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如
自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综合课程的门类迅速增多,所占的课程比例明显加大。其中,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课程,已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普遍开展起来。学校的实践者们较多地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方法以及管理等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
十年来,涉及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章数量也在不断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从2001年到2011年的统计结果来看,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文章每年依次为(2001)129篇、(2002)429篇、(2003)554篇、(2004)558篇、(2005)594篇、(2006)581篇、(2007)645篇、(2008)669篇、(2009)725篇、(2010)860篇、(2011)979篇。其间,从2003年至2006年每年的文章数量均在500篇以上,2010年文章的数量开始接近千篇。从研究的内容来看,研究的视角逐渐从宏观、系统转向微观、具体,从理论层面转向实践层面,从对个性化问题的关注转向对共性问题的研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繁荣的理论研究和多样化的实践探索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它们被归纳为三个方面:目标问题、操作问题和“关系”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得到及时和妥善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综合实践活动向纵深方向发展的速度,最终影响到综合实践活动在我国中小学持久的、深入的开展。
问题一: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态度目标的重视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目前已有大量的实践研究显示:综合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往以及管理等多种能力。然而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影响到学生态度的形成。有些学校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时,能够根据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和不同活动的内容制定出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发展目标。但是在活动总结阶段,当教师与学生谈及收获和体会时都只提到了前两项目标的达成,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在活动目标设计时只是考虑到知识和能力两项目标,态度这项目标却被忽视了。
为什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态度这个重要因素会被忽视?
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第一,学校实践者对于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发展的认识深度不够。这是最为直接的、重要的因素。有些实践者虽然设计了态度目标,但是态度目标与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割裂开的。由于他们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知识、能力和态度形成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的认识,导致的后果是降低了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影响的深刻程度。第二,学校实践者受到传统学科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学校实践者习惯于用知识和能力,特别是知识的掌握程度去衡量学生的发展,因此,他们也会不自觉地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来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尽管知识和能力在两类不同的课程目标中具有内涵上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没有脱离或超越于智育的内容。态度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反映学生深层次发展的一把重要尺度。第三,学生缺乏接触社会的机会,态度的发展受到制约。由于考虑到安全问题,一些教师只允许学生在教室内或学校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活动对人的影响,从而使活动对人的影响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上。活动越是与社会现实问题相结合,也就越有可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欲望,促使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自觉地去解决问题,即服务社会。虽然现实问题的解决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但同时也为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态度等方面主动、和谐地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
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态度的形成到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徐行中学是一所农村中学,农民有种黄草、编草包的传统。一位学生选择了“徐行草编发展之路”的研究课题。他带领研究小组的成员走访农户、草编社、镇政府,向老师借阅有关资料。通过研究,写出了小论文。交论文那天,老师对他说,课题组活动结束了,不用再东奔西走了。他却说:“不,我对草编已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已经关注上了它,并将一直关心它的发展命运。不是为了课题,而是为了我的村民,我的家乡。因为它是专属于我们家乡的,我对它已经有感情了。我更希望将来大学毕业以后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去发展家乡的这一特色。”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克特·W·巴克指出:“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成份。”由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具有了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机会,获得了对“草编”的认识和理解,引发了对“草编”的情感,产生了今后从事“草编”研究的行为意向。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学生在与“农户”(他人)、“草编社和镇政府”(情境)以及“草编发展之路”(家乡问题)等外界刺激的相互作用之下,对“草编”社会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发自内心深处的改变社会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草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倾向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这个整体的形成不是依靠外界的压力,而是主体积极地、主动地建构的结果,这个结果即是对“草编”的态度。对“草编”态度的形成过程始于对社会问题的探索,完成于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生成,同时它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主体的态度体系。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态度的形成或者内在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为一体的结构的形成,是综合实践活动意义的关键所在,因为态度的改变才是学生发展中的深层次的变化。
问题二:综合实践活动操作结构的不完整
华东师范大学瞿葆奎教授曾说:“新的教育思想,即使在科学的范围内得到赞同,在实践中也不能立即变为现实。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付出艰辛的劳动,需要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思考,需要拟订运用这些新的教育思想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体系的具体操作法。”换句话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先进理念需要借助于具体的操作框架来得以实现。长期以来,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习惯于按照学科课程标准和固定教材一步步地开展教学活动,而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型课程,只具有指导纲要而没有固定的、统一的教材,它需要每所学校根据其办学理念、教师和学生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从无到有以及从依赖到独立的转变过程需要具体的操作框架来帮助实现。有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活动实施的一般程序:提前准备、拟定方案、实施活动和交流总结。也有研究者提出了准备、合作、反思、评价和庆祝的实施框架。无论采用哪种程序或框架,都需要学校实践者对程序(或框架)中的环节进行再思考,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对每个环节的结构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参与多所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我们发现: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诸多环节上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校外(或社会)内容的缺失或不足。下面将以准备、实施和总结环节为例来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