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均志,王雅萍,刘 慧,王 磊,张玉华,李 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榆林 719000)
随着气田开发时间延长,低产低效气井逐渐增多,榆林气田目前该类气井占总井数的29.07%,采气贡献率占9.4%。该类气井产水而产量低,携液能力差,最小携液流量低于实际配产,气井生产时带水困难,对气井生产带来不良影响。随着气田的开发,低产低效井压力逐渐降低,产水量也逐渐增大,所以低产低效气井的有效开采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榆林气田南区应用喷射引流技术,以一口高压、高产气井引射3~4口间歇气井,喷射装置在加热炉与节流总机关处接入流程,2009年在榆10站、榆13站、榆14站安装4套喷射引流装置。通过现场试验,在榆林气田南区应用喷射引流技术取得了以下效果:
(1)应用喷射引流技术,使间歇气井能够连续、稳定生产,平均开井时率提高了83%,试验期间增产气量 97.075 7×104m3;
(2)降低了气井井口压力,提高了管线运行安全系数,同时改善水合物形成条件,有效防止了井堵,期间减少了甲醇注入量3.19 m3;
(3)间歇气井连续、平稳生产,避免了频繁开、关井,减低了地层激动伤害;
(4)试验期间,开、关井次数控制在4次/月以下,大大降低了员工开、关井的劳动强度;
(5)研制出适用于榆林气田的喷射引流配套工艺技术,创造效益195.304 4万元/年;
(6)实现了间歇气井压力≤5 MPa正常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延迟了增压开采时间。
喷射引流是以集气站内一口高压、高产气井引射间歇气井,高压、高产气井为间歇气井连续、稳定生产的能量来源,因此,引射气井的压力、产量影响着装置的运行效果。制约喷射引流技术推广应用因素:
穿过自然保护区的河道应分析生物廊道和斑块功能。保护无脊椎动物的河流廊道宽度大约需要3~12 m;保护鸟类迁徙及鱼类、小型哺乳动物觅食的廊道宽度大约需要12~30 m;削减面源污染物和保护河流岸带野生动物的廊道宽度大约需要30~60 m。规划中应结合生物调查资料和岸带情况确定。
(1)受气井产液、地面管线等外部因素影响,气井压力、产量发生变化,喷射装置不能完全在设计参数中运行;
(2)随着气田的不断开发,引射气井的压力、产量逐渐降低,不能满足装置的设计运行要求。
三个连接口处都采用标准法兰连接;调节手轮4可以带动锥端阀杆左右移动,从而改变高压气的流量和压力,进而改变气体流过文丘里管喷嘴7的流速。
工作原理为:高压气从左端入口进入,进过文丘里喷嘴后加速,在低压气吸入室形成局部低压区,从而将低压气吸入,与高压气混合后,从右端混合气出口流出。随着高压气压力、低压气压力的变化,引射比也在变化,因此,需要调节文丘里喷嘴处高压气的流量和压力,使引射比始终保持最佳值。
高压入口10 MPa,低压入口3.2 MPa,低压气进入喉部与高压气混合后由喷射器出口流出,出口压力为4.2 MPa,模拟后收敛。
2.3.1 试验选井
2.3.2 安装流程设计
2.3.3 现场安装
表1 喷射引流气井安装概况
在高压气压力一定时,低压气流量随低压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在高压压力一定时,引射比随低压气压力的增大而增大;在高压气压力12 MPa、流量13×104m3/d时,低压气井在压力为5 MPa时达到最大引射比22.4%。
调节喷射器手轮,高压气压力与流量呈线性关系,流量随压力增大而增加。
(1)低压气压力不变时,低压气流量随着高压气的压力呈二次指数变化,在11~13 MPa范围内达到最大值,对应的引射比随高压气压力变化规律也是一样;
(2)在高压气压力 12 MPa、流量 13×104m3/d 时,低压气井在压力为5 MPa时达到最大引射比22.4%;
(3)由装在调试数据得出,可以通过调节装置手轮,来调整装置运行参数。
通过对喷射引流技术的优化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及认识:
(1)通过喷射装置数值模拟、室内试验,表明可以通过调整引射气井压力、产量来调整装置运行参数,使装置始终高效运行;
(2)通过可调试喷射引流装在现场试验,可根据现场气井实际运行参数,调节装置手轮,使喷射装置达到最佳运行效果;
(3)目前喷射引流技术局限于有高压气存在的条件下,建议研究只有低压气存在的情况下引射器的利用。
[1]卢宏伟,吕海霞,孙利明,李鹏,李龙,仵海龙,周明明.喷射增压可行性试验及应用前景探讨[J].石油化工应用,2009,28(6):44-48.
[2]王晓荣,王惠,宋汉华,韩勇.实现低压气井增压开采的喷射引流技术[J].石油化工应用,2009,28(6):25-27.
[3]胡述明.喷射泵在低压天然气采输中的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11,39(8):62-64.
[4]陈东升,许云春,魏建军,刘佳娜,吴云利.底水油藏电泵与喷射泵油水分采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10,38(9):68-71.
[5]王德伟.水力喷射泵负压冲砂技术在锦州油田的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09,37(2):89-91.
[6]金良安,卢胜利,王伟红.匹配式多级喷射器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J].石油矿场机械,2004,32(1):24-26.
[7]浦晖,李学来.可调式引射器内流动的数值计算[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1):145-148.
[8]石兆玉,史登峰,赵向龙,姜利民.可调式水喷射泵的研制[J].区域供热,2000,18(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