进行奖励。后三名的,区县一把手不仅要被通报批评、约谈,严重的还会被召退回——就是‘官帽不保’了。”长治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据长治市招商局副局长王建强透露,今年3月,某机关因为招商不力,一名局长卸任。

记者了解到,2011年省里下达给长治的招商引资任务是706亿元,但长治“自我加码”到了1045亿元。长治招商政策的力量不可小觑。2011年,长治的招商成绩一路飙红。根据官方披露的数字,去年长治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49个,总投资4275亿元,引资签约总量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920多亿元,一举增加到1218.6亿元,增速全省第一;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接近1000亿元,紧追太原,增速山西省第一……

“我也是冲着地来的”

伴随着“招商大业”,近40个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在长治城乡散布开来。但在长治光电产业园,记者看到,这一报纸上宣称2011年9月已竣工投产、初步建成了“LED前端产业链”的市级工业园,却悄无声息。各家工厂的围墙内,几乎都是黄土成堆,听不到机器投产的轰鸣声,只有零星几台挖掘机在露天作业。附近村民告诉记者,很多企业“圈地”五六年还未投产。据了解,长治市高新区技术产业园31家被招来的企业中,真正在“开机器”的只有6家。类似的萧条场景,在记者走访的7家工业园中,比比皆是。

“长治招商是有政策,但产业链、人才基础都没跟上,最大的吸引力还是在土地上。”在长治某工业园内,一位河北籍投资商告诉记者,“我也是冲着地来的,哪个不知道如今土地最保值?”他透露,在这里简单建个厂房、“做做投产的样子”,几年后再连地带厂加价卖给“下家”,就可坐地生财。按照招商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的说法,一个来投资的企业如果有1亿元的实力,往往敢划下两亿的盘子。“你没有两亿元的实力,但全国500强企业有。两年后,它来长治开厂,从你手里买地、买厂房就是了。用1亿5千万元成交的话,前一个企业‘摘了5千万的桃子’,接手的企业节省了土地和建设成本,政府也招到了商,是‘三赢’的事。”

对投资商而言,“囤地挣钱”的动力,在于这里优惠得令人咋舌的招商政策:“到长治投资建厂的,在工业园区里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土地使用费按50%征收”;“企业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返还土地出让金县(区) 留部分的20%-50%”,特定情况下,免缴土地出让金的县 (区) 留部分;“对所有引进项目,由分管领导负责组织有关部门上门服务、限时服务、包保服务、跟踪服务”;“对投资过亿元的重大项目,可以‘一事一议’、‘特事特办’”……

“谁管‘分蛋糕’的事”

长治市市长张保在今年年初表示,今年长治的GDP增长率依然要力争15%,固定资产投资要增长25%,招商引资仍是“重中之重”。各个县市区的招商引资签约项目不得少于15个,落地不得少于10个,高新开发区招商引资增速不得低于30%,书记、区长要继续引进一个亿元项目,全市签约项目投资总量不得少于3000亿元。

“长治的问题是,从乡镇到区县,再到市里,各级领导都在靠招商谋发展、换成绩,都忙着‘做大蛋糕’呢,谁管‘分好蛋糕’的事?”该市招商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表示。

(文/王梦婕 据《中国青年报》)

book=11,ebook=11

猜你喜欢
长治市长治工业园
长治市壶关县龙泉镇石堡寨村:打开群众增收致富幸福门
地下工业园
地下工业园
长治市农业执法队开展屠宰企业专项执法行动
长治:考察调研 绿色防控
长治药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长治市:开展病虫情调查和防治工作
长治市组织创建农作物病虫害暨统防统治示范服务组织评审会
当当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