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短毕业生入职适应期对应用型本科教学再设计的要求——以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教学为例

2012-08-15 00:54夏水华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应用型毕业生学校

夏水华

(湖北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湖北黄石435003)

近十年来,我国一大批本科高等学校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相当一部分应用型本科毕业生选择入职专业技术岗位,但一些用人单位招聘时提出有工作经验者优先,有的甚至明确提出不招录应届毕业生。除了在招录时附加限制条件外,多数用人单位还设置了试用期,他们担心因入职者适应期过长或根本不能适应影响本单位效益。显然,试用期考察的仅是入职者初步适应能力,而入职适应期一般要长于试用期。

对雇用方而言,缩短入职适应期,可改善雇用关系,提高劳动力资源利用率,降低用人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对毕业生而言,缩短入职适应期,可改善职业生涯起步质量,赢得从业信心,有利于稳定个人职业,并获得深入专业领域的机会;对于社会,缩短入职适应期,可缩短人才培养周期,有利于形成层次更高的人才群。

尽管试用期是一个相互适应、双向考察的过程,但用人单位的任务、团队、人际关系等都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要在试用期内适应既定环境,更多的是对毕业生一方适应能力的考察。这种适应能力的培养无疑需要学校教学教育的支持。在此,仅以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为例,讨论缩短入职适应期对应用型本科教学再设计提出的新要求。

1 影响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毕业生入职适应的主要因素

毕业生入职适应主要包括工作对象与工作方式适应、人际关系与心理适应、节奏适应、生活环境适应、语言文化习俗和地理气候环境适应等。

1.1 对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的适应

1.1.1 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要求的距离

毕业生初入机械制造类企业工作,一般要进入具体的工作岗位,承担企业安排的工作任务,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加工或装配、质量检测、设备维护、管理等,具体进入什么岗位,通常不是毕业生个人选择的。进入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后,一些毕业生会感觉用到的知识与学校所学有不小的差异,有的甚至感到实际工作与学校教学几乎是“两张皮”,在校所学“用不上”,而需要的知识在学校里又没有学到,很多知识和技能必须重新再学,少数毕业生甚至产生“书白读了”的感叹。

一些应用型本科学校尚未形成以符合社会需求和人的需求为最终目标的教学模式,还在模仿研究型大学,过度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企业的任务是从科学理论—技术方法到满足客户的制造实现,企业更多的需要满足这种制造“实现”要求的技能。有的学校理论知识传授体系相对完善,但由于近些年高等学校规模扩张,大量投资用于校舍建设,部分学校不得不负债运营,导致教学的有效投资不足,缺少实践训练所必需的设备设施,只能实现“点训”,难以形成配套的训练体系,不能满足学生对制造过程的学习,很难适应企业的现实需求。

出现这种现象,反映了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相适应,教育培养的职能不能适应职业活动实际需要。一些学校单凭考试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而职场除了具备专业技能外,还需要职业创造力和职业精神。

1.1.2 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和管理进步的实际水平的距离

部分学校尚未形成开放的教学体系,其教学体系设计缺少对企业技术和管理进步的及时反应和主动吸收,还在按照学校自身形成的传统体系运行,而这个体系与企业技术和管理进步的实际水平又存在较大距离,因此不能很好地反映企业的现实需求和进步的趋势,内容的交集非常有限。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毕业生的职业适应,他们到企业后经过较长时间的再学习、再培训才能适应。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一些学校还在使用8年前甚至更早编写的专业教材,而这些教材引用的部分材料又向前追溯5~10年,部分教材内容离现实水平甚至有10~15年的距离;有的学校尚未形成教师进修、培训、学术和技术交流机制,部分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教师岗位,缺少进修学习和企业实践机会,缺乏对企业技术进步现状的了解,存在一定程度上把教学过程演化为“复印”书本信息的教学现象。

某市高校教师调查数据显示,在回答“近3年您是否参加了各种培训”时,选择经常参加的仅占9.8%;选择偶尔参加和从未参加的占84.6%;希望有机会参加专业进修和学历培训的教职工数达74.8%。有49.4%的被调查者认为提高职业能力水平的最佳途径是单位组织培训[1]。

1.1.3 从学校的点、线状学习到知识系统整合和集成要求的距离

学校教学以单列课程作为教学单元,课程与课程间有的存在无形的“隔离带”和水平落差,在有些教学体系中,综合训练本来就不足,这些年又因种种原因进一步削弱了这种训练,如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企业则需要围绕一项任务系统地组织资源、有机地整合和运用资源。在企业里,尽管某个“人”在一个岗位上,但他的工作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节点或“制造链”上的一环,需要他考虑这个节点任务的实现,也必须考虑实现整个任务的协同性。在制造链上,这个任务是前一任务的承续,又是后一任务的准备环节,任务的边界并不是“光滑的”而是相互嵌套的,它对整个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期都将产生影响。要求一个人具备围绕任务组织资源的技能,这对于习惯于点、线状学习又缺少“资源整合训练”的学生是一个转折和考验。一个产品的制造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要求的满足又以每一个节点满足为前提,而学校教学更多的是分段、分块教学,这就要求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知识综合”和“技术集成”。

1.1.4 规范适应:从教学规范到企业规范

每一个合格企业都有自己的规范,从教学规范到企业规范,存在一定“高差”和“位差”。在某种意义上,规范即约束。为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需要简化约束,这里也包括技术规范。因为不少学校尚未实行有效的案例教学,教学时多用“通用”规范,但这些通用规范往往是“最低”门槛,并不反映企业的特殊要求,学生难以满足企业和用户对更严格规范的特殊需求。在工作中,一些学生产生教学规范即企业规范的错觉,“教师就是这么教的”。对规范自由随意的裁剪、简化给毕业生的职业适应造成了困难,这种规范减省越多、越自由,毕业生对职业的适应越困难,适应期也越长。

1.1.5 目的符合性适应:从满足教学要求到满足客户要求

当前我国不少本科学校对学生学业的评价机制还不够完善,对学业水平的考察和评价重点仍局限于各种理论考试,测试内容又多为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引导千百个学生寻求同一个标准答案,至于科学的方法、想象力、创造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在测试评价中还明显欠缺。课程的教学要求变成了满足任课教师的要求,而这些教师个体对实际需要的了解和理解又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因素导致了实行的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目的存在偏差,也使得培养出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与职场要求不太适应。测试评价与企业的实际需要存在的偏差越大,毕业生职业适应的障碍也越大,难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

企业的存在以拥有客户为条件,满足客户需求成为企业的核心内容,而满足客户需求与满足教学或教师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教师“模拟”客户的要求,给定的约束条件是显性的,但实际上许多约束条件是隐性的,需要去发现。要满足客户需求,企业需要与客户共同发现隐性约束。教师很难像客户那样提出与实际需要贴合的要求,当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时更难;教学结果与损益的联系也不像企业那样直接和现实,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也限制了教师像客户那样提出实际的约束条件。因此,案例和现场教学结合必不可少。

1.2 人际关系与心理适应

不少毕业生发现,除了对工作本身的适应外,他们还会遇到很多问题,包括团队合作、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心理等多方面适应,希望学校教育能提供训练机会,以期为多方面适应提供智力和能力支持。人际关系与心理适应在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有研究者曾对一万个个人案例进行了分析 ,发现“智慧”、“专门技术”和“经验”仅占成功因素的 15%,85%决定于良好的人际关系[2]。传统教育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所谓“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这种传统教育观念的高度概括,这给毕业生入职适应和长期的职业适应带来了严重障碍。

1.2.1 从单兵到团队的适应

本科学习阶段甚至之前各教育阶段,学校过份强调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现行考试、评价和升学制度环境中,学校过度强化个体竞争。种种做法,强化了学生的“心理领地意识”,而削弱了团队合作意识。纵观工科各专业,几乎没有一项工程任务是不需要合作就能完成的,因此,过份强调独立思考和竞争,不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成为毕业生适应团队合作的障碍。

毕业生入职,多数要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团队中。由于“心理领地意识”较强,毕业生在工作中会担心领地“侵犯”或“被侵犯”,不愿意涉足他人事务或与他人合作,这种心理领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毕业生与团队其他成员间的互动或互惠;在那些“心理领地意识”差异大的团队中,成员间在交往中产生的摩擦较多,从而降低了团队效能。

1.2.2 对沟通需要的适应

现代制造企业的组织结构已由金字塔型的递阶层次结构向扁平化、分布式组织结构方向发展。信息传递也由过去以接受上级指令、向上级汇报为主要方式转变为需要进行大量的横向沟通与协作。现代制造企业面对的市场变化越来越快,“以用户为中心”已成为企业的行动指南;与用户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成为企业各方面人员的一项基本功,广义地讲,企业人员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用户服务,因为他们的每一个行为细节都将“映射”到企业的产品上。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知识和信息,除了书本知识和实践外,企业成员要通过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获取大量知识和信息;在信息时代,正确地接收和传递信息已变得非常重要。沟通能力越强,信息接收和传递的准确率就越高,而新入职的毕业生要随时准备与制造链上的每一位成员接触和沟通。所有这些,都与团队以及团队成员的沟通能力有关。

在应试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中有不少人在上大学前的生活内容只有一个中心:学习,追求好的考试成绩。他们忽视与他人的交流,沟通意识淡漠,有些学生自信心不足,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被认同,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如人意。他们甚至在与他人沟通时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交际圈小,在与他人相处时,常常“隐身”,或者自我“边缘化”。

现在,部分学校教育仍然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培养学生去创造让这些知识发挥作用的情景。沟通能力的培养几乎是一种自由放任状态,课程计划给予的支持和学生获得指导的机会较少,在测评基础上的引导则更少。不少学者认为,一个毕业生的沟通能力对他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

1.2.3 对雇佣关系的适应

雇佣关系是雇主(企业)与雇员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书面的、口头的),它是雇佣双方在自由协商的基础上彼此作出的一系列承诺[3]。雇佣关系的实质是交换关系,归根到底是雇佣双方利益的反映和交换[4]。这种关系包括:付出与回报、价值创造与价格、承诺与义务。这显然不同于毕业生过去习惯的父母子女、亲友、师生、同学关系。对于广义的雇佣关系,一是指劳动契约的受雇人与雇佣人之间存在的“特殊的从属关系”,受雇人的劳动须“在于高度服从雇方之情形下行之”;二是指劳动者系提供其职业上的劳动力。薪酬是雇佣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创造让雇主认可的价值,是获取回报的条件,薪酬水平不仅与劳动质量有关,还与劳动力供求关系有关。

毕业生入职多为初次雇佣,不同所有制企业的雇佣关系和雇佣合同内容繁多且各异。随着越来越多的毕业生进入不同所有制企业,毕业生遇到的与雇佣关系相关的问题和困扰也日益增多,容易产生心理冲突,极端事件时有发生。但多数学校在课程结构设计中尚未安排雇佣关系教学内容,毕业生对雇佣关系知之甚少。引导学生认识雇佣关系,帮助大学生寻求就业、入职初期和持岗过程中产生的与雇佣关系有关的种种冲突和困扰的排解途径十分必要。

2 在应用型本科教学再设计中表达缩短入职适应期的要求

2.1 在教学再设计中反映对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

2.1.1 反映理论教学与应用相结合的要求

课程结构设计必须反映出应用型本科的应用特征,构造出支撑应用的紧凑、合理且适用的课程结构,在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上支持应用型培养目标。不仅应用型科目和学时占比要合理,在一门课程内,理论与应用教学的比例也要与应用型要求相适应,如果大量课时仍被不适当的理论教学占用,“应用型”培养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需要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现有课程结构、课目和课程内容做全面的审查分析,删减和调整那些不支持“应用型”培养目标的课程和内容。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师资配置和形成应用型教学团队是关键。一是设定应用型教师的合理比例,严格执行教师入门的选择标准,求应用能力之贤;二是围绕应用型结构组织教师团队;三是注重教师入职后应用能力的持续培养,如选派教师进入技术师范院校或进入合适的企业进行实践培训;四是注重教师个体和团队应用能力的评价,鼓励教师发展应用能力并向学生传授,以更科学的考核方式替代对论文、科研的单一考核方式。

围绕制造过程合理地规划和配置实验、实训资源,以满足应用型教学为目标,满足基本技能训练要求,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做”而不只是“看”。对实验实训设备,政府应承担一定的投入责任并实行严格的专项考核评价。

2.1.2 反映缩短教学内容与企业技术和管理进步水平差距的要求

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选择有效的应用技术作为教学内容。现在,部分学校教学内容还不能反映技术和管理进步的新水平。例如,现在机械制造企业大量使用数控机床或加工中心,多种工序合并,加工工艺、夹具、刀具必须与之相适应。但一些教材介绍的内容仍然停留于传统加工工艺和机床,这样,虽然学生学习的也是应用技术,但与实际应用技术水平差距较大,学生毕业后或需要重新学习,延长了适应期;或被现岗位淘汰,再向下寻求匹配,这些都不是企业和毕业生所希望的。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的先进性进行评估,辨识出能代表企业技术和管理进步方向、有效用的应用技术科目或内容。对先进与否的判断要看这种技术处于寿命期的哪一阶段和在未来 5~10年内它的应用前景。

2.1.3 反映从现行的单元学习到适应技术集成的要求

一些学校的现行教学方式多为传统的单科目、单元学习,这样的教学设计仅仅停留于传统制造链上的“分段”教学,“技术集成”过程训练明显不足,产生知识和技术“碎片化”现象,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集成意识和能力严重不足。而在实际工作中缺少技术集成意识,个人往往较少主动考虑集成的需要,集成目标难以达到或集成质量降低。缺少技术集成方面的优秀人才,企业创新也很难实现。虽然国家鼓励毕业生创新、创业,但技术集成能力不足使创新难以实现。缺少技术集成、管理集成的基本训练,产品全生命期概念也很难有效建立。尽管技术集成能力也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培养,但由于学校基础教学存在的缺陷,造成毕业生到现场后必须先补缺,使培养难度增大,培养期延长,人才达到的层次也受影响,技术集成人才群更难形成。

2.1.4 反映从“实验性”教学到企业直接兑现损益的严格要求

教学规范与企业规范,前者虚后者实,前者宽后者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设计中的差误不会立即兑现经济损益,师生的“实验”心态都可能无意识地“宽容”教学双方。而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服务过程中,任何差误都将很快转化为企业损益。因此,严格、严谨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必备品质。一个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制造出自己的若干项设计,哪怕是简单的一个部件,以取得相关制造经验并计算制造成本,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建立成本及损益概念。

2.1.5 反映适应从教师评价到客户评价的要求

学生成绩的评价者是教师或教师群,“产品”的评价者是客户(下一道工序即客户),教师往往不愿意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客户则不希望为“供应者”的质量瑕疵付出额外成本。学生满足教师要求往往可获得修正机会且无需付出太多成本,而满足客户要求的机会有时只有一次,即使获得修正机会有时还须自担高昂的修正成本。因此,客户评价比教师评价更实际、更严格。这就要求学生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建立客户和满足客户需求的概念。可以通过独立设置课程或课程内容,以实践为主,让学生参加谈判或销售服务,有机会直接面对客户,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及其满足要求的方式。

2.2 注重团队合作、心理适应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2.2.1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存在两种需求:一方面要求不断提高毕业生专业技术能力,另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工程人员必须拥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现代工程团队、新产品及新系统开发的需求。工程专业本科课程除教授学生技术知识外,同时要培养学生广泛的个人、人际环境构建能力。因此,要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适当设置团队精神培养的课程和学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团队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系统有效地获得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实践。

学校还需要培养协作型教师,使他们有能力指导大学生的团队能力培养。改善工程系统设计成绩评定方法,渗透式培养团队意识和团队能力。工程系统设计团队项目的学习重点强调团队能力培养的过程,考核时无须过分强调成果的“完美性”,而以是否实现教学大纲中各教学环节的要求为原则进行评价(如:项目方案和成果是否在团队成员研讨后共同确定),只要学生能给出合理的科学论证或设计、正确的分析与思辨,就评定为满足要求。还要改善学生评价标准,摒弃过度倾向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单一评价,把团队意识和能力纳入评价范围,引导学生通过努力改善团队意识和能力。

2.2.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综合素质与沟通能力在学生人生成长和职业适应中的重要作用,把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与沟通能力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掌握沟通技能,从学生入校即逐步展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为大学生搭建学习和锻炼沟通能力的平台。开设与沟通交际相关的课程或者讲座,如“沟通艺术”、“管理沟通”、“公共关系”等课程,普及沟通交际知识,有目的地加强沟通训练。

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创设培养学生沟通能力的环境。作为社会互动过程的沟通是一种人文体验,只有感受沟通双方共通的意义空间,理解沟通语言,体会大体一致的生活经验或文化背景,才能增进相互理解、成功沟通。学校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运用多种有效手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沟通意识,传授沟通技能;通过组织演讲比赛、辩论会、诗歌朗诵、文艺演出、体育赛事等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2.2.3 认识雇佣关系、改善雇佣关系适应

雇佣双方用书面合同约定责任和义务,这只是显性的契约关系,是员工对自己和组织(雇主)之间相互责任和义务的理解。实际上,除了显性的契约关系外,雇佣关系双方——员工和雇主(组织)还存在对隐含的承诺和责任的理解,也就是广义上的心理契约。有研究证明,心理契约的具体内容包括交易契约(经济交换)和关系契约(情感交换)两个主要维度。

研究发现,领导—部属交换与员工工作态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并在人际公正、信息公正与员工工作态度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心理契约违背与员工工作态度显负相关,并在程序公正、分配公正与员工工作态度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5]。有学者认为(如 Pearce),在个人关系为基本元素的社会结构中,员工与直接领导之间的关系是员工认知雇佣关系的重要途径。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忽视员工与直接领导关系内涵的雇佣关系对员工工作态度的解释是不充分的。

知识型员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在知识获得与能力形成过程中,付出成本较高,因此对薪酬的期望值更高。但在我国部分企业,工薪高低并没有与贡献大小形成严格的对应关系,因此知识型员工更容易产生“不公平感”,于是他们“外在满足”的最大需要就是对报酬的高期望,希望有公平分配的物质激励。薪酬是雇用合同中的重要内容。除了供求关系和毕业生的共同价值,专有价值是获取高薪酬的条件。当取得高收入的愿望强烈而专有价值不足时,更易产生心理冲突。因此学校教学既要注重共同价值培育,也应为学生构造个体专有价值形成空间,增强毕业生取得高薪酬的竞争力。

3 结束语

缩短毕业生入职适应期对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教学提出了再设计要求,要求课程结构、师资结构、学时分配、教学流程、实习实践项目及资源配置等充分表现应用型特征,并与现实的应用水平和发展趋势相适应。在对教学结构进行再设计时,注重缩短入职适应期对毕业生团队合作、人际沟通和心理适应能力培养的要求,消除传统教学结构在这一方面的固有缺陷。

[1]北京市教育工会课题调研组.高校教职工在关心什么[J].中国教工,2010(7):13-16

[2]姚莉,陈炯.社会对工科学生沟通能力的需求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5):155-156

[3]姚先国,高怿.雇佣关系、剩余分割与企业的雇用效率[J].财经研究,2007(3):113-120

[4]杨凯.雇佣关系的交换关系平衡[J].生产力研究,2011(12):31-32

[5]汪林,储小平.组织公正、雇佣关系与员工工作态度-基于广东民营企业的经验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9(4):62-70

猜你喜欢
应用型毕业生学校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学校推介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最“叛逆”的毕业生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