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生
(山西四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山西作为重度污染城市之一,能源消耗严重,大气虚浮颗粒超标,年代久远的老住宅小区外墙未采取保温措施,采暖未采取分户计量,门窗大多数仍为单玻铝合金窗户,屋面大多未设置保温隔热层,卫生洁具未采用节水洁具,电气设备、线路老化,小区绿化、水景景观少等不满足现行的节能规范、标准要求,导致了资源浪费严重,而且使人们居住环境差,夏热冬冷,感觉不舒适,不适合健康居住要求。因此必须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另一方面,严格执行现行相关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及标准,打造出适合居住的绿色建筑环境,已成为我省急需解决的首要大事。
导致既有建筑严重不符合现行节能标准要求的主要原因表现在:
1)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地方性节能法规、设计标准要求虽然在不断的完善、出台和实施,某种程度上仍存在滞后现象,致使某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能很好的及时应用到建筑工程中,相对于目前比较落后的材料、工艺、设备仍应用到建筑住宅中,目前必须进行改造,方可满足节能要求。
2)监管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执法力度小。对应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没有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组织机构监督部门执法过程中存在力度不够大,流于走过场形式。
3)居民观念落后,主观能动性差,不守法,比较被动。由于宣传方法和范围受限,致使某些居民提高节能意识差,另一方面因旧住宅小区未采取分户计量和落后的计量设备,导致了计量监管困难,某些居民坏习惯和不法行为,水龙头常年滴答滴水,电表自我调整盗电现象时常发生。
4)节能改造资金缺乏,既有建筑困难。好多旧大小区,因二次出售等原因致使居住人员分散杂乱,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了改造意见不统一,改造资金落实难,造成改造实施进程缓慢。
应从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及运行管理这几个环节加强管理,节能减排,防止环境污染,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1)规划设计。a.选址必须符合国家相关的安全规定。保证绿色建筑外部的大环境不受洪涝灾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b.设计满足《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现行有效的相关规范、条例、法规;c.布局保证室内外日照环境、采光和通风的要求,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小区规划设计规范》日照标准要求,两幢住宅楼或同一栋楼相邻的居住空间的水平视线距离不宜低于18 m,确保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居住生活质量;d.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1 m2,达到较好的空间环境效果;e.规划设计时合理布局或利用绿化进行隔离排放超标的污染源;f.选用维护少、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对人体无害的、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g.按规划合理采用综合建筑与周边地区共享公共服务设施;h.旧建筑做到物尽其用、节约资源;i.小区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室外日平均热岛温度不高于1.5℃、风环境有利于冬季室外行走舒适及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j.小区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居民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小区道路交通实现人车分离。2)建设施工。a.建设过程中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b.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避免对原有生态环境与景观的破坏;c.施工过程中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减少施工对大气环境及周边区域的污染、破坏,确保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等环境认证体系要求标准;d.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节能指标施工,不得随意改动设计或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e.工程竣工验收前按规定组织相关单位进行节能验收。
3.2.1 节能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通过节能改造,室内温度普遍提高5℃以上,增强室内热舒适度,有效解决房屋渗水、噪声等问题。
1)墙体系统。外墙粘贴保温板,起到隔热保温效果;
2)屋面系统。加做保温或隔热屋顶,达到保温隔热、防水、防潮、装饰一体化的效果;
3)外窗系统。单玻铝合金窗户因其密封性、隔热保温效果差改造塑钢中空双玻窗,使其达到保温隔热、密封降尘的效果;
4)供热系统。进行改造后实现“分室调温、分户可控、计热收费”,起到节能与经济挂钩的积极作用;
5)绿化系统。小区铺设草坪、种植乔木、绿篱等植物,起到水土保持、挡风、隔离噪声污染的作用。
3.2.2 财政支持
财政均安排了建筑节能专项资金,为建筑节能提供了财力保障。
1)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关闭高耗能、重污染企业,从源头抓起做到节能、减排、少污染,再创碧水蓝天无污染大气环境。对排污不达标厂矿企业不手软,坚决彻底治理,合理转型发展。落实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及各项配套措施,使广大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从被动地节能转变为自发地节能。
2)法律、法规、政策出台。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使我省的能源能够得到很好的利用。
3)开源节流,节能活动。a.节能与能源利用。住宅建筑热工设计和暖通空调设计符合国家和地方居住建筑节能标准的规定;集中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或单元式空调机组的性能系数、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有关规定;集中采暖或集中空调系统的住宅,设置室温调节和热量计量设施和能量回收系统(装置);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和窗墙面积比,利用自然条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选用效率高的用能设备和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采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景观用水及补水循环水处理设备,景观环境用水优先考虑采用雨水、再生水,不应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不得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绿化用水、洗车用水等非饮用用水采用再生水和(或)雨水等非传统水源;绿化灌溉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c.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含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要求;控制造型要素,尽量减少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现浇混凝土构件尽量采用预拌混凝土;结构材料合理采用高性能混凝土和高强钢等高性能材料。d.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低碳技术。从原材料到系统量身打造建筑保温节能方案;供暖热源采用地源热泵代替锅炉;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新产品材料。聚氨酯外墙保温,抗900℃高温新型防火保温材料,复合自保温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砖,铝包木门窗,低辐射镀膜节能玻璃,绿色电梯等。节水技术及设备:雨水利用技术、管材、管件、水龙头、节水马桶、卫浴设备,节能型泵、高楼自动供水设备、阀门技术与产品,中水回用技术等;通过利用光电技术和风力涡轮机实现产生再生能量的效应。e.建筑节能智能化产品。按照休息室、会议室、走廊、洗手间等不同功能场所的不同需求,自动调试最合适的光线,人进灯亮,人出灯灭,有效地节约能源。
4)运营管理。a.物业管理部门通过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制定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b.住宅水、电、燃气实现分户、分类计量与收费;c.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处理,防止垃圾二次污染;d.采用技术先进、实用、可靠的智能化系统;e.采用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严格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蔓延,避免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的损害;f.设备、管道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减少对住户的干扰;g.对新建项目进行LEED绿色环保认证,既有建筑设施的绿色运营管理。
通过对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到使用过程的运营管理,实现节能、减排、小污染,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实现绿色建筑,创造绿色住宅小区,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1]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2]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Z].
[3]山西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