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2012-08-15 00:42董晓飞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客体本质现实

董晓飞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哲学与思辨·

需要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董晓飞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北京 100091)

需要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人学大厦的一块基石,同时也是分析全部人类历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中,关注人的需要,并寻求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途径,是需要理论研究的核心。为此,通过对需要理论的内涵的探讨,不仅对于构建科学的需要理论体系、深化价值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等现实意义。

需要理论;人的需要;现实意义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内涵深刻而丰富的思想体系。其中,关注人的需要,并寻求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现实途径,是需要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当今这个以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为背景的时代,人的需要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是人的各种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随着对人的需要的关注,对“需要理论”的深入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十分迫切的课题。

一、需要理论的科学内涵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内涵深刻而丰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对人的需要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形成了关于需要理论的观点。深入研究需要理论,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在需要的属性上,人的需要是现实的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人与动物都有某种需要,这是由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所决定的。但是,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有根本的区别。首先,动物的需要是一种本能的活动,其活动只是自身需要的满足,需要的对象也总是指向自然物,因此,动物的需要只具有自然性;与此不同,人的需要不仅有自然性,而且有社会性,人的活动可以超越个体的本能需要,从而使人的需要带有多样性的特征,现实的人把对自然本能的追求提升为主体的有意识的追求,进一步产生满足人的需要的实践活动,因此,“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1]46。其次,动物的需要是被动的,人的需要是主动的。在现实生活中,动物只会消极被动地接受大自然的恩赐,为了适应客观世界,它们“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1]47。与之不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1]47。现实的人在需要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改造客观世界,使自身的需要得到实现。再次,动物的需要是狭溢的,它的需要是通过自然界提供的食物来满足;而人的需要是丰富的。因为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实现要经过实践创造活动才能实现,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可见,人和动物都有各自的不同需要,这种不同的需要表征了类的特殊属性,这也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

(二)在需要的产生上,人的需要是实践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力量源泉

人类的生命活动总是从人的需要开始,现实的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展开人的对象性的关系,进一步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现实的感性世界。人是自由自觉的主体性的存在物,现实的人能够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某种需要,并使之转化为某种相应的欲求和目的,以此来引导人们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需要是人类活动的初始动力,也是人与外界关系得以建立的初始的原因”[2]。对于每一个现实的人来说,他们都会从需要的产生→需要的满足→新的需要的产生→新的需要的满足,这样一种连续不断的循环发展进程,而现实的人也正是以此来展示自己实践活动的内在价值。可见,在现实生活中,“主体正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才去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3]。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展现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促进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三)在需要的评价上,对需要进行评价既是需要理论的核心,也是实现人的需要的前提条件

人的需要不仅有主观性,而且有客观性。因此,应当把人的需要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合理的评价,通过对需要的产生、需要的发展规律的评价,来研究人的不同需要的评价标准,使每个人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需要的合理选择,最终促进人的需要的实现。因此,在需要理论的体系中,以需要的评价作为核心,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在需要的实现上,人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来满足和实现自身的需要

尽管人的需要是实践活动的内在动机和力量源泉,但是,为了实现人的需要,必须要借助一定的实践活动才能达到。需要的实现是客体作用于主体并对主体产生的实际效应,也是客体的潜在需要向现实需要的转化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性的需要,自然界不是为人的存在,不具备满足人的需要的特定属性。因此,为满足人的现实需要,人不会只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需要的满足,而是以人所特有的实践方式,“通过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创造性地满足其需要,同时也在社会性的活动中创造出属于人的需要”[4],从而实现人的不同需要。

(五)在需要的本质上,人的需要是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在现实生活中,当现实的人需要某种特定的客观对象时,这反映了作为主体的人与客观对象之间的某种需求关系。我们说客观对象具有一定的价值,关键在于现实的人是否对客观对象具有某种需要。作为现实的人,他们总是具有不同需要的秉性,这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因为人的本质力量就体现在能够主动追求自己所需要的对象的力量,因此,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人的需要的满足,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是内在统一的。这样,在每一次的消费活动中,“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79。这种需要作为一种动力会进一步引导人们进行社会生产,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需要理论内涵的核心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与动物的需要不同,它作为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定性,通过对人的不同需要进行认识和评价,引导人们从事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最终使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得到确证。

二、需要理论的理论意义

笔者认为,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需要理论研究,对于构建科学的需要理论体系、深化价值论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有利于构建科学的需要理论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各自的角度对需要理论展开了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需要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但是,透视这些繁荣现象的背后,会发现当前国内外关于需要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例如,这些研究所关注的只是各自具体领域内的需要问题,缺少对需要理论本身的深层反思,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局限性。另外,我国目前关于需要理论的研究仍然停留在理论阐释、个例实证分析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无法有效满足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对需要理论进行研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本文是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需要理论的研究对象,探讨了需要理论中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力图提出“需要的属性、需要的产生、需要的评价、需要的实现、需要的本质”的演进过程的建构框架,以期为加强需要理论的研究,实现由潜在到现实、从抽象到具体,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持。这样不仅有利于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研究,而且也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从而使需要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更好地融为一体。

(二)有助于进一步深化价值论的研究

需要理论的核心是研究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一切活动的源泉与动力,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在哲学价值论中,需要是价值的核心内容,价值强调了客体是否“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5]。价值的实现以主体的需要为内在根据,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因此,通过加强需要理论中需要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挖掘人的需要与价值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深化价值论的研究。

1.主体的需要是价值生成的前提性条件,没有人的需求活动就不会有价值的产生。价值表达了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遍的关系,“就是客体的存在、属性和变化对于主体人的意义”[6]。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价值体现了客体和主体需要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表征了价值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展现了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的统一。而在二者的统一中,主体的需要起了关键的作用。一方面,主体的需要是主动的,为了实现自己的需要,个体会以实际行动主动要求客体与主体的需要相适合、使客体属性与主体需要达到一致;另一方面,在价值关系中,离开主体需要的客体不能构成价值,因为尚未和人的需要构成对象性关系的客体,只是潜在的、可能性的价值性存在,我们不能确定它是否有价值以及有何价值。因此,主体需要是价值主客体关系中的重点,也是价值生成的前提性条件。

2.事物是否具有价值,不是取决于客体的属性,而是取决于“主体需要的结构及其变化”[5]。价值虽然具有客观的属性,但是,事物的客观属性不能主动满足主体的需要,要实现事物的价值,则取决于主体的需要结构,“人的需要结构包括物质需要、社会交往秩序需要和对人生意义的需要等”[7]。人的需要结构分别对应着传统社会、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三种社会形态,人的需要结构受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需要结构,从而使人的需要具有不同的历史形态。正是由于人的需要结构是可变的,某物在过去可能没有价值,而目前由于能够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而具有价值。因此,我们应当深入考察社会结构内部人的需要结构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对需要的科学把握,促进人的价值实现。

3.人的需要是价值判断的内在根据和主要标准。在评价活动中,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的尺度是主体的需要,而不是事物的客观属性。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价值,就是因为主体的需要不同,因而评价事物的标准出现不同。因此,评价活动选择评价标准的实质,“就是把一定主体需要相联系的价值凸现出来,以成为评价活动的反映对象”[8]。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需要,“就有什么样的价值标准,由此决定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6]。

4.价值是根据主体的需要进行创造的,是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结果。价值创造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实践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价值创造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为满足人的不同需要和不断产生新的需要,人通过实践活动,把自己的需要、意志等主体的本质力量凝结于价值客体之中,使之转化为价值对象,这是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也是价值的创造过程。正因为人类具有用创造活动满足需要的本性,所以,人类不仅能通过创造使自己的需要多面化,而且还会不断提高需要的质量。于是,“需要刺激了创造,创造满足了需要,同时又刺激起新的需要,新的需要又导致新的创造,如此反复,每一次循环都把人类自身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且是越来越完美的阶段,从而把人类的生存形式(社会)推向前进”[9]。因此,主体的需要是人的价值的基础和源泉,离开了人的需要和价值创造,就不会有人的价值实现,也不会有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如上所论,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需要理论研究,其理论上的积极意义是十分显著的。同时,对需要理论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关注人的现实需要,为实现人的需要奠定理论基础,因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需要理论的现实意义

需要是现实的人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力,它对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都起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人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

需要是人的本性,一定的需要会“引起人们对于某种目标的渴望和要求的动机,从而成为激励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动因”[10]。生产力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它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构成要素,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的主体性因素,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客体因素,在实践活动中,人的需要作为劳动者的主体性的内在要素,为了实现合理的需要,他们会努力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利用生产工具对客体进行改造。这样,劳动者的需要激发出他们的创造性,最终促进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人的需要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

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有机体,人不仅有物质性的需要,而且还有关于“人与人社会关系的需要和精神需要等”[6]。因此,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一方面,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的物质性需要;另一方面,他们又会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来满足人的精神性的需要,这些精神产品使人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进而推进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不断提升。

(三)人的需要还有助于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在实现人的需要的过程中,人们不仅会追求他们的物质性需要,而且他们会进一步选择和追求自己的精神性需要,诸如自由、公正等。为此,他们会通过正当的手段来要求社会给他们提供高效的服务体系,进一步满足他们参与民主需要的权利。而这种精神需要的满足必定会使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正是如此,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11]。

总之,加强对需要理论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构建科学的需要理论体系、深化价值论的研究,而且有利于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进步,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凸显了需要理论的现代意蕴,是需要理论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丽的日出。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树琛.探索价值产生奥秘的理论——价值发生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45.

[3]阮青.价值哲学[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47.

[4]陈翠芳.主体需要的合理性是价值判断合理性的标准[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5]钟克钊.主体需要与价值评价[J].江海学刊,1994,(5).

[6]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李淑梅.人的需要结构及其历史发展[J].教学与研究,1999,(8).

[8]陈新汉.评价论引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8.

[9]章韶华.需要—创造论—马克思主义人类观纲要[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52.

[10]苑一博.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因[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88.

[1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8.

B03

A

1008-8520(2012)03-0012-04

2012-03-05

董晓飞(1979-),男,河南宝丰人,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那青阳]

猜你喜欢
客体本质现实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一种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强现实交互App的开发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现实的困惑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