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宝芬 李红梅
云南省宾川县葡萄以早熟、大粒、优质而著称,每年5—9月是葡萄集中成熟上市的季节。2012年全县葡萄总面积达9 993.3 hm2,总产量30.7万t,实现产值21.57亿元,宾川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南方最大的露地鲜食葡萄生产基地。早熟是宾川葡萄的最大优势,也是决定宾川葡萄效益的关键,因此,宾川生产葡萄突出“早”。早成熟,早上市,就可以抢占市场先机,获得较好的价格和效益;反之,成熟过晚,受国内其他产区葡萄冲击,市场竞争较大,难以获得较好的价格和效益。近年来,宾川葡萄生产过程中,部分农户由于栽培管理不当,出现葡萄成熟期推迟的现象,导致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使宾川葡萄真正实现早熟、优质、优价的目标,现笔者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分析葡萄推迟成熟的原因,供生产者参考。
在冬春季霜害严重的葡萄产区,如宾川县祥宁路以西的桑园河沿线、乔甸镇、鸡足山镇、大营镇和平川镇等地,为预防霜冻,冬季修剪和春季促萌相对延后15~20天,葡萄物候期也相应推迟,果实成熟期相对较晚;而在祥宁路以东的半山坡和力角镇等地冬春霜害不突出的产区,就可以实现冬季早修剪,春季早促萌,提早葡萄物候期,成熟上市时间相对较早。避开霜期或采取防冻措施可提早葡萄的物候期,如搭建大棚、小拱棚、地膜覆盖等措施。
为充分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葡萄生产初期,大部分农户采用篱架密植栽培模式,1000株/667 m2以上,甚至有的株行距仅为 0.3 m×(1.2~1.3)m。过度密植导致通风不好,光照不足,根系生长不良,病虫害难以控制,最终影响果实上色和成熟。所以,建议农户合理密植,对密植园进行间伐和架面改造。
部分农户由于商品意识淡薄,盲目追求产量,不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定枝、定穗和疏果时,不舍疏剪,留穗留果过多,肥水管理又跟不上,导致植株营养不良,果实成熟期推后,甚至出现大量“水灌果”,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建议农户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商品意识,尽快促进葡萄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认真做好“定枝、定叶、定穗、定果”的“四定”工作,真正实现适产、优质和高效的目标。
在葡萄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机肥,部分农户过度依赖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不仅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而且延迟葡萄上色和成熟。尤其在葡萄膨大中后期,以氮素为主的化学肥料过量,导致果实贪青恋长,糖合成和酸降解慢,迟迟不着色,果实成熟受到影响。建议农户要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合理使用化学肥料,尤其在葡萄成熟中后期,减少氮素营养,增加钾肥施用量,促进果实早着色,早成熟。
果袋透光性差,过早套袋,果实会因光照不足,着色较慢,影响成熟,延迟采收。因此,建议农户要在果实进入成熟,果面开始上色后,适时套袋,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早熟优质葡萄的生产。
为促进葡萄颗粒增大,在果实快速生长期,适当使用增进果实膨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提高产量和增进品质都有较好的作用;但应用不合理,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带来一些不良后果。在实际生产当中,就有部分农户盲目依赖膨果剂,几种膨果剂共用或混用,甚至擅自加大使用浓度和增加使用次数,影响葡萄成熟,延迟上市时间。有些膨果剂如益果灵,就会推迟葡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