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徐特立研究述评

2012-08-15 00:53伍春辉梁堂华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徐特立思想研究

伍春辉,梁堂华

(长沙师范学校 徐特立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00)

知名教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陈桂生教授指出:“迄今为止,在教育理论界的舆论中,徐特立主要还是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关于徐特立的研究成果还不足以耸动教育理论界的视听。”[1]近年来,对徐特立的研究已开始侧重对其教育思想普适价值的挖掘与整理,但整体而言,其教育思想并未引起人们的太多重视,徐特立研究依然在不温不火中进行。2011年度,徐特立研究表现出平稳发展的态势。文章方面,以“徐特立”为题名搜索“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共有相关文章29篇,其中期刊论文15篇、硕士论文1篇,其他文章(包括纪实性、回忆性文章等)7篇;专著方面,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4月份出版了《徐特立研究文集》;课题方面,梁堂华申报的“徐特立人生道路选择的归因研究”被立项为2010-2011年度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叶利军申报的“师德楷模徐特立在高知识群体创先争优活动中的榜样效应研究”被立项为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高校党建研究专项2011年度重点资助课题。本文试从研究内容、研究特点等方面,对2011年度徐特立研究的总体情况做一概述。

一、徐特立教育思想是徐特立研究的核心内容

徐特立的教育思想,始终是徐特立研究中的核心内容、重点内容,这与徐特立作为“杰出的人民教育家”的地位是相符合的。2011年度,这一特点表现得尤为明显,28篇文章中有11篇与徐特立教育思想直接相关。这些文章,有的从比较新的角度展开研究,揭示了徐特立教育思想的新内容、新特点;有些则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挖掘与深化。

储朝晖为《中国教育报》“共产党人与中国教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栏撰文,简要介绍了徐特立办教育走上革命路、在革命运动中办教育的历程以及“实事求是”的办学精神,认为徐特立是“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面旗帜”[2]。徐特立是“革命教育家”、“无产阶级教育家”,这类说法早已得到众多研究者的认可,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面旗帜”之说,则将徐特立在教育史上的影响和地位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杨才林探讨了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历程,认为徐特立东去日本考察教育、西赴法国留学,回国后加以实践创新,形成了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包括普及教育、民主治校、勤工俭学等;他既反对泥古不化的封建教育,又反对全盘照搬的“洋化教育”,主张根据实际情况“中国化”;徐特立现代教育思想经历了由“教育救国”到“为革命办教育”的飞跃,属于改良与革命两个不同的层面[3]。

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在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过程中,先后出现过全盘西化欧美教育制度和照搬苏联教育模式的错误倾向和做法。作为杰出人民教育家的徐特立,对此表现出了比较独立、清醒的认识。王娟、马元平的《徐特立的教育中国化思想探析》一文指出,对于全盘西化或照搬苏联的做法,徐特立从思想到实践,都较为自觉地进行了抵制。他坚持从中国革命和教育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倡教育与劳动、理论与实践、学校与社会紧密结合,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强调要建立民族化基础上的、科学的、大众的真正属于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4]。由此可以看出,徐特立不愧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奠基人。

梁堂华、彭红霞考察了徐特立早年为实现教育救国理想,在湖南除参与公立教育外,还先后创办梨江高小、五美高小、平民夜校、长沙女子师范等私立学校,并曾协助举办和管理周南女校、修业学校的办学经历,总结了他兴办私立教育的主要思想与经验,包括:信奉“救国的方法首在教育”,坚持官立、公立、私立教育并举,勤俭办学,民主管理,以及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等[5]。这些思想与经验,无疑可供当前的民办教育借鉴。

陈宗海在《徐特立与延安时期的教育》一文中,考察了徐特立作为陕甘宁边区教育负责人,为改变边区落后教育文化状况所做的种种努力:创办鲁迅师范学校、筹建陕北公学,培养师资、干部;担任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开启中国共产党创办理工科高等教育的先河。在此期间,他极力倡导学用一致、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科学是国力的灵魂等思想[6]。这表现出徐特立一心将教育紧密联系实际、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远见卓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谭姣莲的硕士论文《徐特立教育伦理思想研究》指出:徐特立教育伦理思想立于中国革命的发展大势,对中国近代教育活动和教育事业所面临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理论分析和价值总结,初步建构了一个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教育伦理思想体系,其中教育为革命服务的办学方针、教育以群众为本位的办学宗旨、“经师与人师合一”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谐的师生人伦关系、公平创新的伦理精神以及“四结合”的教育伦理实践途径等内容,对现今的教育伦理构建仍然具有借鉴价值[7]。这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总结、梳理徐特立的教育伦理思想。

此外,王江君全面论述徐特立教育思想[8],叶利军进一步研究、总结了徐特立的师德观[9],刘桂平、邱燕尝试总结了徐特立的体育思想与实践[10],梁堂华、彭红霞通过考察徐特立亲自举办和积极支持举办各类教育报刊的史实,总结了徐特立的教育报刊编辑思想[11]。这些研究,显示出研究者在这些方面的努力探索。

在徐特立教育思想应用方面,北京理工大学校长胡海岩在《学习时报》发表的文章《学习徐特立教育思想,创建高水平理工大学》最具代表性。徐特立倡导创办北京理工大学前身延安自然科学院并曾担任院长,在此期间提出了“群众本位”、“教育、科研、经济三位一体”等思想,标志其教育思想的成熟。胡海岩认为,北京理工大学作为徐老亲自创办和领导的大学,要深刻领会徐老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思想,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办学;深刻领会徐老的“德育为首”教育思想,坚持培育又红又专的人才;深刻领会徐老的“实践创新”教育思想,坚持通过实践环节培育创新人才;深刻领会徐老的“学术互动”教育思想,坚持走理工并重、交叉融合的发展道路;深刻领会徐老的“民主治校”教育思想,坚持走依靠师生办学的发展道路[12]。文章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主体,提出将学习徐特立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紧密结合,很多做法与思路值得其他学校参考与借鉴。

二、关于徐特立生平与人格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对于徐特立的研究,大致可从20世纪30年代算起,即毛泽东在徐特立60大寿时写了那封著名的祝寿信[13],对徐特立的生平、业绩及品格等做了高度评价,同时也为学习、研究徐特立定了基调。近80年来,徐特立昔日同事、学生及亲友等写了不少有关徐特立的回忆性文章,研究者还从历史文献中搜寻相关史料,这使徐特立的生平及人格愈来愈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2011年度,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深化。

李培格的回忆性文章《徐特立同志的亲切会见》,回忆了1958年3月作者作为重庆市市级机关团委书记,在重庆人民宾馆拜见徐特立,交谈一个多小时并深受教诲的往事[14]。这类当事人的回忆性文章,从感性层面为研究者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史料。

2011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梁堂华在《徐特立与辛亥革命》一文中,探讨了徐特立早年由自发的民主思想与意识到支持民主改良,再转向民主革命的转变历程。武昌起义后,徐特立积极参与长沙起义的宣传、筹备工作,起义成功后曾担任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作为辛亥革命的亲历者,徐特立晚年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历史教训等进行了比较深入、科学的分析与评价[15]。

梁堂华、谷安仕撰文记述了徐特立对儿媳、干女徐乾的关心和教导,包括:鼓励儿媳在丈夫去世后建立新的生活、引导儿媳走上革命道路、将儿媳收为干女并改名徐乾、关心徐乾的身体和生活以及指导徐乾学习政治理论和文化知识,最后使徐乾由一个只念了两年小学的农村妇女成长为党的干部。正如文章所说:“徐乾的成长历程,不仅是徐特立教育成功的一个典范,同时也充分显现了徐特立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风范。”[16]该文从一个比较独特的角度(家庭教育),展示徐特立作为教育家在教育子女、亲属方面的事迹,生动感人。

梁堂华在另一篇文章《试析徐特立人格风范的形成》中,尝试剖析徐特立人格风范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该文指出,徐特立是一位具有独特人格风范的伟人,他有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品德、特立独行勇于斗争的个性,以及勤俭朴素、廉洁奉公的作风等;徐特立这种人格风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早年生活经历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特定时代背景的刺激,以及坚定政治信仰的指引等[17]。这篇文章,着眼现有对徐特立人格风范概括较多、分析较少的现实,试图揭示其人格风范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以说是将徐特立研究努力推向深入的一个尝试。

此外,李庆刚概述了徐特立破产读书、“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的读书学习精神,以及“定量、有恒”、“不动笔墨不读书”、“学足三余”,无书不读、无书不可读、“有关家国书常读”等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18];肖健介绍了徐特立在健身方面通过冷水沐浴“斗”出抗寒能力、通过走路散步“斗”出稳健脚力、坚持爬山“斗”出英雄豪气,最终“斗”出强健体魄的“斗争”精神[19]。这些文章更多着眼于宣传、学习徐特立,研究性并不强。

三、徐特立研究的领域有所拓展

2011年度,产生了3篇以往研究者在研究徐特立时不曾涉猎或研究极少的文章。

一是彭红霞的《徐特立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一文。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我国近代汉字拼音化改革的重要阶段,是普及文化及扫盲的有效工具。为此,徐特立在陕北创办文盲师范,培养新文字师资力量,倡导新文字冬学,积极参与新文字协会的工作,利用拉丁化新文字进行扫盲,为拉丁化新文字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20]。这是第一次考察作为教育家的徐特立,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中,在瞿秋白《中国拉丁化字母》方案基础上,与吴玉章、林伯渠等一起为文化普及所作的贡献。

二是2篇研究徐特立青年工作的文章:谷安仕的《略论徐特立在“八办”期间的青年工作》及吴名蒙等人的《徐特立的青年工作经验及其当代启示》。前者探讨了徐特立在担任八路军高级参议、驻湘代表期间所做的青年工作:利用青年来访的机会,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增强青年对抗日前途的信心;通过现身说法的演讲,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鼓励他们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撰文、题词对青年学生在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学习、工作进行引导;以自身真诚坦白、光明磊落、无私无畏的人格精神,影响和感化曾被顽固势力利用的青年[21]。后者则梳理了徐特立青年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教导青年学习文化知识、关心青年的个人生活状况等,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徐特立在青年的地位和特点、青年工作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提出的深刻而独到的见解,认为这些工作理念、原则、方法等对做好当前青年工作仍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22]。

这三篇文章的出现,表明徐特立研究的领域在进一步细化中有所拓展。

四、出现了较多总结、回顾性研究成果

2011年度产生了三项研究总结性质的成果,而且颇具代表性:既有对某一年(2010年)研究情况的总结,也有对近十余年的总结;既有总结文章,也有文集。这对于总结以往、规划未来,推动徐特立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是邓江祁撰文《新世纪以来徐特立研究述评》,总结、概括了新世纪以来十余年间徐特立研究的基本情况,指出:一方面,研究仍在向前推进、程度进一步深入、范围进一步拓宽、队伍进一步加强,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研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应在扩大研究视角、拓宽研究范围、更新研究方法等方面继续努力,并重视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23]。

二是梁堂华撰文《2010徐特立研究年度报告》,对2010年度的徐特立研究情况做了概述,指出:2010年度徐特立研究稳步发展,相关活动或事件较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在人民人会堂召开了徐特立教育思想研讨会;科研成果方面,既有公开出版或发表的专著、论文,也有集中发表于内刊的文章,还有会议论文集;其研究内容仍集中于徐特立生平、道德品质、教育思想及其他思想等几个方面;其特点大致可归纳为四点:在平稳发展中出现高潮,基本形成“一南一北”两个研究中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仍待进一步推进,研究队伍还需进一步加强[24]。

除了这两篇总结性文章外,《徐特立研究文集》一书则全面搜集、整理了湖南省徐特立研究工作者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研究成果,在近两百篇文章中挑选36篇比较有深度、有新意、有代表性、质量较高的文章,分“总论”、“革命精神与实践”、“教育思想与实践”、“人格风范”四个主题,编成该书[25]。这对于总结交流这一时期徐特立研究的经验,促进全国徐研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明确今后徐特立研究应该努力的方向和重点,进一步学习徐特立、宣传徐特立、研究徐特立,无疑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2011年度,徐特立研究在平稳的态势中稳步发展。坚守者依然执着,努力将研究推向深入,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整体而言并未掀起太多波澜。研究视野仍然不够开阔,侧面、横向、比较研究少,对徐特立教育思想内在逻辑的梳理和研究不够深刻,以及生平研究中明显受意识形态影响,等等。因此,对于这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当今一圣人”(朱德语)的研究,研究者需要从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多方面进一步努力,力争产生更多真正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成果

[1]陈桂生.徐特立教育思想研究[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260.

[2]储朝晖.徐特立: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一面旗帜[N].中国教育报,2011-05-30.

[3]杨才林.论徐特立教育思想的现代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11,(3):116-120.

[4]王娟,马元平.徐特立的教育中国化思想探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38-142.

[5]梁堂华,彭红霞.徐特立与湖南近代私立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5):88-91.

[6]陈宗海.徐特立与延安时期的教育[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145-148.

[7]谭姣莲.徐特立教育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8]王江君.徐特立教育思想述论[J].福建党史月刊,2011,(10):20-23.

[9]叶利军.徐特立的师德观及其特征[J].福建党史月刊,2011,(2):23-25.

[10]刘桂平,邱燕.徐特立体育思想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151-152.

[11]梁堂华,彭红霞.徐特立的教育报刊编辑思想,探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5):122-125.

[12]胡海岩.学习徐特立教育思想创建高水平理工大学[N].学习时报,2011-11-21(11).

[13]湖南省长沙师范学校.怀念徐特立同志[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2.

[14]李培格.徐特立同志的亲切会见[J].红岩春秋,2010,(3):32-33.

[15]梁堂华.徐特立与辛亥革命[J].长沙大学学报,2011,(4):5-9.

[16]梁堂华,谷安仕.徐特立对儿媳徐乾的关心与教导[J],党史文苑,2011,(3):44-48.

[17]梁堂华.试析徐特立人格风范的形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1):14-16.

[18]李庆刚.懂得很多而时刻以为不足——记徐特立的读书学习精神[J].政策,2011,(3):75-76.

[19]肖健.徐特立——强健体魄“斗”出来[N].解放军报,2011-11-05(6).

[20]彭红霞.徐特立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3):59-61.

[21]谷安仕.略论徐特立在“八办”期间的青年工作[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2):76-81.

[22]吴名蒙,张扬,肖辉.徐特立的青年工作经验及其当代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2):13-16.

[23]邓江祁.新世纪以来徐特立研究述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68-71.

[24]梁堂华.2010年度徐特立研究报告[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72-175.

[25]邓江祁.徐特立研究文集[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徐特立思想研究
徐特立的三个“第一”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思想与“剑”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徐特立与妻子的恩爱一生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