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2012-08-23 03:20张建晖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平阳颌面部瘤体

张建晖

(宁津县人民医院口腔科,山东 宁津 253400)

颌面部血管瘤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婴儿多见,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发病,主要好发于面、颈部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也可出现在舌、唇、口底等口腔黏膜组织处,位于深部及颌骨内的血管瘤出现机率较少。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为三类: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及蔓状血管瘤,临床除蔓状血管瘤不常见以外,其余均较为多见。一旦血管瘤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或很好的对症处理,将引发口腔颌面部严重的容貌破坏或继发性功能障碍,由于该病的发病机率相对较高,因此,仅单独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血管瘤一般不能彻底切除,同时受年龄、基础疾病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手术可造成颜面畸形、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并发出血、感染以及溃疡等并发症[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有些小的血管瘤能自行消失。而采取非手术治疗主要有放疗、冷冻、激光、硬化剂注射等,其效果也不理想。平阳霉素是链霉菌类的抗肿瘤抗生素,与手术治疗相比,给予平阳霉素注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住院花费少。我院自2010-01~2012-07采用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效果确切,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0-01~ 2012-07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血管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1例 ,女 19例 ,年 龄 1~32岁 ,平均 21岁 ,以青 少年为 主。瘤体大小不等,最小者 1.4cm× 2.4cm× 4.1cm,最大 3.4cm×4.4cm×10.1cm,瘤体直径多在 3.4~ 6.7cm。血管瘤的发生部位:眼眶部5例、面颊部 10例、颈部4例、嘴唇 5例、腮腺区 1例、舌2例、颌下区 3例。血管瘤类型:海绵状血管瘤18例 ,草莓状 5例 ,混合型 7例。对照组男 14例 ,女 16例 ,年龄最小者 1.5岁,最龄最大 30岁,平均 22岁 ,以青少年为主。瘤体最小者1.6cm× 2.6cm× 4.0cm,瘤体最大者 3.6cm× 4.6cm×10.0cm,瘤体直径约为3.6~ 6.5cm。血管瘤发生的主要部位:眼眶部 6例、面颊部 9例、颈部 3例、嘴唇 4例、腮腺部1例、舌部2例、颌下区5例。血管瘤类型:海绵状血管瘤15例,草莓状7例,混合型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瘤体大小、直径以及血管瘤发生的部位、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后,观察组给予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嘱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先进行全身系统检查。取0.9%生理盐水20mL,加入平阳霉素8mg、地塞米松磷酸钠5mg、2%利多卡因3mL,做为灌注液进行配制,备用。治疗原则:根据患者年龄、血管瘤的部位以及瘤体的大小,来计算药物剂量,一般平阳霉素总量不超过40mg,每次注射间隔为7~ 10d,直至瘤体消失。在进行操作时,应先常规局部皮肤消毒,并用纱布压迫瘤体周围正常皮肤进针,回抽见血后向瘤体各方向缓慢注入药物,瘤体较大可多点注射,一般 2~3mL,大面积血管瘤可采用分点注射,回抽无血后注入液体,灌注量按体表瘤体面积为每1.0cm×1.0cm注射1mL灌注液,直到瘤腔充盈 ,瘤体表面呈现白色。每次给药后 ,均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对照组仅给予平阳霉素治疗。治疗结束后 6个月左右复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的变化。

1.3 疗效评价标准

①治愈 :给药后 ,瘤体完全消退,皮肤黏膜色泽正常 ,功能正常 ,体位移动试验阴性,无复发;②显效:瘤体明显缩小,但未完全消退,皮色接近正常,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体位试验可阴性或阳性;③无效:治疗前后体征无明显改变。治愈率=(治愈+显效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AS9.0统计软件对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3.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30)

2.2 不良反应

平阳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就是发热,给予注射治疗3~4h后,观察组发热反应有1例 ,未作特殊处理,1d后体温恢复正常;1例患儿出现厌食,未作特殊处理,12d后症状消失;有1例患者由于黏膜下注射过浅,出现了溃烂,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恢复。对照组发热反应有10例,未作特殊处理 ,1d后体温恢复正常;2例患儿出现厌食,未作特殊处理,12d后症状消失;另外有2例患者出现了局部肿胀疼痛,经给予冷敷后症状缓解。有2例患者由于黏膜下注射过浅,出现了溃烂,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恢复。经全身检查未发现肺炎及肺纤维化改变,造血系统以及凝血功能无障碍,肝、肾功能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3 讨论

血管瘤主要是由于血管壁局限性异常扩张引起的,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伴随着血管瘤超微技术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海绵状血管瘤属于静脉型血管畸形,该畸形是由大的血管腔构成的,当发生显著扩张后,形成腔窦,并伴有血栓形成 ,发生机化、钙化。血管瘤虽然不属于恶性瘤,但由于好发部位,常侵犯机体的口腔颌面部,由于受刺激因素的影响,导致瘤体生长快 ,易溃烂,感染和出血,从而影响器官功能 ,因此,对于血管瘤最好及时给予对症处理,目前,治疗血管瘤的方法有很多,但引起瘤体消退的最佳办法是细胞凋亡。因此,只有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促细胞凋亡才是最佳方法。根据有关资料证实,有多种凋亡相关基因参与血管瘤内皮细胞凋亡[3]。保持健康的正常组织和外观是治疗的最根本目的。并且,由于手术对机体造成损害,并可遗留瘢痕,所以,血管瘤的主要损害不是来源于病变本身 ,而往往来自于过度治疗。对于有些瘤体,甚至导致周围血管神经损伤 ,给患者带了生活、心理损害。而局部注射给药治疗,能迅速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血管瘤消退。平阳霉素是一种广谱的抗肿瘤的抗生素,主要成分博来霉素 5g可静注、肌注、瘤内注射和动脉内注射。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其治疗血管瘤的效果目前已得到临床充分肯定,其作用持久、稳定,注射后疼痛反应轻,对造血功能和免疫无损害,不抑制肝功能,副作用少,尽管存在溃疡、肺纤维化等不良反应,但在发生率、程度上均显著较低。平阳霉素主要通过自由基作用于血管瘤的内皮细胞,损伤内皮细胞并抑制其生长,使血管壁完整性遭到破坏,血管内血浆成分外渗,组织水肿,变性增生,破坏模板,阻止复制,从而抑制细胞代谢,导致血管闭塞。平阳霉素局部治疗疗程短、局部无创伤,无手术瘢痕,易为病人接受。通过给予利多卡因、地塞米松联合平阳霉素治疗,可有效预防平阳霉素的发热反应,降低局部肿胀所致的疼痛。根据上述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 93.33%,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平阳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就是发热,给予注射治疗3~ 4h后,观察组发热反应有 1例,未作特殊处理,1d后体温恢复正常;1例患儿出现厌食,未作特殊处理,12d后症状消失;有1例患者由于黏膜下注射过浅,出现了溃烂,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恢复。对照组发热反应有10例,未作特殊处理,1d后体温恢复正常;2例患儿出现厌食,未作特殊处理,12d后症状消失;另外,有2例患者出现了局部肿胀疼痛,经给予冷敷后症状缓解。有2例患者由于黏膜下注射过浅,出现了溃烂,未作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恢复。经全身检查未发现肺炎及肺纤维化改变,造血系统以及凝血功能无障碍 ,肝、肾功能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综上所述,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灌注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费伟,尹明平,李铮,等.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8):490-491

[2]魏俊明.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136例分析 [J].海军医学杂志,2008,29(3):216-217

[3]赵玉红,蒋静颖.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血管瘤33例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89

猜你喜欢
平阳颌面部瘤体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n inductively coupled RF plasma cathode
Masterpieces 佳作
驰骋西北的平阳商帮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雷平阳:行走在故乡云南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模拟技术在颌面部复杂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