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骕,陈亮辉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国家利益”一直是学术界与政府机构在思考和研究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时的根本出发点,而各国的“国家利益”因各国国情的差异、政治体制的不同、发展程度的快慢而表现出不同的内涵。那么,我们在思考和研究当前我国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时,应如何看待我国“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
新中国成立前,旧中国是四大家族的国家,国家是当时统治阶级的工具,“四大家族共同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当时国家经济安全的本质内涵。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全体人民当家作主,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利益的剥削与对立已不复存在,全体国民利益高度一致,国家以谋求全体国民共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全体国民共同利益”视为“国家利益”的基本内涵,并作为思考我国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在逻辑上符合中国的国体与国情,符合党和国家的治国理念,符合全体国民的利益诉求。
从中国的发展实践来看,当前中国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经济总量跻身世界前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已然成为东方大国。但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收入增长速度、生活质量提高幅度越来越相对滞后于经济增长水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这些新时期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要求我们主动追求、积极维护基于全体国民共同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内涵的国家经济安全。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演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对外开放的程度越来越高,国民经济利益受国际经济活动影响程度越来越大。19世纪80年代起的日本经济大萧条、1997年起的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起的全球金融危机等案例经验告诉我们,国际经济波动对一国国民利益,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民利益,常常造成难以估量的重大打击,主动追求、积极维护基于全体国民共同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内涵的国家经济安全,更是应对当前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重大任务。
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全体国民的共同利益。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财富属于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总书记在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探讨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源于国家经济安全理论。国家经济安全理论的国内外学者对“国家经济安全”这一概念的界定各有侧重,如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维康先恰克夫认为“经济安全是指一国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保持国家经济发展的独立性,所有经济部门稳定运行,公民具有体面的生活水平,社会经济稳定,国家完整,各民族文化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强调国家经济安全是国家、机构、国民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运行状态;柳辉认为“经济安全是指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一国为使国民经济免受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干扰、威胁、侵袭、破坏而不断提高其国际竞争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优势的状态和能力”,强调国民经济的状态和能力。虽然国内外学者在探讨经济安全这一概念时一定程度上涉及了国民利益,但始终强调的是“国家利益”,并未将“国民利益”作为分析一国经济安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强调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观,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共同主题,符合国家经济安全观演变的最新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
我们认为,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是一国全体国民在经济领域的根本利益不受伤害,是一国经济安全的本质。维护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要求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实现人均经济稳健增长、就业充分、物价稳定、人均国际支付能力持续增长;在国民财富分配方面,实现贫富两极分化得到有效遏制、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国民生活质量方面,实现国民生活水平与国民经济同步提升。
基于上述内涵,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体现出如下特征:一是全面性。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强调的是一国全体国民整体利益的安全,而不是某个群体或某个机构利益的安全。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许多国家在实现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未能实现国民财富的同步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有效改善,导致贫富两极分化愈演愈烈,甚至使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因此,国家经济增长并不能与国民利益的提升简单划上等号。强调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就是要强调全体国民的利益,强调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强调国民财富收入的合理分配,强调国民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二是根本性。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强调全体国民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所谓全体国民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包括国民经济发展、国民财富分配与国民生活质量。人均经济持续增长、就业充分、物价稳定、人均国际支付能力提高等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全体国民生存发展的基本前提;居民贫富分化得到有效遏制、社保体系不断完善等国民财富的合理分配,是全体国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居住、饮食、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国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改善,是全体国民素质提升、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三是可持续性。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消费是驱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既是一轮经济过程生产、流通、分配等经济运行环节的终点,又是下一轮经济循环运行的先导,对经济的可持续运行起枢纽和决定性作用。而决定消费是否充足的决定性因素和根本前提,就是国民生活质量是否随着国民经济增长而持续改善。因此,一国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体国民利益持续增长。
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包括三个主要领域:一是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要求实现人均经济稳健增长、就业充分、物价稳定、人均国际支付能力持续增长;二是在国民财富分配方面,实现贫富两极分化得到有效遏制、社会保障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在国民生活质量方面,实现国民生活水平与国民经济同步提升。
国民经济运行的内涵丰富,表征指标数量过千。对我国国民利益而言,最核心的是要实现人均经济持续增长、人均国际支付能力持续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充分。
人均经济持续增长是维护国民利益的重要基础。人均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人均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增长,通常用人均GDP来表示。从收入法核算GDP的视角来看,GDP由各生产要素收入构成,涵盖了工资、利息、租金等国民最根本利益。因此,人均经济持续增长意味着国民人均收入总量的持续增长,是实现国民利益的根本。不仅如此,高的经济增长使贫困率的快速下降,总体经济的增长比财富的重新分配更有可能使穷人改善生活。因此,人均经济持续增长也意味着低收入群体的根本利益得到维护。
人均国际支付能力稳步增长是维护国民利益的主要保障。国际支付能力一般由外汇储备来表示。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动用外汇储备可以促进国际收支的平衡;当国内宏观经济不平衡,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可以动用外汇组织进口,从而调节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关系,促进宏观经济的平衡;当汇率出现波动时,可以利用外汇储备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因此,外汇储备是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人均外汇储备稳步增长,不仅有助于拓展国际贸易、实现对外支付,更是国民抵抗金融风险的重要保障。
有劳动能力的居民充分就业是维护国民利益的基本前提。就业是居民获得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是实现各项需求支出的前提,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充分就业使人力资源得到了最优化配置,使实际经济产出GDP接近或等于潜在产出,经济运行健康稳定。若失业率上升,则经济中本该由失业者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被搁置,直接造成社会生产商品、劳务的减少与失业者个人收入的损失。除了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失业率上升还容易引发社会矛盾,滋生各种反社会行为,对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行造成破坏。维护国民利益必须不断提高就业率,促进充分就业。
社会物价基本稳定是维护国民利益的关键环节。物价稳定是相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而言的。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通货紧缩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连续一段时间内普遍下降。物价稳定,就是抑制了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维持币值稳定,维持商品和劳务价格稳定。通货膨胀通常用消费价格指数CPI来表征。物价是否稳定,关系着国民的根本利益。对固定收入阶层而言,其收入是固定的货币数额,一旦落后于物价上升水平,收入的购买力随着物价上升而下降,实际收入则因通货膨胀而减少。闲置货币、存款、各类保险金等也会因通货膨胀而贬值。物价不稳定还容易引发经济生产、金融秩序、社会稳定等领域混乱,激化社会矛盾,深层次影响国民利益。因此,维护国民利益要求保持社会物价基本稳定。
国民财富分配对国民利益的影响重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地区,无论是处于经济繁荣还是处于经济衰退期,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造成的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不仅损害贫困群体的经济利益,使贫困群体越来越难以摆脱“贫者愈贫”的利益格局;更为严重的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容易激化阶级矛盾、地区矛盾、民族矛盾等国家的潜在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甚至社会动荡,深层次损害国民利益。维护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要求关注以基尼系数表征的整体收入分配差距,要求调控以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表征的结构性收入分配差距,要求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反映收入差距的重要指标。基尼系数抽象处理了各类经济主体之间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具体差异,将不可直接比较的现象纳入可比范畴,高度概括 地表征了整体分配的差异程度。一般经验认为,基尼系数在0.2以下,收入分配处于高度平均状态;基尼系数在0.2-0.3之间,收入分配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出入分配比较合理;0.4为国际警戒线,基尼系数超过0.4,说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
维护国民利益,要求关注收入分配的结构形式,其中最核心的是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人均纯收入之间的差距,以城乡收入比来表征。行业收入差距,一般以收入最高行业的年收入与收入最低行业的年收入进行比较分析,以行业收入比来表征。
社会保障体系是国民财富的二次分配工具,是国民生活的最低保障,保证国民在收入中断或不能工作时获得基本生活费用,以减少国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正的重要机制。社会保障体系内容丰富,就我国国民利益而言,我们重点关注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于各险种还处于起步状态,当前的关注重点是各险种覆盖率。
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关系着每个国民的生存与发展,是国民利益的根本诉求。维护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要求实现国民生活质量与国民经济同步提升。
提升饮食起居质量是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最基本要求。表征国民饮食情况的主要是恩格尔系数,反应了购买食物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恩格尔系数越低,国民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越高。国民居住质量包括居住空间状况、住区公共资源,居住空间状况可用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来表征,住区公共资源可用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来表征。科教文卫事业能够增进个人知识、提高国民素质、拓宽发展道路、提高生活质量,直接影响一国的国民素质水平。发展科教文卫事业要求不断加大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确保人均教育投入持续增长;要求不断加大医疗卫生的公共支出,确保人均卫生费用、每千人口医疗技术人员数持续提升;要求不断提升国民文化生活,促进人均公共图书藏量等重要指标持续提升。
依照上述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内涵和主要领域,我们从国民经济运行、国民财富分配、国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对改革开放、特别是“六五”以来我国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整体态势进行综合评价。
国民经济发展方面,人均GDP(图1)由1978年的381元持续增长至2010年的29992元,增长超70倍;“六五”、“七五”期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表1)维持在13%,“八五”、“九五”期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5%与9%,“十五”、“十一五”人均GDP平均增长率分别达12%与16%,始终保持了持续较快增长趋势。人均外汇储备(图2)由1978年的0.17万美元上升到2010年的2123.44万美元,增长超10000倍,呈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图3)除1985-1989年、1992-1996年期间出现的两次波动外,整体保持稳定,特别是近十年均维持在6%以内,物价始终保持稳定。就业率(图4、表2)自1978年后增长较快,“六五”期间就业率上升至峰值98%,“七五”至“十五”期间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十一五”期间就业率维持在96%左右。综上所述,我国1978年以来人均GDP、人均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长,物价长期稳定,就业率保持较高水平,国民经济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图1 人均GDP图 单位:元
图2 人均外汇储备图 单位:美元/人
图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单位:%
图4 就业率图 单位:%
表2 “六五”至“十一五”就业率年均增长率 单位:%
财富分配方面①,从城乡收入差距(图5)来看,城乡收入比自1984年起持续扩大,由183%增至2010年的322%,可见当前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并呈不断扩大趋势;令人乐观的是,“十一五”期间城乡收入差距基本实现零增长。从行业收入差距来看,在19个门类行业收入比(图6)中,以收入最高的金融保险业与收入最低的农、林、牧、渔业进行比较,金融保险业收入由1978年的610元提高到2010年的70146元,农、林、牧、渔业由1978年的486元提高到2010年的16717元,行业收入比由1978年的1.26倍扩大到2010年的4.20倍,可见行业收入差距较大并呈持续扩大趋势。从社保体系来看,1994年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覆盖率(图7)分别由1994年的56.69%、1.17%、42.47%提升至 2010年的 74.41%、64.59%、40.14%,这些指标虽实现了较大增长,但与最终的覆盖目标仍有相当距离。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均较大并呈持续扩大趋势,社保体系尚未完善,贫富分化问题成为当前影响国民利益的重大问题。
国民生活质量方面,恩格尔系数(图8)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由1978年的57.5%下降到2010年的35.7%。国民居住水平有所提高,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图9)由6.7平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27.1平方米,年均增长率仅维持于6%左右;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图4-10)由1981年的1.5平方米上升到2008年的9.71平方米,年均增长7.2%。人均教育经费(图11)由1978年的9.7元提高到2010年的1232元,年均增长16.33%。人均卫生总费用(图12表)由1978年的11.45元增加到2010年的1486元,年均增长15.89%;每千人口医疗技术人员数(图13)总体水平由1980年的2.85人发展到2010年的4.37人,年均仅增长2.16%。人均公共图书藏量(图14)由1995年0.27本增至 2010年的 0.46本,年均增长2.52%。可以看出,我们在成功实现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同时,国民在居住、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方面的福利进步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去甚远,国民生活质量有待大幅度提升。
图5 城乡收入比 单位:%
图6 行业收入对比图 单位:元
图7 社会保险覆盖率 单位:%
图8 恩格尔系数图 单位:%
图9 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图 单位:平方米
图10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图 单位:平方米/人
图11 人均教育经费图 单位:万元
图12 人均卫生总费用图 单位:元
图13 每千人口医疗技术人员数图 单位:人
图14 人均公共图书藏量 单位:本
4.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的等级评价
为量化描述和形象反映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的变动情况,需要对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进行评价。最常用的国家经济安全评价方法为综合评价法,其优点是评估过程简单,评价结果直观,适合短期监测评价。然而综合评价法容易忽略中长期经济活动中少数几个风险因素的演化与恶化作用,也无法引入特殊历史条件下对经济安全态势的定性认识,其评价结果往往与我们对实际情况的主观认识存在较大的出入。为弱化国家经济安全综合评价法可能产生的问题,更准确、更合理地评价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我们以传统的经济安全评价方法为基础,借鉴当前国际通行的主权信用评级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等级评价方法,构建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评价方法,并对近30年年度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进行等级评价。具体评价方法要点为:
(1)将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评级从高到低分为:AAA、AA、A、BBB、BB、B、CCC。AA 至 B 可用 + 或-,分别表示微调的强或弱。各评级具体内涵如表3:
(2)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级,以定量分析计算出评级等级,以定性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实际因素进行等级微调。
(3)将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分为国民经济运行、国民财富分配、国民生活质量三个维度分别进行定量评价,分别评价出“安全”、“不安全”、“危机”三种状态。再根据表4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等级转换表给出对应等级。
(4)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国民经济运行、国民财富分配、国民生活质量三个方面进行等级评价,具体步骤为:首先对各指标的安全状态进行评价,评价出“安全”、“潜在不安全”、“显在不安全”、“危机”四种状态,分别转换为分数3分、2分、1分、0分;将各指标乘以相应权数再加总,得到综合评级分数;最后以综合评级分数为基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微调,评价出“安全”、“不安全”、“危机”等级。
运用年度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等级评价方法,我们对1981年以来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进了全面评价,结果如表5所示。
表3 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等级表
表4 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等级评价转换表
表5 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等级评价(1981-2010年)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总体处于“存潜在不安全因素”状态和“存明显不安全因素”状态。但1986-1989年期间、1992-1995年期间以及1998-1999年期间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等级陷入“不安全”和“危机”状态,这背后的时代特征是:1986-1989年期间与1992-1995年期间通货膨胀严重、国民生活质量低,1998-1999年期间经济增长速度严重下滑、国民生活质量提升速度缓慢。
基于国民利益的国家经济安全态势远未达到“安全”或“较安全”状态,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不安全因素,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民财富分配与国民生活质量发展相对不均衡与落后,“国民利益”与经济发展速度不匹配,也说明“国民利益”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各地区的国民利益发展同样包含国民经济发展、国民财富分配、国民生活质量等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表征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国民财富分配、国民生活质量的指标与表征国家国民经济发展、国民财富分配、国民生活质量的指标相类似。
地区人均GDP是表征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指标,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地区人均经济持续增长意味着地区国民人均收入总量的持续增长,是把握一个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是衡量各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准,是实现地区国民利益的重要基础。
地区城乡收入比是衡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指标,是地区国民财富分配情况的最重要标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意味着在当前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下,农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低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超出合理的范围。地区国民财富分配差距不断扩大,不仅严重影响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和整个地区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还有可能演变成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投入是地区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的最重要特征。在诸多影响地区经济发展的因素中,人是第一位,是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要素。地区人均教育经费的持续提高有利于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地区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地区社会的进步。地区人均教育经费的持续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地区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
考虑到数据比较的客观性,我们选取2010年数据及2000-2010年增速为代表,以管窥各地区国民利益发展的特征与差异。
(1)各省(市、区)国民经济发展比较(表6)
按照各省(市、区)2010年人均GDP水平差异,全国31个省(市、区)可分为4个梯队:一梯队是70000元以上的省(市、区),有3个,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二梯队是36000-60000元的省(市、区)有7个,依次是:江苏、浙江、内蒙古、广东、辽宁、山东、福建;三梯队是24000-36000元的省(市、区)有11个,依次是:吉林、河北、湖北、重庆、陕西、黑龙江、宁夏、山西、新疆、河南、湖南;四梯队是24000元以下的省(市、区)有10个,依次是:青海、海南、四川、江西、广西、安徽、西藏、甘肃、云南、贵州。
按照各省(市、区)2000-2010年十年间GDP年均增长率差异,全国31个省(市、区)可分为3个梯队:一梯队是年均增长率超过20%的省(市、区)有4个,依次是:内蒙古、陕西、宁夏、重庆;二梯队是年均增长率在15%-20%之间的省(市、区)有19个,依次是:山西、贵州、广西、青海、吉林、河南、江苏、四川、江西、湖南、山东、安徽、甘肃、天津、湖北、浙江、辽宁、西藏、河北;三梯队是年均增长率低于15%的省(市、区)有8个,依次是海南、福建、广东、云南、新疆、北京、黑龙江、上海。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
一是人均GDP指标与近十年年均增长率指标均处于全国落后水平的省(市、区)有2个,分别是云南、海南。云南2010年人均GDP为15699元,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30位;且2000-2010年十年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4.51%,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27位。海南2010年人均GDP为23769元,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23位;且2000-2010年十年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4.51%,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24位。
二是人均GDP指标处于全国中游水平但近十年年均增长率指标处于全国落后水平的省(市、区)有2个,分别是黑龙江、新疆。黑龙江2010年人均GDP为27048元,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16位;但2000-2010年十年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3.63%,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30位。新疆2010年人均GDP为24884元,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19位;但2000-2010年十年间GDP年均增长率为14.51%,列全国31个省(市、区)的第28位。
(2)各省(市、区)国民财富分配情况(表7)
从全国各省(市、区)2010年城乡收入比指标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可分为3个梯队:一梯队是城乡收入比大于4的省(市、区)有2个,比值从大到小依次是:贵州、云南;二梯队是城乡收入比位于3-4之间的省(市、区)有11个,比值从大到小依次是:甘肃、陕西、广西、西藏、青海、重庆、山西、宁夏、内蒙古、四川、广东;三梯队是城乡收入比位于2-3之间的省(市、区)有18个,比值从大到小依次是:安徽、海南、湖南、新疆、福建、河南、山东、湖北、河北、江西、辽宁、江苏、吉林、浙江、天津、上海、黑龙江、北京。
从全国各省(市、区)城乡收入比2000-2010年十年间的变化趋势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中城乡收入差距呈现缩小趋势的省(市、区)仅有6个,分别是:北京、黑龙江、新疆、四川、西藏、云南。在城乡收入比差距呈现扩大趋势的省(市、区)中,扩大趋势最严重的10个省(市、区)按趋势大小排序依次是:山西、内蒙、福建、广西、江苏、海南、河南、河北、宁夏、山东。
重点值得关注的是:
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大,且近十年呈现扩大趋势的省(市、区)有1个,即贵州。贵州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3.73扩大至2010年的4.07,位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1位。
二是城乡收入差距较大,且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严重的省(市、区)有4个,分别是:广西、山西、宁夏、内蒙古。广西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3.13扩大至2010年的3.76,2010年位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27位。山西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2.48扩大至2010年的3.30,2010年位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23位。宁夏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2.85扩大至2010年的3.28,2010年位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22位。内蒙古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2.51扩大至2010年的3.20,2010年位居全国31个省(市、区)第21位。
表6 人均GDP对比表
(3)各省(市、区)国民生活质量比较(表8)
从全国各省(市、区)2010年人均教育经费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可分为4个梯队:一是人均教育经费大于2000元的省(市、区)有2个,从大到小依次是:北京、上海;二是人均教育经费在1500-2000元之间的省(市、区)有3个,从大到小依次是:西藏、天津、浙江;三是人均教育经费在1000-1500元之间的省(市、区)有15个,从大到小依次是:江苏、青海、新疆、海南、内蒙古、宁夏、陕西、广东、辽宁、福建、重庆、吉林、甘肃、山西、四川;四是人均教育经费低于1000元的省(市、区)有11个,从大到小依次是:云南、黑龙江、湖北、贵州、山东、湖南、河北、江西、广西、安徽、河南。
表7 城乡收入比对比表
从人均教育经费2000-2010年十年间年均增长率来看,全国31个省(市、区)可分为3个梯队:一梯队是年均增长率大于20%的省(市、区)有10个,从大到小依次是:贵州、青海、西藏、四川、重庆、甘肃、内蒙古、宁夏、江西、陕西;二梯队是年均增长率在15%-20%之间的省(市、区)有16个,从大到小依次是:山西、海南、河南、安徽、云南、广西、新疆、浙江、河北、辽宁、福建、江苏、湖南、山东、吉林、湖北;三梯队是年均增长率低于15%的省(市、区)有5个,从大到小依次是:广东、黑龙江、天津、上海、北京。
值得重点关注的是:
一是人均教育经费低,且近十年年均增长率低的省(市、区)有1个,即黑龙江。黑龙江2010年人均教育经费仅为909元,列全国31个省(市、区)第22位;且2000-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仅为13.84%,列全国31个省(市、区)第28位。
二是人均教育经费低,且近十年年均增长率较低的省(市、区)有4个,分别是:河北、湖南、山东、湖北。河北2010年人均教育经费为854元,列全国第27位;且2000-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7.19%,列全国第19位。湖南2010年人均教育经费为862元,列全国第26位;且2000-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6.56%,列全国第23位。山东2010年人均教育经费为876元,列全国第25位;且2000-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6.02%,列全国第24位。湖北2010年人均教育经费为907元,列全国第23位;且2000-2010年间年均增长率为15.13%,列全国第26位。
(4)各省(市、区)三个指标的综合比较
进一步综合比较各省(市、区)国民经济发展、国民财富分配、国民生活质量三方面整体情况,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人均GDP在70000元以上的省(市、区),即上海、北京、天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整体趋缓,贫富分化程度相对较小,国民生活水平提升速度均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表8 人均教育经费对比表
二是人均GDP在36000-60000元的省(市、区),即江苏、浙江、内蒙古、广东、辽宁、山东、福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贫富分化程度相对明显并均呈现快速扩大趋势,国民生活水平提升速度整体略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三是人均GDP在24000-36000元的省(市、区),即吉林、河北、湖北、重庆、陕西、黑龙江、宁夏、山西、新疆、河南、湖南,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快,贫富分化程度相对明显并均呈现快速扩大趋势(新疆除外),国民生活提升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较同步。
四是人均GDP在24000元以下的省(市、区),即青海、海南、四川、江西、广西、安徽、西藏、甘肃、云南、贵州,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整体较快,贫富分化程度相对较高,国民生活水平提升速度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均相对均衡。
客观地看,目前我国国民利益发展主要存在以下缺憾:
1.长期以来,我国“全体国民共同利益”未能被直接纳入国家经济安全的价值内涵与研究范畴,对我国“全体国民共同利益”的关注也滞后于对“国家利益”这个抽象概念的关注,这与我国的国体国情并不相符。
2.不同利益群体间的贫富分化现象愈演愈烈,统计数据所显示的城乡收入差距已大于3倍,行业收入差距大于4倍,并均呈现持续扩大趋势,国民财富的贫富分化问题是当前影响国民利益的重大问题。表征国民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数据长期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严重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国民生活质量有待大幅度提升。
3.我国经济长期处于“存潜在不安全因素”状态和“存明显不安全因素”状态,“国民利益”尚未成为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机制和经济发展方式亟需调整。
4.全国31个省(市、区)国民利益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较发达地区与较落后地区人均GDP最大差距近6倍。较落后地区的国民贫富分化程度较严重,较发达地区国民生活水平提升速度明显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全体国民共同利益的持续提升是政府的责任,应该尽最大努力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确保供求均衡基础上的物价基本稳定,促进企业和事业单位公平地提供足够就业机会,使外汇储备惠及国民,在促进就业和改进分配政策基础上缩小贫富差距,在提高人均收入基础上改善国民生活条件,增加改善国民素质的财政投入。
[1]雷家骕等.国家经济安全:理论与分析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雷家骕等.国家经济安全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3]张文本.中国国家安全哲学[J].战略与管理,2000,(1):4-32.
[4]洪远朋等.社会利益关系演进论:我国社会利益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5]沈元加.90年代美俄印战略规划的比较研究[J].南亚研究季刊,1997,(2):30-41.
[6]阎学通 .中国和亚太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
[7]郑汉通.经济全球化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8]王 良.变化中的安全观念论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7):66-69.
[9]张泽厚.中国经济波动监测预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10]郭 月.发达国家怎样维护国家经济安全[J].前线,1998,(9):60-61.
[11]樊 莹.经济全球化与国家经济安全[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8,(5):11-15.
[12]Peter Liberman.Trading with the Enemy-Security and Relative Economic Gains[J].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96,21(1):14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