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贵信 (吉林农业大学 教授)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猪肉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养猪产业组织形式,生产经营水平等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国养猪业的布局发生了战略性调整。
图1为1979年和2010年中国不同地区生猪出栏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生猪生产布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有从南方向中部、北方地区转移的趋势。东北已成为生猪生产的新产区,出栏量由1979年占全国的7%上升到2010年占全国的9%。以东北的吉林省为例,1986年之前,吉林省的生猪生产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需要从四川、山东等省调入,1986年开始自给自足,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猪肉输出省,2005年吉林省生猪每年的的外销量超过30%。
养猪生产是一个资源 “奢侈型”的行业,对土地、饲料、劳动力和水等资源的需求较高。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发展大规模养猪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的限制,养猪生产占全国的比重在逐渐下降。而东北地区饲料资源丰富,是玉米的主产区,人口密度较低,养猪产业发展较快。如吉林省的玉米产量是全国玉米产量的11%,是全国玉米省平均产量的5倍以上。而且宜农荒地多,粪污处理难度低,有271.9万公顷的荒地可供开发和利用。尤其吉林省的西部有大面积的盐碱地需要改良,能为养猪生产提供广阔的粪污处理场地。
东北地区发展养猪有区域优势,东南长白山区与朝鲜、日本、韩国形成自然屏障,西边和蒙古国形成自然屏障,能有效阻隔邻国疫情的扩散。兴安岭的天然屏障也能阻隔内蒙古放牧草食家畜疫情的扩散。沿着哈尔滨、长春、沈阳这条铁路线周围是农业发达地区,交通运输、水资源条件能较好地满足养猪业的发展要求。
不同地区,考虑经济效益进行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的取向不尽一致。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远高于养猪产业,每个猪场养1头猪需要3平方米,一年养3批育肥猪,最多赚300元 (100元/批),而发展第三产业的经济效益远高于此。在上海、江苏、浙江等沿海发达地区,考虑到投入产出比,土地资源主要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如IT、金融、饮食、服务等产业。而养猪产业属于资源 “奢侈型”行业,不适合在经济发达地区发展。
东南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生活水平较高,是猪肉等畜产品消费较多的区域。而东北地广人稀,造成了生产区和消费区空间隔离,进而产生远途运输问题。如东北的饲料运往南方养猪,东北的活猪运往南方屠宰、加工、销售。从运输的成本来看,运饲料不如运猪,进一步考虑到动物卫生防疫、公共卫生安全、动物福利等问题,则运猪不如运猪肉。再考虑到可持续发展问题,长期将饲料资源运往南方养猪,排泄物、废弃物在此富集,污染环境,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因此,东北地区的大型养殖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应该加强合作,形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使得东北成为生猪生产的新产区。
1980 年以前,中国主要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生猪,而北方地区严寒的气候条件使猪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得不到保障,所以生猪生产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淮海平原三大产区。当前,随着其他学科领域一些技术的逐渐成熟,如塑料薄膜、水泥等材料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解决了北方地区养猪存在的气候寒冷问题,使得北方地区发展养猪成为可能。为中国养猪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