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技能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2-08-30 16:53李娟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2年3期
关键词:模块教学内容技能

李娟

[摘要] 技能课教学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教学内容,高职教学一定要建立符合高职教学规律要求的技能课教学体系。技能课教学改革是整个高职教学中必须解决好的核心问题,同时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本文结合我院的实际,在实践层面提出一些措施,从而推进高职技能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 高职技能课教学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对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技能课教学改革,更是高职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高职教学中必须要解决好的核心问题之一。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技能训练是提高高职教育水平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院不断进行着各种有益的探索,不断在实践中探索适用的模式,为提高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起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推进高职技能课教学改革措施

(一)设置综合基础技能课程

在高职专业中,统一设置综合基础技能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的综合技能得到提高,在毕业时具备胜任各种工作岗位的一般技能素质。在课程设置上,以《综合基础技能》作为一门课程,其中包含若干模块,如:《办公设备应用》、《应用文写作》、《公关礼仪》、《适用法律常识》、《会计报表阅读》等。每一模块教学结束后,按照技能课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所有模块考核合格后,可获得综合基础技能证书。

(二)加强专业技能教学

根据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精神,在专业技能教学中进一步贯彻 “三性”即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三实”即实验、实训、实习;“三制”即全日制、非全日制、导师制;“三字”即教、学、做。和“四虚”(即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内容。做到:

1.选定专业的主要技能项目或模块。每个专业围绕本专业的技能特征,明确规范各自专业的技能项目或模块,并将专业技能项目要求的课时、教学手段及测试方式获得的相关证书等,作出明确规定,并把它作为制定专业大纲、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安排的骨干内容。

2.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技能考证的要求紧密结合。各专业教研室根据其专业对应的技能证书要求,对技能课程进行整合,排列出相应的技能模块。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活动程序演习、专业技术训练、专业工作环境熏陶、专业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作为重点,达到对本专业从业中“应知”、“应会”技术和本领的熟练掌握和使用。教学要采取校内实验室实训与校外实习基地实践相结合;校内教师讲课与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训导相结合;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到工作现场参观访问、参加与本专业有关的社会活动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实战方式和方法进行。

3.开发和重组专业理论教学内容。各专业应以“必须够用”为度,设计基础知识模块,并根据知识结构单元进行理论教学,将理论教学模块化组合。在课堂讲授基本知识模块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和不同基础,因材施教,设计课件,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提高知识模块进行自主学习,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柔性化。

4.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围绕提高技能水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及办法。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比赛,促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通过技能比赛推动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5.加强教材建设。教师根据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自编讲义、教材与实训指导书。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适应技能教学的要求。

(三)重视计算机和英语教学改革

1.计算机教学改革

计算机技能是高职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计算机教学改革中,将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划分为三部分,进行有针对的组配教学。

第一部分是通用技能课程,即面向全体学生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培养的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为所有专业都开设。

第二部分是必修专业课程。面向不同专业领域应用开发能力所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开设与专业应用能力相关的课程;第二层次将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中的问题。

第三部分是学生任选课程,重在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创新能力培养。这部分课程由学生自由选修,原则上每位学生选修不少于1门。

2.英语教学改革

采取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在原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使学生能够借助词典熟练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和日常业务活动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 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面对高职学生入学时英语程度参差不齐的状况,改革"单一目标"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目标、个性化、分层教学模式,即在新生入学后对其进行摸底测验,并结合高考英语成绩把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快班、中班、慢班),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四)推进教师“双师”,学生“双证”

1.教师“双师”

高职教育要求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办好高职教育的关键。为了深化技能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到:1.有计划地安排青年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考察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聘任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来院任教;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或实习锻炼制度;鼓励教师考取与所教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专业技术职称;鼓励教师节假日深入企业进行教研活动;建立专业教师技能考核制度。

2.学生“双证”

各专业按照考证的理论要求,以“必须够用”为度,设计基础知识模块,并根据知识结构单元进行理论教学,将理论教学模块化组合,实现教学内容的个性化和柔性化,大大提高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和就业竞争力。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技能竞赛培训活动,引导和支持学生考取相近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切实提高学生的“双证”获取率,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五)改革考试、考核办法

考试、考核的目的、方法、内容对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很强的导向作用,从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改革考试、考核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自我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空间。

在实践中采取口试、现场测试、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如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可采取口试或答辩方式,考查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可采取小论文和调查报告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可采取实验操作、技能操作方式。

三、结语

在当前的高职技能课教学改革中,必须要正确理解和把握职业教育的内涵,突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按照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构建高职技能课教学改革方案,才能收到实效。

猜你喜欢
模块教学内容技能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画唇技能轻松
小鲜肉不可不知的生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