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秋明
(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15)
197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民族强大需要改革创新,改革创新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的根基在教育。新世纪十年来,从扩招、学校合并等宏观教育变革到具体的课程改革,可以说,举国上下,激情高昂。但是,从笔者所执教的体育课程来看,却在短暂的激情投入之后很可能带来改革的后续动力不足,因此,在巩固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进新体育课程改革?如何使其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对于类似于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校这样的高职院校,如何使改革切中职业教育需要、切中社会需要?这是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体育课程作为有计划的体育教学活动,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核心内容:一是预期的学生学到的体育能力,二是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与技能积累,三是社会体育文化的再生产。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体育课程涉及三个方面———学科、学生和社会。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学科需要、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从这个意义上看,体育课程改革也应该抓住这三个方面。
课程内容是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而三要素各自内涵与构成比例的不同,决定了不同层次的学校体育课程的不同特点。在高职院校,学科需要就是指职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特点的需要,即如何决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构成比例。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除了符合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外,还有自己的特点。
高职高专培养的学生并非研究型,而是应用型的人才。各类高职院校各课程都应该具有本职业的特点。如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人才是通信行业专门技能人才,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要求行业员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因而与体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决定了其体育课程的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这种定向性给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体育课程必须将教育对象导向就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学习上来,换言之,体育课程内容三要素的设计都必然考虑教育对象的就业需要和在以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同样是学习武术课的内容,普通高校教给学生的是主要武术基本技术、套路,这种教学内容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在形成稳定的爱好和兴趣基础上的技术技能的提高和发展,其目的是强身健体。而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的武术课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武术套路,还有诸如运动力学、四肢肌肉力量训练等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内容,这是从职业导向性特点来选择和安排体育课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技能型人才一般工作在生产一线,因此,与其职业相适应的体能就是其职业生涯的关键所在。如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职业是通信工程,首先要获得与通信事业相关的体能、吃苦能力和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这里所说的技能是指通过体育课程的实施,学生获得的与从事通信事业相关的技能,包括与人相处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和生存技能等。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的获得是其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通过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活、生存的技能应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当然,不能单从培养学生的“技能本位”出发去开展体育课程改革,同时应注意体育课程基本目标的达成和态度的培养。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适宜而且实用。适宜,就是课程的内容要符合实际需要。例如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将来都是在通信行业的第一线工作,通信行业的特点是时空跨度大,对经常变化的区域和时间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它要求从业人员的智力技能 (决策、问题解决、创造性等)、生存技能 (对特定环境下的事件的处理能力等)、态度 (较强的事业心、团结协作等)有较大的发展,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现实的实际需要。实用,就是要能在实际中应用。技能和态度的养成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而在强调培养学生的技能时不能忽视职业知识的获得。对学生技能与态度的培养既不能过时,又不能超现实太远,知识既要够用,又要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处理课程内容时,必须注意适用性特点,有选择地对传统的教材进行改造与组合,并进行拓展和创新,把握职业的专向性,根据生产和现实的需要来安排,强调实践体验,重视知识的综合运用。
体育课程改革如何进行,采用何种方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学科联合课程模式和德国的强调体验和参与的模式。前者以汤姆·迈肯兹提倡的将体育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学科联合教学模式为代表,其教学指导思想为体育课程乃是一门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性学科,其中既有自然科学的相关内容、也有社会科学的相关理论,因此教学过程需要联合其他学科一起进行,方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德国的强调体验和参与模式的指导思想为强调学生参与体育实践的过程,不仅要在体育课中强调积极参与,而且要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积极参与;不仅体验体育的乐趣,而且要体验社会与人生,当然这种体验与参与的学校体育思想很强调学生的身心完善和社会实践,重视交际能力的提高,这种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对技术技能稍有忽视,而对学生的参与更为重视,在教和学的关系上,重视学生主导作用的发挥。其教学目的即在于对促进学生体育参与,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实际操作上,德国采取贯通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以俱乐部方式,让学生有重组的机会参与到学校或社会的各类体育俱乐部中去,通过对个人运动偏好的满足与强化,使得学生的体育选择更加稳定,俱乐部制的活动方式也使得学生的运动机会有了充分的保障。这种方法,以学生需要为基点,笔者认为,对于我国的高职院校更具有借鉴意义。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为目的,而应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休闲特征与终身体育理念。要做到这一点,体育课程改革从学生的角度应该跳出竞技体育的圈子,提高体育课程的娱乐性、休闲性。
德国体育教学法专家海克尔得出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一是出汗,二是笑。如何做到汗与笑的同时实现,这就要求体育教学者巧妙的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设计的要点应该以团队性、合作性、娱乐性、高参与性和成就感特征为基本要求。要满足这些特征,在课程设计上,可以采用技能体验法、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技能体验法关键是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部分,析出其中的技能环节,把教学内容所要涉及的相关技能或者技能环节预先进行体验,以为即将开始的完整游戏做好准备。如课程的主要部分是拓展训练,导入环节就需要分解拓展训练的相关内容,把相关的攀爬、平衡等技能加以预先体验。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体验并非练习,它需要学生用心去感受、支理解技能本身的价值与生活意义。而且,它并非独立的某个人掌握就可以,需要所有参与者具有高度的团队协作才行。
情境体验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体育教学中,对于以主题教学为形式设计的课堂教学,导入部分的情境设计要尽可能与整课的情境相统一,成为完整主题的有机组成部分。
角色扮演是一种情景模拟活动。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安排每个学生特定的工作任务或角色要求,使学生提前进入教学的状态。角色扮演法是在教学情景下给予学生角色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真实的模拟情景中,体验某种行为的具体实践,帮助他们了解自己,改进提高。
据美国对1000所大学调查,有50%以上的学校只开设体育选修课,平均每周2.35小时,而课外锻炼时间每周12.62小时;在加拿大绝大多数地区11—12年级以上便将体育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在西班牙、德国、澳大利亚已基本取消体育必修课。其实,取消或者减少体育必修课并非不重视体育教育,相反,是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要。
社会多元化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多样化的体育技能。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导致职业的多样化,职业的多样化需要个人技能的多样化。作为直接面向职业技能建设的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自身建设,提升与加强学生各种技能的培养。尤其是优育技能,内容大部分来源于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在体育课上以发展运动技能为主,促进其它相关技能的发展,结合专业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技能的培养与训练。其次,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多种渠道,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和发挥习得的技能。同时,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线应用性人才,很多职业对学生体能发展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通信、旅游、机械、地质,等等。所以,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注意体能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一方面,在校的三年中,每一年要制订周密、科学的学生体能提升计划,不能够只重视大一、大二,而在大三放松对学生体能训练要求;另一方面,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发展学生的技能应该相互促进、相互统一,提高运动技能必须以一定的体能作保障,否则,运动技能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和运用;同样,掌握一定练习方法和手段的技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将体能的发展和技能的提高相结合。对高职院校来讲,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体能与提高技能是同等的重要,因为这与学生将来从事的职业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就如我们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一样,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以学生、社会需要为基点,努力践行终身体育理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让其体育技能真正服务其职业、受益终身。
[1]黄克孝,等.构建21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4,(1).
[2]王阜存,等.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与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1).
[3]陈东岗.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