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

2012-08-20 08:23魏博通王圣云2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12期
关键词:六省水平经济

魏博通,王圣云2

(1.南昌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1;2.南昌大学 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7)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我国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到2011年,中部六省的GDP总量达到10.39万亿元人民币,占全国总量的22%,人均收入超过45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一旦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便意味着进入了工业化中后期,就中部地区而言,已经跨越了温饱阶段,进入了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为目标的新时期。但是,在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并未得到全面提升,技术创新、教育发展、环境保护、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相对来说还比较滞后。而就目前中部地区而言,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成为支撑中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教育发展、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相对落后将严重影响中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改善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质量,既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时代要求和重要保障。

自从2001年中央政府提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的要求,2003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要思想以来,经济发展质量就开始倍受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徐学敏提出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1]梁东黎提出以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判断经济发展质量的标准,[2]而冷崇总则提出了经济发展质量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3]李永友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作了界定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对江苏进行了实证计量和分析。[4][5]韩士元则从城市的视角出发,提出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概念与内涵,并对度量方法进行了尝试。[6]

目前来看,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关于经济发展质量内涵的认识还不统一,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也是多元化的;另一方面,自从2004年提出“中部崛起”以来,中部六省经历了较快的经济发展,但究竟发展质量如何,它们各有何优劣势,如何提升自身的经济发展质量。这都是比较重要的课题。本文以中部六省为研究对象,在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多指标体系全面系统地评价分析它们的经济发展质量,以期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提供政策依据。

二、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及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本文倾向于韩士元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做的界定,即指各类生产要素的配置关系及它们共同作用的一切结果的总和[6]。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关系包括配置比例、配置方式、配置结构等。从宏观上讲,生产要素配置的结果一方面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包括经济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会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影响,包括对环境、教育、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等等。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了,不仅意味着创造的物质财富增多了,产业结构实现了优化升级,还意味着可以有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科技、教育、医疗卫生事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所以,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相对比较宽泛,既包括量的增加,也包括质的改善,是量与质二者的有机统一体。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按照上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所做的界定,我们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它分为5个维度:

经济发展水平。这主要反映在财富创造能力和产业结构水平上,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意味着具有较高的产业结构层次和较强的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只有较强的财富创造能力才能有效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展教育、科技、文化、环保等各种社会事业。经济发展水平用人均GDP、第三产业产值所占比重、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城镇化率等表示。

居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水平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反映,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既是体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以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为主动力的要求。居民生活水平最直接的反映就在生活开支上,人均生活开支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这里用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来表示,另一方面,居民生活水平还应反映在人均拥有的生活资源量上,这里用人均居住面积、人均林地面积、人均水资源量、万人拥有的病床数表示。

技术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既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动力,也是经济发展质量提高的重要表现。经济发展质量高的地区对科技创新的依赖程度较高,往往是通过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经济发展质量低的地区通常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和要素的投入依赖程度较高。技术发展水平用每万人拥有的研发人员数、研发人员中硕博士学历的人占有的比重、研发活动人员全时当量、研发活动内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每万人拥有专利授权量来表示。

教育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往往和它的经济发展质量是相适应的,教育水平高意味着可以获得充足的高素质劳动力供应,从而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意味着有更多的资源可以投入到教育中,从而提高教育水平。因此,越是经济发展质量高的区域,教育水平也越高。教育水平用每十万人拥有的大专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口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十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表示。

环保发展水平。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良好的环境还能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另一方面,只有经济发展质量高的地区才可能通过技术创新摆脱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并提高对污水、固体垃圾的循环利用,因此,经济发展质量高的地区环保发展水平也相应比较高。这里用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万元产值能耗、工业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来表示环保发展水平。

三、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它是美国运筹学家Saaty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多方案或多目标决策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五个步骤:第一,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性质,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第二,通过引进1~9标度法构造各准则对于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和相对于不同准则层的方案层判断矩阵;第三,相对于上一层次的某因素,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对本层次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第四,为了确定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需要利用特征根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五,在上述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层次总排序,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相应依据。

(二)权重的确定和层次总排序。

基于要解决的问题是评价中部六省的发展质量,首先必须要赋予一级准则层评价指标的权重。若w1、w2…wn为一级准则层评价指标Ci相对于目标层Z的权重,一般有wi>0且Σwi=1。利用德尔菲法构造一级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并计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最大特征值为5,利用一致性检验做出的判断表明,判断矩阵经过了一致性检验。由此得到一级准则层评价指标相对于目标层的权向量为W(2)=(0.25,0.22,0.18,0.15,0.20)T。

继续对二级准则层评价指标赋予相对于一级准则层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样,利用德尔菲法构造判断矩阵,并计算最大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由此得到二级准则层评价指标相对于一 级 准 则 层 的 权 向 量 分 别 为 :W1(3)=(0.232,0.152,0.224,0.200,0.192)T,W2(3)=(0.236,0.218,0.177,0.196,0.173)T,W3(3)=(0.20,0.178,0.167,0.206,0.250)T,W4(3)=(0.167,0.187,0.180,0.213,0.253)T,W5(3)=(0.190,0.190,0.200,0.210,0.210)T。

我们利用各级准则层的权向量以及对中部六省经过预处理之后的各项指标值构造发展质量评价系统的指标进行层次总排序,运用的计算式为:

最终,我们得到中部六省在五个经济发展指标以及综合评价中的排名顺序(见表1)。

表1 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质量的分指标及综合评价排名状况

(三)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质量的综合评价。

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湖北经济发展质量最高,山西次之,湖南居第三,江西、安徽、河南分列第四到第六位。为了更清楚地了解各省经济发展质量状况,需要分别进行分析。

湖北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主要是因为它的技术创新能力强,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高,在工业结构中占的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城镇化率较高。湖北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湖北教育水平较高,主要是因为高校云集,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高校学生占比较大造成的,但实际上在六个省中,无论是财政性教育支出所占比重还是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湖北都是最低的。虽然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最大,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却是最低,万元产值能耗居第二位,仅次于山西,这些都影响了湖北环境保护水平。

山西经济发展质量居第二位。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湖北,主要是由于资源价格的上涨带动了GDP的高增长以及人均GDP的上升。从工业结构看,现代制造业发展不足,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低,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传统产业结构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教育水平在中部六省中最高,这主要是因为重视教育,资金投入最大。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所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较高,医疗卫生事业获得了较大发展,人均拥有的林地面积也较多,但由于受制于自然条件,人均拥有的水资源量最少,住房条件也最差。山西技术发展仍然滞后,经济发展的能耗较高,虽然环保投入力度很大,但环保水平依然较低。

湖南的人均GDP虽然低于湖北和山西,但产业结构层次较高,工业结构中工业机械、轨道交通、风电产业等高加工度产业发展较快,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第三产业比较发达,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湖南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实现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要求。技术水平虽然低于湖北和安徽,但发展势头很猛,拥有一批如袁隆平、卢光琇、官春云等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像三一重工、中联重科、中国南车等举世闻名的创新企业。湖南在环保和教育方面显得比较滞后,环保投入不足,经济发展能耗水平较高,工业污水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还有待加强,教育方面,资金投入不足是教育水平较低的重要原因。

江西人均GDP较低,技术水平也是位居最后,但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较大,在工业结构中占比最高,说明工业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高科技并未带来高效益。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人均消费支出在中部六省中最低,但因享有的生态资源和社会资源相对丰富,总体来说使得居民生活水平较高。江西的教育投入相对较大,人口数量也不是太多,教育水平和经济发展还是相适应的。从环保来看,由于附加值较低的非资源消耗型产业在经济中占主导,资源消耗水平较低,而由于环保投入不足,工业污水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水平都很低,但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却是水平最高。

安徽人均GDP最低,由此造成了较低的居民生活水平。在教育上,虽然财政性支出占GDP比重较大,但在财政总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小,由此带来教育水平是较低的。安徽的技术水平和环保水平较高。从技术水平看,每万人拥有的专利授权量和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都仅次于湖北,说明安徽重视科技创新,创新能力较强,这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安徽的经济发展能耗较低,环保投入也不大,但在工业污水处理和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方面却处于最高水平,仅仅是在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方面显得落后了。

河南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主要是由于农业人口过多,农业占比重较大,第三产业不发达,城市化水平低,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小。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拥有的各种资源量相对较少,所以居民生活水平较低。河南技术水平较低,一方面是由于研发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创新人才较少。河南的教育投入比较大,但因人口众多,人均享有的教育资源较少,所以教育水平最低。河南环保水平最高,由于经济发展的能耗不高,所以环保投入也不大,但在工业污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上都是居于前列的,仅是在工业固体废物利用上显得滞后一些。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利用2011年中部六省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和层次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的经济发展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得出的结果是:湖北的经济发展质量居于首位,其次是山西,湖南位居第三,江西、安徽、河南分列第四到第六名。如果分指标来看,各省既有一些发展的亮点,同时也存在不足。湖北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科技水平都很高,但教育投入不足影响了教育水平的提高,环保上虽然投入很大,但经济发展的能耗也大,所以发展相对滞后。山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居民生活水平并没有实现同步增长,由于教育投入很大,所以教育水平高,技术发展仍然滞后,环保投入虽然较大,但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没有实质性变化,因此环境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湖南虽然经济发展质量居于第三位,但潜力很大,经济在持续增长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是同步提升的,科技水平虽然处于中游,但创新能力很强,环保和教育发展是其弱点,资金投入不足是重要原因。江西人均GDP较低,虽然高技术产业占比较大,但高科技并未带来高效益,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中部最低,但由于人均拥有的生态资源和住房面积较大,提升了生活的品质,教育投入相对较大,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环保投入有待加强。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生活和教育水平也较低,但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将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经济发展的能耗不高,环保投入也不大,有限的环保资源投入解决了环保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所以环保水平相对较高。河南由于农业人口多,城市化率低,第三产业不发达,所以经济发展水平低,居民生活水平低,教育投入虽然较高,但人口基数大导致教育水平低,研发投入少,研发人员不足,导致技术水平低,经济发展的能耗较低,所以环保投入也不大,但环保水平很高。针对中部六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对于湖北来说,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要着重从本省实际出发,切实通过各种职业培训的方式提高劳动者的实践技能,切实为广大企事业单位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在环保方面,应通过技术进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工业固体废物利用方面要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努力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第二,对于山西来说,应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变以资源开采和产品的初加工为主的发展模式即粗放型工业发展模式,同时,应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加大技术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并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第三,对于湖南来说,要加大教育的投入,一方面要提高正处于学龄时期的青少年的受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要通过各种职业培训提升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技能;环保方面,要努力通过技术创新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并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加大对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尤其是工业污水的循环利用。

第四,对于江西来说,在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同时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保证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能够取得高效益。经济增长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环保方面,主要是应加大环保投入,实现对工业污水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

第五,对于安徽来说,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优势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努力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改善生活品质。还应进一步加大教育支出,提升全省人民的受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

第六,对于河南来说,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化的步伐,从而促进城市化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在巩固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规范耕地的合理流转,努力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和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要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尤其是注重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全省居民的受教育水平。在创新方面,一要加大投入力度,二要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科技人才,努力提高全省科技创新水平。

[1]徐学敏.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J].经济研究参考,1999,(2).

[2]梁东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新研究[J].探索与争鸣,2012,(4).

[3]冷崇总.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J].宏观经济管理,2008,(4).

[4]李永友.经济发展质量的实证研究:江苏的经验[J].财贸经济,2008,(4).

[5]李永友.基于江苏个案的经济发展质量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6).

[6]韩士元.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探析[J].天津社会科学,2005,(5).

猜你喜欢
六省水平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张水平作品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中部六省房地产经济发展空间分析
区域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研究──基于熵值法的中部六省数据分析
中部六省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探究
中南六省(区)中小学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