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燕平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山西 大同 037003)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有着丰富的底蕴与内涵,由此产生和发展出了丰富而深厚的传统文化。而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若想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吸纳和借鉴我国固有的文化资源,通过结合现代的设计思想与经典的传统文化,建构起极富特色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作品,从而将文化底蕴注入环境艺术设计之中,彰显出不可磨灭的文化精神与现代意识。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理念应用与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原则,进而探索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理念的具体方法,为传统元素在当代生活环境中的留存和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具有比较好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具备比较明显的机遇和优势。不过鉴于传统文化有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条件,所以在设计时无法简单地照搬和移植,而是要遵循一些客观的基本原则。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但无论哪种空间环境,都必须涉及两部分内容:一是环境艺术的形体结构,二是环境艺术的外在装饰。所谓外形方面的原则,指的是设计作品在结构方面必须能够契合该环境的空间特征与特定功能,且设计作品在外在装饰方面必须能够契合被装饰对象。总而言之,一切涉及都是最终为了满足空间的需要,一方面应具备合理的形体尺度,另一方面还要满足特定的结构功能。在具体设计中,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与环境艺术作品与主题相匹配的元素,并以不显生硬的方式将其融合入设计作品中。一方面应保证作品能够充分满足现代审美情趣,另一方面也必须不破坏环境作品的整体性。在具体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艺术中实际对象的需求,兼顾作品与环境之间的呼应,以使引入的传统文化元素能够适应现代环境设计的要求。
适度与得体,是环境艺术设计的规律,在基于文化理念的环境艺术设计模式之中也不例外。众所周知,不少颇具传统文化色彩的元素均属于我国农耕时期的文化财富,因此旧时代的烙印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无法直接拿来主义,必须在适度方面下功夫。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客观地讲,传统文化内在的意义与价值与当前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审美已经有了鸿沟,在传统文化之中拥有丰富意义的一些元素,如今成为在视觉上是一种装饰。所以,假若大量地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会适得其反,不但无异于表现作品的地域性与民族性,反而变成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罗列和堆砌,不利于设计意念的言说和表达。传统文化拥有多样化的题材和表现手段,只有结合环境的实际特点,抽取其中特定的语言来进行表现,才能实现作品与环境的协调。
目前,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一方面呈现出新技术、新材料,另一方面也难以避免地显露出其负面影响,即作品的同一性和冷漠性。所以,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人们更加希望环境艺术设计是否人性化,是否能够充满人情味。无论是怎样的作品,其设计理念与风格必须和该地域特有的千百年来所传承下来的文化意念相互融合。我国拥有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很多元素都浸染了丰富的乡土气息与淳朴的文化诉求。不少对环境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精神的研究也表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只有营造出赋予文化积淀的精神气质,才能够使身临其境的人获得感情共鸣。不同主题的作品必须能够体现出相应的感受氛围,从而满足人们特定的情感需要,所以,只有遵循情感方面的原则,使作品充分满足环境的表达需要,才能最终表达出设计者的初衷。
这里所阐述的理性原则,指的是在实际设计中的逻辑性原则与规律性原则,在实际的环境艺术设计时,必须尊重艺术的客观规律,不能掺入作者本身的主观随意性。理性的原则适用于基于传统文化的环境艺术设计模式。举例来讲,在设计的选材中,众所周知,由于时代和科技的局限,传统文化的理念往往浸染在一些天然材料之中,比如木材、石材、植物等。但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显然在取材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取而代之的多为工业材料。这些材料坚固耐用,却不宜体现出传统材料质朴的特点,因此难以充分地表现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作品。所以,在能够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引入传统文化中的木雕、石雕、嵌瓷等材料与技术,使材料和内涵实现微妙的平衡。
基于文化理念的环境艺术设计可以使作品在城市化、全球化的背景下依旧保有艺术特色,因此传统文化拥有难以磨灭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中,简单地沿用是不符合艺术规律和实际需求的,只有引入传统文化的独特语言,加以现代的表达手段,才能实现现代环境艺术与传统理念的融合,构建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我国的传统文化发展积淀已经多年,无论是文化的内涵,还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也有大量丰富的既定表达模式,因此具有难以避免的程式化特征。这种特质的缺点是容易导致表现形式的单调,但其优势在于有利于以直接的方式体现出文化的内蕴。这就说明以直接应用的设计模式来处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文化融合。必须明确的是,直接应用的设计模式应该做到去粗存精,在引入和融合之前,必要的步骤是进行选择,而不是直接拿来主义。这里所说的直接,并非不做任何的修饰,而是要通过转换和映射,赋予其特定的新的内涵。
物品本身的直接运用是直接应用的设计模式方法之一。这种方式有很多经典的实例,比如清华图书新馆,为了延续清华园的历史与文化,选取了横向的布局方案,在建筑物的体量上与老图书馆充分匹配,在传统文化的引入上则使用了与老馆相同的建筑材料砖石,从而成功地使新图书馆的颜色、质感与老馆遥相呼应,在此基础上还充满了经济时代的现代气息。由此可知,物品本身直接应用的设计模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设计手段,能够让传统文化的要素直接融合在现代的环境里,而毫不显生硬与做作。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设计模式必须小心谨慎,由于传统文化的生存土壤已经和当今环境艺术有了比较明显的差异,一旦运用失误,则难以体现出设计的初衷,还会显得和周围环境不相协调。
造型的直接运用也是直接应用的重要设计模式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淀了许多充满文化意蕴的造型图案,这些元素一方面表达出丰富的吉祥寓意,另一方面也具备着难以遮掩的美感。这样的图形元素与造型,能够以其内部蕴含的文化因子,带给体验者心理方面的共鸣,同时也表现出符合我国经典文化核心之中的审美观念和趣味。
艺术表现手法的直接运用也是直接应用的一种设计模式方法。我国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多样的手法,一个相同的艺术设计题材,会由于表现手法的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意蕴。这些手法大大丰富了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表达范围。
在间接应用的设计模式之中,以图像元素的间接应用最为常见。这种模式的方法是对传统文化元素中的图像成分进行提取与重构,从而充分表达出传统意象的内在韵味,并实现与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契合。众所周知,传统文化已经在我国经历了比较漫长的时间淘洗,其表现形式不拘一格,种类繁多,而其中能够留存至今的往往都具有极好的审美功能。如果能够将其不符合当代审美的部分去除,经过提炼和再造的间接应用方法。便可以抽取传统图案中有价值的部分,并结合当代设计理念对其进行间接应用。此外,在设计时,还可以把一些传统文化的图形和外形进行抽象与变形,使之实现重新组合,焕发出新的生机。
有以下两种间接应用的设计模式可以应用在环境艺术设计之中,第一种是元素的抽象处理,指的是从传统文化元素之中萃取出其“本质”部分,并在这个本质的基础上通过现代手法之中的夸张、强化等手段。唤醒蕴含于传统文化元素之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第二种是元素的简化处理,指的是通过提炼和概括,尽可能地凸显传统文化元素之中的主要结构,从而使设计的作品能够具备鲜明的形象特点。
另外一种间接应用的设计模式,是思维方式的间接应用。我国的文化渊源有着独特的思维模式,可以将其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之中。最常见的模式是象征、谐音、会意。即使发展至今,传统文化的这种表现方法同样可以被借鉴,用来表达作品的设计初衷。举例来讲,牡丹是富贵的象征;荷花是圣洁的象征;松是长寿的象征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思维方式的简介应用,其原则在于能够使观赏者和体验着可以在简单思考后顿悟作品索要表达的意象,不然变难以体现设计的初衷。在思维方式的间接应用设计手法中,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具有深刻的领悟力和高超的概括力。这种间接的设计手法虽然达不到表象的效果,也没有直接造型应用的醒目效应,但是只要其能够恪守对传统文化内在本质的表达,便能够充分避免设计中表象与内在的偏离。
环境艺术设计应该遵循我国的本土文化脉络,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文化特质的作品。只有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中的要素融合起来,才能充分将我国传统文化内在的价值体现于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这种设计模式可以充分契合人们对现代环境艺术与传统文化在内心的需求,从而构建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世之作。
[1]胡义成.风水包含着科学成分——国内外风水研究述评[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李伟,龙炳清.“风水学”思想精华对现代景观规划理论的启示[J].四川环境.2012,(4).
[3]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A].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4]胡文翔.净化心灵美化环境—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的初析[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5]彭培根.建筑环境与人民的文化及美育的关系——评南京、上海及北京新建机场的设计[J]建筑学报,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