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领法
(菏泽市东鱼河流域工程管理处,山东 菏泽 274000)
水利不仅是农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更是构成城乡建设的骨架,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修编不仅为促进经济加速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更为水利改革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本文结合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修编,就如何搞好水利建设发展规划,完善城乡水系,浅谈几点意见。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和科学发展高地战略的实施,不仅城市的覆盖面成倍扩大,而且城市产业集中对防洪、供水、排水、水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水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菏泽市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43 m3,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8,属极度缺水地区。平原水库数量少,工程蓄水能力严重不足。除市区和东明城区生活用水以水库为水源外,其他县城规划区都没有水库水源地。
2)城市防汛排涝压力增加。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地面硬化及不透水面积逐渐增多,城区雨水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排水系统压力明显加大。城市排水体系普遍存在规模小、标准低的问题,极易形成内涝。
3)城市水域污染严重。城市是人口和产业聚集区,也是污染集中排放区,在有限的城市空间内,水体自然净化能力较差,水体环境极易造成污染。
水是城市的灵魂和基础保障。菏泽城市规划编修应当植入水利优先发展理念,加强规划引领,搞好统筹布局,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
1)强化涉水规划约束。以规划管理为龙头,增强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设定城市建设统一高程,避免出现城市人为洼地。将防洪影响评价纳入城市建设审批前置条件,所有城市建设项目不符合城市防洪要求的,一律不准开工建设。预留城市供水水源用地、城市河道周边土地。
2)兼顾多种功能。将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通盘考虑,统筹安排城市防洪、供水、排水、水环境等设施建设,使水利工程兼顾防洪、蓄水、生态等多种功能。
3)尊重水的自然规律。尊重水系自然流势,合理布局水利工程,合理确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模。
4)坚持量水而行。在确定产业发展、生产力布局、城市规划时,充分考虑水资源状况、水环境承载能力,避免城市过度扩张。
5)打造城市水利品牌。现在,许多城市发展都在积极做活水文章。“四环五海”滨州、“江北水城”聊城、“生态沂河”临沂、“黄河水城”东营、无一不是因水而兴,因水而名。菏泽也应当注重以水兴城,以水活城,凸显“水邑”特色,全面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
根据全市发展总体目标,菏泽城区将打造为拥有100万人口的鲁苏豫皖交界地区中心城市。为确保中心城市实现水安全、水保障、水生态,增强其辐射带动力,城市规划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1)着眼于满足城市发展的用水需求,做好城市供水发展规划。在保障饮水安全方面,目前仅有位于城市西部的雷泽湖水库、黄河水厂为唯一水源,供水来源单一,应急保障能力较低。根据城市“东进、西控、南拓、北展”的发展方向,建议在市区东北部新建一处以电厂水库为水源,供水规模为日供水10万t的净水厂,确保城市安全供水。同时,加快供水管网铺设力度,统筹考虑城乡,将城市管网向周边农村延伸,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农村供水城市化”,提高公共供水覆盖率,确保市乡居民饮水安全。在保障工业用水方面,建议按照先地表、后地下的用水次序,充分利用东鱼河截污导用工程拦蓄水源,积极向开发区企业供水,遏制地下水过度开采。同时,新建3处与污水处理厂配套的中水回用工程,所有小区按规定配套建设中水回用工程,做好中水利用文章。规划建设雨水收集设施,提高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率。
2)着眼于城市防洪功能的需要,做好城市防洪排涝建设规划。目前市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四周高中间低的特殊地势,极易形成内涝积水,需全面提升防洪排涝能力,使城市防汛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
一是疏浚整治城区河道、湖泊。市区外部主要有6条河流,南部东鱼河北支,北部安兴河,西部小黑河,东部经四沟,还有洙水河和赵王河2条排水通道。目前洙水河是菏泽市区暴雨洪水的唯一排泄河道,赵王河今年将彻底贯通,南连东鱼河北支,下游通洙赵新河,大大提高雨水外排能力。建议西部治理小黑河,在2009年治理的基础上,向下游打通至安兴河,扩大过水断面,有效拦截西部雨水,顺畅排入安兴河。北部治理安兴河,增强防洪除涝能力。东部治理经四沟,向南打通至东鱼河北支,使经四沟南北贯通,连接东鱼河北支、洙水河、赵王河、安兴河四大水系。市区内部治理环堤河,目前防洪大堤已多处缺口,河道填占严重,急需贯通治理,恢复防洪排涝功能。护城河内,开挖疏浚青年湖和双月湖,恢复原有水面,发挥防洪调蓄功能。
二是实施水系联通工程。实施护城河、护堤河、赵王河、洙水河、万福河、经四沟、青年湖等之间的连通工程,恢复老抗旱沟、小黑河等城区河道功能,使城区内外水面连为一体,使未来菏泽城区形成布局广泛、相互贯通的城市水系,提高城区河湖泄洪蓄水能力。
三是完善防洪排涝设施。在排水体系上,对老城区逐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新建小区、单位、企业配套建设雨污分流设施。在原有7座排水泵站的基础上,城区北部新建万花湖退水泵站。
3)着眼于改善城市水环境,做好城市水生态治理规划。对城市范围的河道整治除满足防洪、排涝、供水等目标外,将河道、水域看成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美化城市的重要载体,将河道建成城市特有的风景带和休闲旅游场所,改善生态环境,并形成城市新的经济开发带。
一是扩大城市水面。城区内自西向东精心打造4处水面、以“好喝”为目的的西城水库,以“好玩”为目的的环成公园,以“好看”为目的的赵王河和以“好用”为目的的南湖水库。
二是河湖生态修复。建设城市生态湿地,提高水体自我净化能力。运用水系修复、生态护岸建设等技术对河湖生态系统进行修复,增加水环境容量。
三是统筹调度水源,及时补水,实现不同水系间水体循环流动。
四是加强污水处理。配套建设污水管网,污水管道全部封闭运行,进入污水收集管网,避免污水进河。对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高集中处理率。
4)着眼于提升城市形象,做好城市水域功能规划。正常的城市水域功能涉及蓄水、排水(包括达标的排污)、航运、旅游、休闲等功能。完整的河道含义包括水域与陆域两部分。现代城市要求城市河道,特别是中心区的河道,主要功能是休闲、旅游。规划要全面安排好水域与沿岸陆域的各种功能,实施净化、美化、绿化,在城市水系两侧造就一定宽度的绿带及水景,凸显城市绿荫护水、群众乐水、惜水的生机。
5)着眼于提升城市品味,做好城市水文化规划。历史形成的水域和河湖水系往往是城市的骨架,也蕴藏着城市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城市化进程中,只要对水环境的保护和开发予以重视,充分考虑历史文化的发扬,就会使城市有良好的人文空间和生态环境。通过护城河挖掘古曹州城的历史,通过环堤河的整治,恢复原有的历史风貌,并进行现代化改造,打造新的人文景观。挖掘赵王河历史文化,使其不仅是一条生态之河,还是一条文化之河。总之,通过文化与工程的有机融合,彰显历史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各自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