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无纸化工作之忧

2012-08-30 16:01张作春徐永生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无纸化教案纸质

张作春 徐永生

当前,随着学校办公条件的改善以及办学现代化程度的提高,许多学校开始实行无纸化办公。教师实行无纸化工作,这固然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与传统的办公方式相比,无纸化办公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节约了人力财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一些学校为了强力推行无纸化办公,甚至连教师备课用的笔、墨水、专用教案本和稿纸也一并裁减。于是,教师备课不再手写教案,而改用电子文稿;上课不再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而用多媒体演示并随时通过键盘操作板书内容;学生不再上交纸质作业,改用电子文档寄给教师;教师不再用红笔给学生批改纸质作业,而是直接在电脑上批改学生的电子文档作业,然后通过电子信箱返还学生;更甚者是师生之间直接面对面交流少了,更多的是以网络交流代之等等。此种完全“五指化”(教师们的戏谑之语)的工作方式在生命教育领域中所引发的严重后果颇为令人忧心。

一、无纸化办公弱化了教师对文本的体味、研究和深刻的解读,淡化了对文本的亲近感,降低了备课质量

在传统备课方式上,教师习惯于在文本上认真地划波浪线、圈圈、加着重号,甚至在空白处随手写上个性化的批注和个人的深刻审美体验。教师对文本进行反复的深层次解读,和文本形成深刻的生命对话和情感交流,将文本内涵和整体内容融化于内心,为科学而艺术的备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教師如果重复使用教材,会在文本上增添新的体悟和感受,不断地增加新的认识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对负载着大量文化信息的白纸黑字会产生亲切感,会将使用过的课程教材珍藏起来,作为自己教学生涯中很重要的人生财富。而现在,有些教师只忙于无纸化办公,患了浮躁病,很难静下心来对文本进行反复深入的研读和批注,很少出现带有深刻生命体验的个性化阅读。有的教师甚至在文本上没有留下一点思考的痕迹和标记,往往通过网络资源库搜索出对文本的现成解读和相关材料,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缺乏对文本的深刻感知和个性化的解读,没有和文本形成高层次的生命对话以及深刻的情感交流。如此一来,教师对文本的体味、研究和深刻的解读被弱化了,对文本的亲近感消失了,备课质量明显降低了。

二、完全无纸化的备课方式降低了教师编写教案的质量,严重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实行无纸化办公后,一些学校要求教师每天向学校主管部门传送当天上课所用的电子档案,拒绝纸质教案,这样做引发的后果是直接导致教师书写能力的严重下降。由于诸多的原因,当前部分教师本来“三笔”字书写质量都不高,每天书写教案,也许是教师逐渐提高“三笔”字书写水平的主要途径。现在完全改用电子教案,教师失去了练字的主要途径,书写质量只能是每况愈下,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部分教师的教案是从教育资源库中下载的,或者略加改动而已,这种“便捷”式教案更是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师使用的教科书一样,教师的纸质教案是教师经过辛苦的酝酿、呕心沥血写就的,是教师辛勤劳动的结晶,不会轻易摒弃,将成为教师在以后教学中的重要参考,甚至会伴随着教师走完自己的一生。编写教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阶梯,很多青年教师就是在编写大量教案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境界,逐渐成长为受人尊敬的一代名师。而且手写教案往往包含了教师丰富的生命信息,我们常常通过教案看到教师教育的睿智、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构思、深刻的生命体验、审美的趋好、奔涌的情感,通过一行行俊秀(或遒劲有力)的书写和空白处密密麻麻、黑红相间的批注等等,感觉到教师的情感、性格、文化修养、审美追求、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的信息。人们还有这样的感受:阅读并使用纸质教案比较容易放松,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携带方便。另外,纸张教案还有明显的优点,就是写在纸上的内容,即使在照明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也能看得比较清楚,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评注修改。而千篇一律、机械乏味的电子教案,既不方便随时使用,也不会使教师产生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和浓厚的情感。很多教师在使用完电子教案后,往往也不很珍惜,常常是随便保存在电脑某一个文件夹中;即使是丢失了,也不可惜,因为现成的教案网络上很多,随时可以下载。

三、板书所承载的文化功能消解,学生书写能力日益退化

教师上课要板书,这是课堂教学所必须具备的重要一环。教师在黑板上那整齐优美的板书,一方面是为了画龙点睛、强化课堂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在无形之中传递丰富的各种文化信息:民族的、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文化的、地理的、美学的、人伦的、风俗的等等。甚至老师在黑板上的一撇一捺,都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丰富的文化熏陶,对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的发展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现在一些教师采用多媒体上课,连板书也不要了,整堂播放令人眼花缭乱的课件,需要板书时就在键盘上随时敲打出来,然后机械地播放。如此做的结果,是板书所承载的文化功能的消解和育人功能的弱化。学生再也不能通过教师那风格各异、字体优美的板书享受到丰富的多元文化的熏陶了。而且原本不重视汉字写作、书写状况颇为令人忧心的学生更加淡化练字,书写能力日益退化。除此之外,学生交作业也放弃了书面作业,改用电子文档上交,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更为令人忧心。课堂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作为传统书写工具的笔墨纸砚,正在逐渐淡出学生的视线。近日,武汉一所高校开设“写字”课,并纳为必修课,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议。我们认为这也是学校的无奈之举。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进行“无板书”教学,由此引发的严重后果将无法预测,恐怕不仅仅是高校开设“写字”课那样简单了。

四、师生之间以汉字和语言为媒介的情感交流手段的功能被消减,电脑已经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障碍,师生情感日益淡薄

传统教学中,学生上交纸质作业,教师通过审视学生的书写状况、思维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整体了解学生的作业质量和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把握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甚至可以洞悉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流变过程;教师在学生的作业本上充满情感地进行认真、审慎的批阅,留下了诸多能给学生以智慧和人生启迪的朱批,这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一种无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有些教师甚至把学生叫到自己身边,对作业进行面批,一边和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交谈,询问其学习遇到的问题、内心的诉求,一边在作业本上留下圈圈点点的充满无限爱意的批语。这种以汉字和语言为媒介的作业批改方式,已经成为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对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查找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有莫大的裨益。现在却不同了,学生在电脑上完成作业,通过网络交给老师,同样的电子文本,同样的方块字,整齐划一,不能在书写中展示自己的性格、气质、书写质量和生命的亮点;教师也在电脑上进行机械的、缺乏情感元素融入的批改,而且批改的形式也是千篇一律,不会像在纸质作业上那样随心所至,尽情挥洒,表达对生命的关爱和期待;批改完毕,又是通过网络发给学生。如此一来,师生之间接触少了,隔膜多了,情感日益淡薄。

当然,我们也不是一概反对教师的无纸化工作,但全盘无纸化工作所带来的这些弊端,的确应该值得我们忧虑和警惕。我们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用传统的方式对文本进行认真研读和分析,该加批注的地方应该用笔写上自己的体味和深刻的个性化解读;每天向学校递交教案电子稿的同时,可以再打印一份,便于自己反复修订和上课之用,而且也便于自己作为教学资料保存;上课可以适当地播放课件,但只能作为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且在黑板上板书是很有必要的;学生的作业应以纸质作业为主,兼用电子稿;教师批改作业也应以批改纸质作业为主,而且尽量增加面批的次数;师生之间尽量减少网上交流的次数,多一些面对面的亲切交谈。这样,对学生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全面健康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责任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无纸化教案纸质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指导小学生纸质阅读的研究
微话题:“无纸化办公”致工作量翻倍,您怎么看?
无纸化办公,如何不再“纸上谈兵”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电子疲劳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