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保证—三答“钱学森之问”

2012-08-21 09:16四川省创造学会常务副会长罗成昌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2年10期
关键词:创造力创造性培育

文/四川省创造学会常务副会长 罗成昌

2012年5月7日在成都市“干部老师创造力开发”专题培训会上讲课

罗成昌,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创造学会常务副会长,长期致力于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研究和实践,是我国较早提倡并推动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研究实践的学者之一,为我国创造学和创造教育学的推动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被业界誉为“中国创造教育的开拓者”。

注:《试论<规划纲要>与创新人才培养—兼答“钱学森之问”》发表于本刊2010年12月刊第77~79页,《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注重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重要讲话的思考》是为再答,发表于《中国科学报》2012年1月1日B29版,故本文为“三答‘钱学森之问’”。

在2012年7月6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重申:“到2020年,我们要达到的目标是: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原始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总书记同时强调,“从现在起,到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只有不到10年的时间,形势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中央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传达出的信心和关切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声。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点具体意见之一就是:“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

培育创新人才这项历史任务,从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纳入中央文件以来已历时14年。这也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求解的问题。

14年来,中央为培育创新人才出台了若干重大措施,包括第三次全教会后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的“新课程改革方案”、2010年第四次全教会后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纲要》提出到2020年“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并提出培育创新人才、基本解决教育公平以及提高教育质量三大战略任务。这些决策极富先进性和前瞻性,从理论上把我国的教育提升到了与知识经济同步发展的水平,对培育创新人才有极大推动作用。但从现实来看,创新人才培育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瓶颈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今,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经费问题中央已经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中央和地方也出台了不少措施正在切实解决。14年的摸索实践说明,创新人才培育效果不甚理想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自身尚未作好准备,从理论到实际操作再到干部层面都远未作好准备。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

我国第三次全教会后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引进、吸收、借鉴现代教育优秀成果,着力培育创新人才的重大举措。所涉及到的教育思想、课程、教法和相关管理都是发达国家多年积累的精华。第四次全教会颁发的《教育规划纲要》则更进一步提出我国要办出“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这一宏伟目标。

那么,什么是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是二战后为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教育体系。二战后,美苏各国生产力快速发展,随之出现了一批现代教育的改革家,他们看到了传统教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大力倡导现代教育,并形成了包含教育目标、教育原理、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丰富内涵的教育体系,如通才教育、人文教育、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发现教育及最优化的教学理论等。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皮亚杰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现代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看到了历史的变迁、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看到了以培养再现型人才为特征的传统教育已经过时,必须培养出能够适应时代急剧变化、应变能力强的创造性人才。

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灵魂和精髓,它集中了现代教育最宝贵、最核心的成分,集近现代教育的精华为一体,是以创造学原理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新型教育,其宗旨是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人才。

什么是传统教育?

工业革命以后,为适应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培养出了一支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产业工人大军,近代教育由此诞生。这相对于18世纪西方宗教控制的神学教育是一个巨大进步。对产业工人的培养,以能够掌握和运用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能在社会化大生产中操作各种机器车床为目标。这种教育延续至今就是所谓的传统教育,而应试教育则是传统教育的极端表现形式。随着历史的发展,传统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弊端日益突出,教育的创新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有哪些不同呢?

它们的主要区别首先表现在教学目标不同—传统教育培养有知识的生产者,即记忆型、模仿型、再现型人才。局限于知识的传播与积累,要求学生对知识能识记、贮存和再现,能将知识“记得住”、“倒得出”。现代教育则培养能生产知识者,即创造性人才,激发创新精神,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创造性素质,使其成为能创造知识、使知识增值的创新人才。

其次是教学原则不同—传统教育主要靠增加课时、题海战术、高密度训练、满堂灌、重复训练、机械记忆等实现教育目标。现代教育则要求教师不仅对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激励其思维,不是简单地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勤学好问的素质。

再次是评价原则不同—传统教育以考分定优劣,而现代教育却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尤其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定优劣。

最后表现在学校管理不同。14年来,现代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目标日益深入人心,这是教育观念的巨大进步。为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新课程改革也搞了10多年,实践证明,凡是长期坚持创造教育的学校,新课改都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实现了开发创造力、提高升学率双丰收。京、津、沪、渝、沈、辽、鲁、湘、冀、川、豫、晋、蒙等省区市都有一批这样的学校。但也有一些学校,新课改困难重重,培育创新人才依旧只是一句战略口号和奋斗方向,应试教育则越演越烈,弊端凸显。现象在基层,原因在上面。产生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不少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种师资培训机构(包含师范院校),都还没有做好准备。由于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在我国的传播严重滞后,教育部门一些领导干部对现代教育知之不多,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传统教育的立场,从单纯传授知识的角度去认识、指挥、评估新课改,使得新课改中一些培育创新人才的理念和原则变成了空洞抽象的教条。他们没有告诉校长和老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创造力和创新人才,怎样进行创造性教学,落实新课改,培育创新人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通过新课改培育创新人才,以至办出“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显然是有距离的。

素质教育应符合历史要求

什么是人的素质?

人的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自然素质即人的生理解剖特征和生理机能等自然遗传素质;社会素质则是人在先天禀赋基础上,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所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科学文化修养、思维能力、情感意志性格等。也就是说,人的素质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具有可塑性,而一切教育都在不同程度上塑造着人的某种素质。

罗成昌副会长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明确提出了教育转轨,以素质教育替代应试教育的重大决策。从此,素质教育成为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国策。素质教育本应成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施现代教育、培育创新人才的强大政策武器,但却由于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不够科学,不少学校简单地把多搞活动,减少课程、考试和作业,就认为是落实了素质教育,甚至把素质教育当作口号作为推行应试教育的“挡箭牌”,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是个框,什么都往里头装”。

什么是理解、掌握、衡量素质教育最根本的指导思想?什么是今天的素质教育?党中央1986年4月《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科学地分析了人的素质,指出:“人的素质是历史的产物”。这说明,人的素质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在某一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素质;人的素质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僵化固定的,而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人的素质有不同的特点和内涵。不同历史条件,也对人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所以,素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是由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根据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只有科学地、准确地理解素质教育,才能培育出大批创新人才。

今天,我们处于新世纪的新(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的灵魂和主旋律是创造、创新,也只有创造创新人才才能在这个时代生存和发展。所以,我国当今的素质教育就应以培养创造、创新人才为目标,要围绕人的创造、创新能力这个目标和中心培育人的种种素质。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的培养,都应围绕和服务于创新人才的成长这个目标和中心来进行。

启迪创造性思维应常态化开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1年2月21日就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问题进行第二十六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就做好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了“四个着力”的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强化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在《教育规划纲要》颁发实施8个月后,中央最高决策层再次对培育创新人才提出了增加创造性思维的要求,抓住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害,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培育创新人才的前进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创造、创新型人才的根本特征是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创造力是人类最高层次的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和精华。在创造力结构三大因素中,领域技能和工作动机始终被重视,唯独创造性思维无人问津,至今仍没有任何一个相关部门来主管。改革开放,创造学传入我国之后,也只有中国创造学会这类学术群团组织在研究、推动。笔者在20多年宣传推广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的实践中,也曾反复呼吁应尽早开展启迪创造性思维的各种教育培训。这一问题的缺失,是我国创新人才奇缺的重要原因。

创造性思维是一切创造、创新的灵魂、源头和起点。中央四部委2008年4月23日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思维不仅是一切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起点,而且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是创新的灵魂。”同时,为落实文件精神还建立了四部委部际联席会的工作机制,组成了专家顾问组,成立了“中国创新方法研究会”,开展了多批次创新方法培训活动,投入了大量经费,力度实属空前。这里所说的“科学思维”,其实就是创造性思维。但这些培训大多注重科学方法、创造技法,涉及创造性思维的部分却很少。离开创造性思维,孤立地抓科学方法、创造技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出工匠,很难出创造性人才。

笔者认为,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培育创新人才,应当通过各科教学和实践教育活动对青少年和在校学生大量开展,应实现常态化、持续性,这是基本的、主要的途径。同时,还应进行一些基本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活动作为辅助措施。对在职干部、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则应进行集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以开发被传统教育禁锢了的创造潜能,唤醒其创新意识,恢复其创造性素质。这是一种补课性质的培训。

启迪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操作技术和方法,笔者在《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注重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重要讲话的思考》一文已作说明(见《中国科学报》2012年1月1日B29版),此处不再赘述。

打造能培育创新人才的教师队伍

师高弟子强,名师出高徒。当代的创新人才依靠具有创造性素质、会创造性教学的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尚未完成由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轨,难以胜任培养具有创造性素质的师资的情况下,只能通过继续教育对在职教师进行再教育,恢复其创造性素质,使他们懂得并逐步掌握创造性教学培育创新人才的策略和方法。

2008年教育部“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案例研究”课题开题会,罗成昌(左二)作为特邀指导专家讲话

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近年中央历次颁布的纲要、意见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对基础教育干部、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

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的培训是改变学员思维方式,帮助其学习创造性思考、转换思维模式的行为,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信息传输,只能面授。

同时,这类培训首先一定要能够体现新经济时代继续教育的最新理念,既“充电”又“引爆”,在“充电”的过程中开发创造潜能,在教授教育创新特别是创造性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方法的同时,更着重以创造学和创造教育独有的核心技术,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学员创造力,以此真正做到更新观念、恢复创造活力。

其次要做到内容新,主要包括:推进现代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和实施途径;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核心技术展示;推进课程改革,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原则、策略和方法以及核心技术展示等。

最后要做到方法新。即在培训过程中,现场进行启迪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的互动式即席演练,凸显训练的创造性、主动性、参与性、情境性和实践性。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发基础教育教师的创造力,恢复其被传统教育禁锢了的创造性素质,使他们了解并逐步掌握培育创新人才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培养一支能基本胜任现代教育(创造教育)、高质量落实新课改、培育创新人才的师资队伍。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出色完成规划纲要提出的三大战略任务,办出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早日建成创新型国家。

猜你喜欢
创造力创造性培育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