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时代的理想主义者

2012-08-30 11:52胡芃原
电影评介 2012年12期
关键词:理想主义

[摘要] 《我的青春谁做主》中的雷蕾,出身富商家庭,曾在美国留学,回国创业并写小说,事业成功,物质生活丰裕,但她行高于人,在众人沉迷城市生活和物质享受之时,毅然决然放弃自己所有的一切到贫困山区支教,雷蕾是物质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她的精神她的信仰对广大观众具有精神感染、感召、警醒和提升作用。雷蕾形象的塑造体现了编导的良苦用心,在当下物质至上、精神沉沦的社会风气中具有为社会增加亮色,引领社会精神向上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我的青春谁做主》雷蕾 物质时代 理想主义

在电视连续剧《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有一个出场不多,但却超拔出众,令人眼前一亮,因而给观众留下相当深刻印象的人物,那就是雷蕾。

雷蕾是和钱小样、李霹雳一样的80后年轻人,而且和霹雳有着大致相似的生活经历:父母离婚,海外留学,海归。但和霹雳不一样的是,雷蕾很成熟,表现为脑子里有一整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观念,遇事有主见,行动很果断,“我的青春我做主”,因而被霹雳真诚地尊为偶像。例如,霹雳对父母的离婚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千方百计施小诡计促使他们复婚。而雷蕾则是亲自主持让父母离了婚。因为雷父作为商人常年忙生意,她妈很孤独,貌合神离,过不下去,想离又不离,雷蕾认为“与其大家都不快乐,不如重新上路,每个人都有权利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于是敦促父母离了婚。后来又在她的亲自主持下,她妈嫁了个美国人。雷蕾跟妈妈在美国读计算机,大二时感到所学专业与自己兴趣不合,毅然退学回国。回国后在某计算机公司编程的同时写小说,写作成功,成为畅销书作家。和霹雳认识后两人一起开餐厅。

和同龄的绝大多数年轻人相比,雷蕾可以说是既不幸而又相当幸运的。父亲是比霹雳母亲杨尔还要成功的大商人,这保证了雷蕾从小过着物质充裕的生活,受到了良好的教育。雷蕾兴趣广泛,什么都学,父母尊重她的爱好,让她尽情发展。回国后父亲借给她二百万元让她买房买车,助她创业,但这钱也不白给,为了逼她自立,钱算暂借,五年后收回。有这样的家庭做后盾,雷蕾的物质生活过得相当舒适:住的复式公寓,她自称“保证比酒店好,绝对四星以上”,客厅摆着高档的钢琴(她的钢琴过了八级),让同样出身富家的霹雳羡慕无比。

物质生活丰裕,事业成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一个年轻人想要的都有了,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吗?那就尽情享受吧!但雷蕾与众不同,她观念清新,行高于人,常有出人意料之举把人雷晕——忽然有一天,在丝毫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她毅然宣布要到贵州贫困山区去支教,她要去给那里的孩子播撒“理想的种子”。这让她的朋友、也是和她一起创业的小姐妹霹雳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出来,问她“你怎么想起支教了?”雷蕾说:“我一直有个向往,当一个人的理想只与自己和他人的精神世界发生关联时,它才能真正脱离物质束缚,脱离低级趣味。”她向霹雳解释自己的理想一直是想当老师,但不是一般老师,而是“到偏僻环境中给闭塞的孩子们打开世界的老师,这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理想,只问付出,不求回报,比我过去做过的任何工作都有意义,让我心向往之”。霹雳担心她放不下她所拥有的餐厅、房子、车子、美食以及一切好玩的东西,她的反问是:“不真正放一次,怎么知道能不能放下?”结果呢?她说到做到,义无反顾的去了她想去的地方,去那里寻找和实现自己的理想。

她真的能放下吗?真的能放下!几个月后她回北京办事,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她说了自己支教的收获:“我在那里找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没网络、没电视、没电话,你就是知识信息的源头和指引方向的灯塔,每个孩子都需要你,你每句话都给他们以启示、希望,完全非盈利,个人价值最大化,太充实、太High了!”对于人们曾担心她的“放不下”,她的回答是:“我去以前也觉得放不下,其实放下就是一秒钟的事……”

“放下就是一秒钟的事”,听起来好像是佛家的话,与现代青年、尤其与信奉物质至上的青年以及物欲横流的社会思潮格格不入,但这话从雷蕾口中说出来让人感到不别扭,观众不感到她是在唱高调、说大话,而是感到很自然,很符合她一向做人行事的风格。她就是这样的人,她别具一格,与众不同。雷蕾坚定果敢地做她想做的事,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情绪冲动,而是源于她成熟的思考,源于她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1]对人世间某些崇高的人和事,我们自己可能做不到,但千万别说人人都做不到;这样的人和事,世间当然少有,但千万别因为少有就怀疑其没有。

雷蕾的形象为一代青年人争光,为时代增加亮色。还是周国平先生说得好:“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2]雷蕾没有让这个时代失望,没有让这个社会失望,她以她的行动证明当下的一代青年仍然是有理想、有信仰的一代,在雷蕾式的青年身上仍然寄托着社会和民族的希望。纵观历史和现实,横览中国和外国,世间有多少行高于人、品高于众的人啊!这样的人是人类的楷模,人类的灵魂,寄托着人类的理想,是他们带领人类在文明道路上一步步艰难前行。

也许有人对雷蕾这一形象不以为然,怀疑其艺术的真实性,认为在当下时代里这样的形象太假太虚不可能。对此,我们的回答是,第一,虽然当下社会心理中充斥金钱崇拜、物质至上,多数人都在为房子车子票子位子忙碌,理想似乎成了生活的奢侈品,成了被某些人嘲笑和调侃的词,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有那么多人怀揣崇高理想,远离物质诱惑,常年累月直至终生都扎根在环境艰苦的基层或边远地区为当地老百姓服务,每年被评上“感动中国”的人物就是千千万万这类人物的代表。即使一向被嘲讽被恶评的80、90后青年,在地震救灾及其他各项活动中所唤发出的崇高精神和行为,不是也让人敬佩不已吗?!换句话说,雷蕾形象的塑造是有坚实的现实基础的,雷蕾是生活中千千万万同类人的艺术代表。第二,退一步乃至于退一万步说,即使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编导依然可以在艺术作品中塑造体现自己理想的理想人物。事实上雷蕾形象也确实寄托了编导的人格理想。编剧曾调侃说自己有“病入膏肓的理想主义幼稚病”,感谢自己一向“对价值的偏执追求逐”,所以高举理想主义旗帜的编剧给雷蕾的行为以高度评价:轻物质、重精神的崇高理想,在很多人心里或多或少都曾浮现,然而想归想、说归说,到动真格时,瞻前顾后、惧苦怕难的是多数。从未提及这样一个非盈利理想的雷蕾却毫无顾忌,说走就走,令霹雳惊诧过后涌出无限崇敬,并对偶像的追求心向往之。

不但霹雳心向往之,广大观众也心向往之。这就对了!这就是文学艺术的作用和价值导向,这正是编导所要的艺术效果。现实生活中的人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羁绊而做不到像雷蕾那样潇洒,但却对雷蕾表示真心的理解和钦佩。雷蕾为广大观众树立了精神标杆,面对这样一个标杆,人们的态度正如司马迁所说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只要“心向往之”,就说明人们心中有一个高蹈的理想参照系,有这个参照物在,人们就不会在物质的泥淖中陷溺太深,就不会在时尚潮流中迷失太久,迷失了也会自我调整过来,会自我谴责自我批判,自觉校正好前进的方向。文艺作品能有这样的效果就足够了,否则,你还能指望一个艺术形象改变人类、改变世界吗?!

文艺作品的效果永远是内在的,私密的,潜移默化的。在滚滚红尘中,在人们皆为利来皆为利往的匆匆脚步中,谁也说不清雷蕾的形象到底起到了多大作用——这个作用无法观测无法量化,但是我们也完全可以肯定地说,雷蕾形象就像一道闪电,已经照射到为沉重生活所迫的人们灰蒙蒙的精神空间里,让人们眼睛为之一亮,知道自己身边原来还有这样的人。就这样,雷蕾为观众在精神上解压,为观众指出了另一种活法。

雷蕾的理想主义形象,之所以受到广大观众的喜欢,给观众心灵带来些许的震撼,说明她迎合了人们内心的精神需要,迎合了社会的精神需要。在物质主义横行的时代竟然还有如此苦苦追求理想的理想主义者,难能可贵!有这样的理想才让生活有一点亮色,让人们受压抑的心灵喘一口气,才给人的精神输入一些高贵的气息。

感谢编导的“幼稚”和“偏执”,希望他们继续坚守艺术良心,创造出更多更好为社会增加亮色,引领社会精神向上、向前发展的艺术形象。

项目资助

2010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电视艺术人生意蕴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关系研究”(2010-QN-023)

注释

[1][2]周国平:《风中的纸屑》第59页,万卷出版公司,2009

作者简介

胡芃原,女,河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理想主义
诺贝尔文学奖背后的理想主义:为现代人的精神沙漠寻找一片绿洲
一部理想主义长篇小说——评李保均《花农》
在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气质中*——评长篇小说《花农》
名 言
变革抑或回归:重思诺贝尔文学奖的理想主义倾向*——从鲍勃·迪伦凭“歌诗艺术”获得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谈起
《芳华》:事关理想主义的陨落
出版家、理想主义及其他——读《邵洵美:出版界的堂吉诃德》随感
严爵 以最理想主义的态度做一张“现代艺术”
理想主义的感召
校徽消失说明了什么(讨论)/自信不能带有理想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