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本刊记者 付 松 李 坤
奏响工业强省最强音
文Ⅰ本刊记者 付 松 李 坤
2010年,贵州第一次响亮地提出“工业强省”战略,奋力调整转型,全省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工业发展势头,强投资、抓项目、调结构、转方式奏响了贵州工业的时代强音。
过去一年,贵州把扩大产业投资作为投资工作的重点,完成工业投资1820.99亿元,同比增长69.6%。随着工业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产业园区的推进速度和建设规模前所未有:在贵州87个园区中形成了30个省级产业园区及培育区,全年预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490亿元,在建产业项目1205个,完成产业项目投资850亿元,从业人员32万人,实现工业总产值2212亿元。
贵州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基地,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贵州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增强电力、煤炭、烟酒、装备制造等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支撑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切实提高建材、化工、冶金、有色、林产品等产业的竞争力。
2011年,我省有序推进年度工业投资任务及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推进计划,初步建立重大技改项目协调机制、重点项目联系制度、工业项目数据库,组织“产业专家项目策划活动”,努力扩大全省工业投资规模。
一批煤炭机械、工程机械、基础件、电力器材技改项目建成投产,特别是毕节力帆骏马汽车二期技改项目建成投产后,2012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以贵州茅台酒厂去年新增2600吨茅台酒技改项目为代表的一批重点白酒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全省新增白酒产能超过5万吨;部分大型新材料、电子项目和特色食品、医药项目的投资建设也有较大进展。
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园区载体作用和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吸纳企业和项目的能力明显提升;各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园区项目的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日渐提升。
贵州奋力调整转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工业发展。
贵阳工业园区一年婉拒300亿元以上的高耗能、重污染、低效益投资项目,对不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企业坚决说“不”;开磷集团改变传统的单向产出模式,建立起循环物流模式,用最少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各地把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集约发展、集聚发展,充分利用现代环保技术,综合循环利用工业排放物,加强环境建设和监管。
从贵州经济增长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最大。2011年,全省5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23亿元,同比增长22.6%,增速较2010年提高6.8个百分点。
贵州工业化带来大变化。2011年,贵州完成工业增加值1969.7亿元,增长21.1%,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31亿元,增长27.5%。产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突破,园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5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19.5%,产业朝着集群、集聚、集约方向发展。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
贵州的工业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责任编辑/黄莎莎)
工业已经成为拉动贵州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图为盘南2号汽机本体施工360吨重发电机定子就位。(本刊记者 陈 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