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高黔峰 熊传毅
(遵义师范学院 贵州·遵义)
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机构,它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新颁发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对高校图书馆的定位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并对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资源配置、服务手段和方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其必须把开展图书馆本身的学术活动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图书馆学的基础理论是图书馆人长期从事图书馆工作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和财富,通过长期的理论和实践原理的体系,是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具体模式,预先研究尚未出现的图书馆工作实馆的起点与根本,是图书馆学领域中的主题思想、宏观理论,从近代西方图书馆学引入中国,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新技术新概念的引入,图书馆学理论的变化,最初表现在研究内容的变化上,使图书馆的研究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一旦这些新的理论内容变得成熟,就会有人探索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来容纳它们。构建新的理论体系,既是基础理论体系自身的变革,也是使新理论成为学术共识并对图书馆实践产生更大影响的最佳途径。无论从实体还是虚拟,从时间还是空间都给予图书馆研究方法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无穷大的想象依据,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又从根本上冲击着图书馆的基础理论研究。
1、数字图书馆的兴起。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由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图书馆数字化和信息化发展模式,向人们展示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新型模式——数字化技术。人们将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科学去独立研究是从近代开始的。由于图书馆学是在图书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当图书馆学自立于近代科学之林以前,历史上已有关于文献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为图书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图书馆数字化基础理论,数字资源的研究、数字资源的整合管理等新模式、新观念。而数字图书馆一度被认为会取代原始的老式的传统图书馆。
2、图书资源信息化。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学校教学和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重要机构,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从业者的图书馆员,其信息观念及信息能力的高低,既是评价其职业素质与水品的首要标准,也是影响图书馆工作和整个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决定因素。信息资源共享是将一定范围的信息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信息传播机构和利用者,按照互惠互利、互补余缺的原则进行协调,共同纳入一个有组织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所有信息供有关用户、网络成员共同分享与利用的一种方式。它可用最小的投入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的知识信息,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或网络成员的需要,实现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信息服务机构的服务效率。计算机技术网络化的发展催生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资源的信息化催生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检索方式多样化,使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
3、知识管理的理念。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文献建设和加工有了新的方向,由此图书馆催生了“知识”概念。知识,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词,其内涵和外延因使用者不同而异。一般可区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概念。根据韦伯斯特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总之,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知识管理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用户需求的调研与预测,以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如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方式就是保障读者需求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要加强用户管理,注重用户信息能力的培养,提高读者的图书馆使用技能与使用效率,将馆藏的静止信息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导航。引入内外部结构评价标准,通过读者的满意度调查和需求的增加率来看知识管理的效果。这就是广义的知识概念。知识管理对于图书情报学影响的研究、基于知识管理的图书情报学的变革和创新研究等。
4、图书馆人文研究。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图书馆人文研究转向实践,研究人员将人文研究的内容与信息自由、信息权利和公共图书馆精神相联系,认识到图书馆作为公益性事业,必须体现公共性与公正性,图书馆信息资源需要公平地提供给每一个读者,从而实现读者的利益均衡。蒋永福最早在1991年采用人文精神名称,他说:“人本主义图书馆学所极力倡导的是人的主体性,即弘扬人文精神。它要在现实的图书馆学土壤中,全面实现人性的复归。”图书馆是人类思维的产物,是人的本质的物化形式之一。通过对人文关怀,使技术化与人文化高度融合。图书馆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必将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缩小社会差距;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活跃文化生活、提高教育水平;弥补数字鸿沟、推动和谐发展的作用。图书馆人文研究的目的将是如何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图书馆人文研究的对象将向公共图书馆转移,公共图书馆是图书馆体系中的重要类型,具有自身的明显特征和代表性,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5、文献资源建设。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社会信息化浪潮的前沿,网络化、数字化建设迅猛发展,众多图书馆则处在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过渡发展阶段。信息资源作为图书馆的基本资源,是图书馆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加速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数字化,已成为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是摆在当代图书馆人面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信息资源管理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起源、内涵)、信息资源管理学科体系建设、信息市场管理问题、信息共享和利用问题、信息检索策略与工具、信息资源重组、网络信息组织等。
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21世纪出现了几种全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定性与定量说、过程说和三维立体论。定性观察只是要求对物质的组成有所了解。此仅仅涉及到性质。定量观测要求到物质的组成以及在各物质的含量问题。定量是具体到数值,一般比较精确。而定性就模糊许多。常用的图书馆学定量定性研究法主要针对文献计量、个案调研等。而过程说和三维立体论也是研究人员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整个过程中人为地将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划分的结果。
图书馆学的方法论只是研究图书馆文献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当代图书馆学中任何重大的研究课题,都需要将传统的图书馆学理论和方法,与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相结合。除上述学科以外,经济学、统计学、传播学、历史学、语言学、逻辑学等,也都是与图书馆学相关的学科。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一些在多学科研究中都通用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模拟法,以及逻辑思维中的分析、比较、分类、类比、综合、抽象、假设、归纳、演绎等方法都在图书馆学研究中得到了应用。其中,调查法已被广泛应用于读者研究、文献资源调查等很多方面。图书馆学研究中最常采用的是对图书馆实践经验的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以及目录学方法。在研究图书馆学的过程中切忌将某种或几种研究方法来定性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以使我们的研究方向出现偏差。图书馆学研究是在不断吸取各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的,新的科学研究方法还会不断出现,图书馆学研究也将随之更加深入。
[1]鄂丽君.高校图书馆员学术研究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科学管理,2010.2.
[2]刘孝文.试论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热点及走向.情报资料工作,2007.1.
[3]傅正.从思维方式角度对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研究的思考. 图书馆杂志,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