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缺失与培养

2012-08-30 16:01王鹏王秋芳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2年7期
关键词:归属感心理班级

王鹏 王秋芳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将归属和爱的需要列为第三层次,即“人在满足生存与安全需要之后,还需要获得一种归属的需要,特别是某个群体或集体归属的需要”。归属,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个体对特定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与维系。归属感则是这种划定、认同与维系的心理表现,是指一个个体或集体对一件事件或一个现象的认同程度[1]。班级归属感是指学生对所在班级在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情感意识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接受、认同和执行程度,主要体现个体对班级的信赖和依附程度。

一、班级归属感缺失的表现

1.沉默寡言的“隐形人”

部分同学沉默寡言、孤独寂寞,他们消失在所在群体的视野中,每天生活在自己的小限域内,平时和其他同学的言语很少,上课时也很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下独自将自己封闭在小空间内,每天那么的沉默与安静,长期这样的状态,使老师和同学们甚至想不起他的存在,他们成了游走于班级当中的“隐形人”。

2.漠不关心的“局外人”

部分同学对人对事漠不关心,我行我素,他们对班级活动表现出冷漠与反感,对班级的荣誉与成败表现出无所谓和毫不相关,在与班级同学和老师的交往中表现出被动与不屑。无论是课上或是课下,每天都只专注于自己喜欢或认同的事物,对班级的观念和概念模糊与淡忘,他们成了游离于班级之外的“局外人”。

3.自暴自弃的“可怜人”

部分同学破罐破摔、自暴自弃。美国心理学家德莱库斯认为:“当一个孩子为了获得一种‘归属感,尝试了各种消极的捣乱的引人注意的行为而无效时,他最终会陷入一种深深的沮丧情绪中,丢开一切积极的希望,干脆自暴自弃。”[2]这些同学因为自己的心中渴望没有得到班级群体的关注和认同,成了充满渴望的“可怜人”。

4.沉迷网络的“虚拟人”

部分同学沉迷网络、追求虚幻。由于在真实的班级生活中无法找到自己的归属,使他们更愿意沉浸在虚无缥缈的网络世界中,扮演着自己向往的角色。因为在这里,他们不必遵守现实社会的规则和约束,不必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长期的“人—机”交往,更多地造成了价值模糊和情感缺失,使其成了班级现实中的“虚拟人”。

二、班级归属感缺失的原因探析

1.学生自我角色模糊

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同学、新老师、新学习内容、新校园环境,一切从头开始,一切那么陌生,使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内心产生了莫名的迷茫:自己应该怎样面对?怎样和同学相处?怎样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喜爱?怎样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怎样得到大家的认可?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这些问题的困惑下,部分学生对学校和班级产生了恐惧和反感,出现了疏离集体、封闭自我等集体归属感缺失的行为表现。

2.教师关怀程度不够

从教师的角度看,面对高负荷的工作强度和高压力的成绩竞争,使得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要素,而对学生在班级当中的消极行为倾向和心理表征关注甚少,没有意识到班级归属感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忽视了学生心理归属对其学习投入度和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影响,最终导致教师在日常班级教学、管理过程中对那些缺少班级归属感的学生关注不多、关怀不足,“民主、全纳、向上、团结”的班级氛围营造不够。

3.学校培养效果不强

面对当前激烈的生源争夺和校际竞争,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和分数水平成为各中学扩大社会影响、提高学校知名度和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部分学校在追求“黑色升学率”的过程中,把更多的关注投给了未来能给学校带来优异成绩和高升学率的优等生,在学习指导、生活关照、心理疏导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倾斜。这样的培养结果使更多的同学受到冷落和伤害。

4.社会文化辅助不利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呈现出开放性、交融性、大众性等特征,繁荣的社会文化为不同阶层的人群提供了不同的文化盛宴。但是,网络文化等新媒体时代的文化组成也给当前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由于社会文化规则的模糊与缺失,使得判断能力偏弱的初中生在面对虚化和异化的网络世界时,表现出了无规则和无约束,长期的虚拟交往,使学生形成自闭、孤僻、交往恐惧,甚至产生反学校、反班级等危险心理倾向。

三、班级归属感培养的策略思考

1.提升内涵,追求“绿色升学”

要提高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提高其对学校的满意度成为重要前提。借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模型”中顾客及其需求的观点,让顾客满意成为使顾客产生心理归属和产品认同的重要途径。学校要让内部顾客即学生满意,首先要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改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学校应注重内涵式发展,即应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发展方向,充分发掘自身办学特色与优势,科学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战略,既要加强教学方法、教学理念、评价方式、课程内容的改革,又要扩展学生的发展空间,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创设平台,让每一位学生在学校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发展点,使其产生对学校、班级的积极情感和价值认同。改变原先将片面追求升学率作为学校一切事务出发点的倾向,使学校在追求“绿色升学”的过程中成为所有学生的心灵港湾。

2.全纳关怀,深化师生情意

全纳教育是1994年6月10日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通过的一项宣言中提出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过程。它主张容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注重集体合作,满足不同需求,是一种没有排斥、没有歧视、没有分类的教育。师生关系是学生在校期间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对教学活动任务的完成和学生的班级归属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在班级教学、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潜在发展能力和个体心理状态,遵循“平等、公平、开放”的工作理念,通过深化师生情意,增强学生的班级心理归属感。

3.参与管理,强化角色意识

班级建设和发展需要全体班级成员的参与和合作,良好的班风是学生产生班级归属感的重要条件。教师应通过班级管理责任分工、班干部轮岗等方式,使每一位同学负责班级当中的一项工作,为学生提供发挥自身管理能力的舞台,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又让同学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角色意识,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让所有班级成员“心有所属、心有所依、心有所想、心有所向”,形成团结向上的班级精神。

4.依托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青少年有很强的归属心理,倾向于寻找能确定自我价值的组织,如果他们不被班级接纳或认可,年轻冲动的情感就会使并不坚强的理智土崩瓦解[3]。依托班级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实现自我价值,成为培养其班级归属感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充分发挥班级活动的引领作用,通过多样化的课内外活动,增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活动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其体验到群体的认同和肯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深深爱上自己的班级。

5.营造文化,温润学生心灵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所有成员或大多数成员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共同具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4]。班级文化是班级精神的体现,传达着班级的价值取向,它是班级的灵魂之所在[5]。应努力营造“全员共建、共同参与、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级文化,以温润、滋养班级学生的心灵,让所有班级成员感受到班级精神,共同追求精神的升华。班级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网络文化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教室环境布置,如墙报、黑板报、学习园地和图书角等,全体同学献计献策,用自己的创意布置每天大家学习、生活的班级环境。其次,营造良好班级风气,通过先进典型示范、核心队伍建设、班级班规制定等途径,营造和形成以尊重与理解、欣赏与互动、独立与合作、竞争与共赢等为特质的当代健康的人际关系[6]。最后,加强网络文化的引导与规范,通过正面教育与合力监督等方式,为学生创设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积极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美]VernonFJones&LouiseS.Jones.全面课堂管理:创建一个共同的班集体.方彤,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 鞠艳.初中生班级归属感的现状及其特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4] 擅传宝.德育与班级管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叶澜.“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归属感心理班级
班级“无课日”
心理小测试
学校教育中归属感培养的思考
心理感受
归属感:班级建设的纽带
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发布学生归属感报告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围坐在圆桌旁开会,气氛更和谐?
心理小测试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