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2-08-15 00:53伍汝辉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伍汝辉

(怀化学院生命科学系,湖南 怀化418008)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复杂,大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一大难题。因而,了解高校心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加以改进,是高校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教师与大学生认识上存在误区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内容侧重在关注少数心理问题重点人群身上,目的是防范重大事件或极端事件的发生。但这些学生毕竟是少数,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更应把心理健康的多数学生纳入工作范围,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2005年,教育部、卫生部和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更重要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调适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开发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因为高校的这种片面做法,学生对心理问题也产生了片面的认识,不少学生对心理咨询持有偏见甚至误解,他们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相等同,所以许多大学生即使意识到自身有心理问题,但是由于自身认识片面、更担心他人歧视,能自愿迈进门槛的人不多,反而一旦心理健康委员或者心理专干老师找他们交流,他们会变得很敏感,极力回避交流。

(二)心理工作者队伍稳定性和专业性不够

目前,几乎所有高校都建立并健全了包括寝室、班级、系、院四级在内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与学生打交道最多的是寝室信息员和由学生辅导员兼任的系部心理专干老师。学生辅导员完全是心理学科班出身的人不多,相反,他们来自于不同的专业,以前没有系统学习心理学并接受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缺乏心理辅导方法和技巧,这是目前制约高校心理健康工作向纵深发展一大重要因素。加之,由于内部管理制度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地位低,事又杂,进行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摸底和思想工作受到时间和精力限制,职业前景也不看好,很多辅导员把工作当作“过渡性职业”,工作热情不高,队伍更换频繁。

就心理健康学生干部队伍来说,同学有心理问题本来是他们最先感知的,但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甄别力不强,很多常见的心理问题不能准确甄别上报,也无法为同学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寝室信息员、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在班上基本上就是处于上情下达的工作状态,在同学心目中的信任度也比较低。

(三)大一新生的入学适应教育尤显不足。

心理问题虽有个体差异,但同时也存在阶段性特征。如新生入学时的不适应问题,大二和大三的学习问题,大四学生的就业与考研问题。其中,新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并且对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刚刚经历了高考踏入大学的天之骄子们,面临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的巨大变化,心理问题可能较其他年级的学生更多,他们更需要院系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但目前,有些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面向大二学生开设的,5·25心理健康宣传与活动周要待到来年五月份,虽然心理健康普查是针对大一新生,但是在教会学生如何调节和适应上却缺乏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新生呼唤老师的理解、关怀与帮助。

二、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平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要突破这些瓶颈,如果单靠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仅在心理咨询室或者开展5·25几个活动,未免势单力薄,需要调动各部门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途径。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是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重要内容,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校园文化活动也必然成为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广阔平台。笔者以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每年的9月或10月设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月。要矫正学生对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回避心态,必须做长期、深入、细致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而目前,高校有关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的大型活动主要集中在5月的“5·25”心理健康周,这不仅从活动数量、开展时间上来说有显单薄外,而且它不利于对新生的教育。万事先入为主,要使学生形成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机构的科学认识,一定要抓住新生入学这一关键时期。具体做法是,可把9月份或10月份定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通过广播、网络、橱窗、板报、讲座等宣传媒体,让学生从进校之日起就了解心理咨询的意义、内容、方式和原则,形成对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机构的科学认识,增强维护自身心期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在必要时候能够积极寻求老师或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

2.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队伍建设。从高校现状来看,全都引进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来担任院系心理专干老师还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于二本院校和高职院校来说。但是,利用学校已有的心理学专业师资力量,对院系四级网络体系的人员进行有计划、分类别、有层次的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工作水平和技艺却是完全可行的。另外,学校还可拨出一定经费,鼓励院系心理专干老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提高心理专干老师的工作能力。对学生的培训还可作为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内容,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常规活动。

3.由心理咨询中心牵头,联合校团委,结合各院系提供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在团日活动或主题班会中穿插一些相关主题,给学生以思考,如恋爱问题,网络成瘾问题、学习方法问题等等。各班可采用的方法很多,但需由班主任和班干部精心组织,如现身说法,辩论赛,自由谈等等。通过班上的讨论与交流,以解决学生当中一些普遍性问题。如笔者所担任的班级,学生在某时期兼职成风,于是利用一个空余时间召开了一个主题班会,班会采用自由谈形式,同学们就兼职的利与弊都谈出了自己的想法。通过自由谈,班上同学都明确了兼职与否并不重要,主要的还在于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取舍,以及如何趋利避害。

4.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经典活动制度化。目前,很多高校举办的讲座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讲座所占的比例不大。因而,可由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牵头,定期举办各种有针对性的讲座,如针对网络成瘾、贫困生、毕业生等开展相应心理宣传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可选择影响力较大、学生喜欢的活动并固定下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典活动。如心理情景剧选取的都是大学生当中比较常见的心理冲突与心理问题,并且须由学生自己去体验剧中人物心理并把它表达出来,所以一直以来颇受不少院系大学生的欢迎,还有心理辩论赛,这些活动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不妨把这些活动固定下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典常规活动。另外,在已有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在每年的科技文化读书节中,积极开展“读书月”、“书友会”等活动,并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向大学生推荐内容健康向上、思想性强的文学作品,鼓励大学生通过阅读缓解心理压力,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佐斌.大学生心理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振斌,陈刚.高等学校辅导员培训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李远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3).

[5]马磊.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社科纵横,2008,(10).

[6]高海霞.开展好“三个教育”化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1,(12).

[7]杨志强.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2,(6).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校园文化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