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军 李祟健
1.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广西钦州 535009;2.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钦州535009;3.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广西钦州535009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冠心病人口众多,且正呈上升趋势。如何对冠心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关键[1]。从1929年学者使用心导管检查手术开始,何种方法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越来越受到争议[2]。冠脉固定的阻塞,并非造成心肌缺血的唯一情况,而不稳定的斑块,也往往会引起急性的冠脉综合征,而这种情况往往冠脉造影呈现阴性。为探讨冠心病诊断的更优方式,笔者联合使用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和尿酸检测,现报道如下。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1年5月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冠心病患者组,男30例,女32例,年龄32~75岁,平均(57.27±5.38)岁。患者均经过选择性的冠脉造影确定为冠心病患者。排除有肝胆系统疾病、溶血疾病、贫血、心功能在Ⅲ~Ⅳ级。健康体检者60例,男29例,女31例,患者年龄33~76岁,平均(57.81±5.33)岁。排除有肝功能异常、痛风、红细胞增多、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两组被检者均在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 mL。使用高速离心后,分离出血清。仪器使用日本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仪器及其配套试剂。检测两组被检者的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和尿酸。实验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实验。
将本次试验所得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取95%可信区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冠心病组患者经过检测发现,其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健康组,丙二醛和尿酸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流行病学调查预测,我国在未来20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将增加130%左右,其必然会引起高致残率和致死率[3]。而未来为避免问题的严重化,如何给予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临床工作的关键内容。目前,对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反应学说已经逐渐被人们认可,其认为此疾病并非为单纯的脂质沉积,还是一种炎症反应。
血清胆红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1994年即有学者认为胆红素与冠心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胆红素能够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氧自由基的氧化修饰作用,进而起到较好的防治粥样硬化的效果。因此,在发生冠心病或有斑块形成的患者中,其血清胆红素明显低于正常者。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中升高,能够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促进脂质的过氧化,进而使氧自由基参与到严重反应,加速了冠心病的形成。而尿酸还能够几多血小板,促进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此外,研究还表示,尿酸盐的结晶能够直接沉积在血管壁,造成血管内皮的损伤[4]。血浆丙二醛是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其能够提示患者出现了不稳定的斑块。天然的低密度脂蛋白并不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经过脂质过氧化修饰后,其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表1 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和尿酸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冠心病患者中,血清胆红素减低,丙二醛升高,尿酸升高,与健康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说明三者联合可作为辅助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尤其对尚未形成固定堵塞的斑块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与应用。
[1]郭朝阳.血清胆红素、丙二醛和尿酸联合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17):1740-1741.
[2]林发全,陈宇明.冠心病患者血脂、尿酸与胆红素的水平分析冠心病患者血脂、尿酸与胆红素的水平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2):47-48.
[3]潘广杰,常学伟,谷云飞,等.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30):3370-3372.
[4]张志辉,朱文晖,张梦玺,等.冠心病与颈动脉斑块及丙二醛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7,12(3):16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