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欣,何海泉 (中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吉林 松原138000)
新立油田地理位置上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境内,区域构造位于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新隆起带西端。新立油田是一个岩性、构造复合油气藏,油田开采的主力油层是上白垩统嫩江组三段(K1n3)的黑帝庙油层,埋深较浅,一般不超过900m。研究区目的层段即K1n3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砂体,受北部物源供给,砂体主要在大安-塔虎城-新立-新庙-新民一带分布,砂岩厚度10~15m,向南呈减薄的趋势,在黑帝庙-大老爷府一带砂体厚度最小,为0~5m。油气的分布与储层物性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有必要研究储层微观特征。
据548块薄片资料统计,研究区目的层段岩石类型其碎屑成分主要由石英、长石及岩屑和少量的云母、重矿物组成。石英体积分数φ(Q)主要为20%~44%,平均值31.65%;长石体积分数φ(F)主要为1%~44% ,平均值17.65%;岩屑体积分数φ(R)主要为1%~49%,平均值19.7%。从碎屑组成来看,新立地区K1n3砂岩的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岩性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及岩屑质长石砂岩[1](图1)。
从薄片资料及粒度资料分析,研究区砂岩多属细砂岩及粉砂岩,分选中等~好;磨圆度呈次棱角~次圆状为主,胶结类型以孔隙式胶结占主导,其次为接触~孔隙式胶结,少量基底式胶结。经薄片揭示,颗粒接触类型为点接触或点~线接触,基本可预见研究区压实作用较弱。研究区填隙物主要为杂基和胶结物。杂基类型为泥质、泥晶灰质、长英质等;胶结物普遍发育,主要有:方解石、高岭石、硅质等。对储集层的薄片鉴定数据统计结果为:填隙物平均体积分数为25.5% (314块薄片统计),其中泥质、方解石、高岭石、自生石英的体积分数分别为46.2%、17.7%、26.7%、7.3%、2.1%。
图1 新立地区K1n3砂岩分类三角图
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的主要原因之一[2~4],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段只经历了早成岩B期成岩阶段,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解作用、交代作用等过程,使研究区储层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研究区压实作用较弱,颗粒发生压扁、拉长、揉皱等塑性变形的程度较轻,结构疏松。
研究区砂岩中主要胶结矿物类型有:泥质、硅质和碳酸盐等。
1)泥质胶结物
图2 新立地区K1n3储层泥质胶结物分布状态
新立地区储层泥质胶结物含量较高,综合分析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资料,发现研究区砂岩中黏土矿物主要是蒙皂石和高岭石 (见图2)。蒙皂石呈薄片状集合体分布;高岭石单体为假六边形晶片,集合体呈书页状分布在颗粒间,与自生石英共生。这些自生矿物或是附着在颗粒表面,或是杂乱堆积在粒间孔隙中。结果使喉道变窄甚至阻塞,致使储层物性变差。
2)硅质胶结物 多以自生石英晶粒形式在储集岩中出现,部分已出现次生加大现象。其平均体积分数在0%~4.6%之间。由于目的层埋深较浅石英次生加大较弱,薄片中表现仅有个别石英颗粒有次生加大边,加大边较窄,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石英Ⅰ-Ⅱ级加大。石英加大的结果是储层孔隙度降低,孔隙间的喉道变窄,使储层物性变差 (见图3)。
3)碳酸盐胶结物 研究区碳酸盐胶结物的含量分布较广,扫描电镜资料表明,碳酸盐胶结物主要有方解石和菱铁矿,方解石在砂岩中呈嵌晶状或晶粒状充填孔隙,菱铁矿主要以分散状微晶分布在砂岩颗粒表面。研究区碳酸盐含量较高,碳酸盐含量与储层孔隙度成负相关性、与渗透率相关性不好,主要由于目的层储层原始孔隙度较高,碳酸盐胶结物对其影响不很明显。
图3 新立地区K1n3储层硅质胶结物分布状态
研究区砂岩溶解作用比较强烈,主要表现为长石等不稳定矿物颗粒溶解和碳酸盐胶结物的溶解。早期碳酸盐的溶解表现在因其溶解使砂岩呈差异压实现象,同一样品中部分颗粒排列紧密,部分颗粒呈点接触,形成不均匀次生孔隙,溶解作用可形成一定量的次生孔隙 (见图4)。
研究区砂岩中交代作用较弱,主要表现为黏土矿物对碎屑矿物颗粒的交代,黏土矿物交代部分颗粒,交代部分依然保留了颗粒的形状。因此交代过程对原生孔隙起破坏作用。
总之,在成岩过程中由于早期机械压实作用,使泥质含量高的砂岩因缺少抗压基质、孔隙度损失较大;强烈的胶结作用使得储层孔隙空间大幅减小;交代作用在研究区不甚发育,对物性影响不大,然而区域内普遍发育的溶解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又改善了储集层物性。
图4 新立地区K1n3储层次生孔隙分布
储层微观孔隙是油气赋存的重要场所,喉道是油气渗流的重要通道[5]。所以,研究储层岩石所具有的孔隙类型、孔隙和喉道的大小、分布及连通程度,对于弄清储集性能具有实际的意义。
铸体薄片统计资料,该区面孔率平均20.4%。主要孔隙类型有粒间孔、粒内孔、铸模孔、裂缝孔隙等,其中以粒间孔最为发育(见图5)。
图5 新立地区K1n3储层孔隙类型
根据铸体图像分析结果,对据研究区有效储层孔隙结构统计表明。目的层有效储层孔隙直径均值平均值为214μm,喉道半径均质平均值为71.2μm,孔隙最大配位数平均值为4.5,配位数均质平均值为1.2,面孔率平均值为20.4%,孔径平均值与喉道直径平均值、孔隙度的正相关性较好。研究认为,研究区是以高孔-粗喉道、较高配位数结构为主的储层。在同一储层中,由于岩石的颗粒接触关系,颗粒大小、形状及胶结类型不同,喉道的类型也各不相同,常见的喉道包括:孔隙缩小型喉道、缩喉道、片状或弯片状喉道、微喉道。
综上所述,喉道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毛细管力,进而大大影响孔隙的储集性能和渗透率。压汞曲线[6]可以反映不同孔隙大小和分布。压汞曲线偏向左下方的为粗歪度,歪度越粗,排驱压力越低,其物性越好,压汞曲线上出现的平台越宽,孔喉分选性越好。从研究区压汞曲线特征可以看出 (图6),新立地区孔隙结构复杂,根据目的层储层压汞参数及主要岩性特征,在储层物性特征及孔隙类型研究的基础上,将其孔隙结构类型划分为Ⅰ、Ⅱ、Ⅲ、Ⅳ类。其中具有Ⅰ、Ⅱ类结构储层为较好有效储层,具有Ⅲ类结构储层为一般有效储层,具有Ⅳ类结构储层基本为无效储层 (表1)。
图6 新立地区K1n3不同微观结构储层压汞曲线特征
表1 研究区不同类型储层砂岩孔隙结构特征压汞参数表
由表1可得出,研究区由Ⅰ类到Ⅳ类储层,物性与孔隙类型逐渐变差。具体表现为孔渗的逐渐降低;排驱压力与中值压力的逐渐升高;平均孔喉半径、最大孔喉半径与中值半径的逐渐减小;退汞效率的增加;最大进汞饱和度的减小;歪度系数的增加;孔喉结构等的逐渐变小。
1)研究区K1n3岩石类型主要为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该区储层砂岩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结构成熟度中等。
2)K1n3储层主要发育有粒间孔、粒内孔、铸模孔、裂缝孔隙等,其中以粒间孔最为发育。
3)K1n3储层砂岩的成岩演化阶段处于早成岩B期,成岩作用以压实、溶蚀、胶结和交代作用为主,其中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产生正面影响,而压实、胶结和交代作用对储层物性产生负面影响。
[1]黄思静,黄培培,王庆东,等 .胶结作用在深埋藏砂岩孔隙保存中的意义 [J].岩性油气藏,2007,19(3):7~13.
[2]王卓卓,梁江平,李国会,等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及与沉积环境的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劳山地区为例 [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19 (2):171~177.
[3]代金友,张一伟,熊琦华,等 .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物性贡献比率研究 [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3,30(4):54~55.
[4]张金亮,司学强,梁杰 .陕甘宁盆地庆阳地区长8油层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 [J].沉积学报,2004,22(2):225~233.
[5]张大伟,陈发景,程刚 .松辽盆地大情字井地区高台子油层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微观特征 [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5):668~674.
[6]廖明光,李士伦,谈德辉.砂岩储层渗透率与压汞曲线特征参数间的关系 [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1,23(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