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喜东 □王 瑞 □马宁宁 □张富有(河南省人民胜利渠管理局)
用水管理是灌区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开灌初期。灌区功能单一,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农作物需水规律和灌溉水源、工程条件,结合灌区作物的种植结构和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通过有计划地引水、配水和田间灌溉管理,达到充分、高效利用水资源,促进灌区农业高产稳产的目的。20世纪80年代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短缺,需水量又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的局面,给灌区用水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用水管理的目标和内容也需要做出重大调整。为适应新的形势,灌区逐步建立起以水资源优化配置为中心内容,以节约用水为手段,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挥有限水资源最大效益为目标的用水管理体系。
用水计划是计划用水工作的中心内容,分渠系用水计划和用水单位用水计划两种。渠系用水计划的主要内容是引水和配水计划,是渠系管理者从水源引水和向渠系配水的依据。根据渠道级别可分为总干渠、干渠、支斗渠引配水计划及田间渠道轮灌计划。单位用水计划,是灌区用水单元根据各自的用水特点(流量、时间、历时、水量)以及渠道过水能力等因素编制的计划。单位用水计划是渠系用水计划编制的依据,而渠系用水计划指导各用水单位的用水工作。无论是渠系用水计划还是单位用水计划又可分为年度用水计划和分次用水计划,下面介绍的是灌区总干渠年度和分次引、配水计划。
2.1.1 灌区年度用水计划
在每年的年底,各用水单元(分局、管理处)编制下年度各自灌区的用水计划,上报管理局。管理局首先对报来的各用水单元(包括独立用水单位)计划进行汇总,根据灌区往年用水情况,结合城市、工业、农业、生态、地下水补源用水的特点以及灌区水利用效率等因素,计算出灌区水资源总需求量,并与灌区水资源(引黄水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供给量进行水资源平衡计算,对灌区不同用水保证率下的水量供需作出预测,在此基础上,初步制定全灌区的供、用水计划。其次管理局再根据初步的灌区年度供、用水计划,对各用水单位上报的用水计划进行分析、平衡和调整,作为各用水单位的年度用水计划,并反馈给各用水单位。至此,灌区全年的用水计划制定完成,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作为下一年度用水指导的依据。
年度用水计划,应首先考虑黄河可引水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黄河流量年内变化较大,灌区用水与黄河流量大小并非一致,地下水开采量存在上下游和区域的差别,要注重采补平衡和区域间的平衡。二是准确把握各用水单位之间的供水次序。人民胜利渠灌区主要有城市、工业、农业、生态、补源和灌区外供水六项,其中,生活和工业用水关系到民生,优先安排;其次是农业和生态,在农业和生态供水的间隙进行补源和向灌区外供水。三是渠井结合,两水联动。四是节约用水,降低损耗。五是提高水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水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2 分次用水计划
由于目前灌区的用水大户仍然是农业,分次用水计划以农业灌溉为主。根据年度计划控制的引水天数、时间、沙量,尽量保持灌区水、盐平衡的原则,结合作物需水情况、水源、工程特点,每次灌水前5-7d,分灌区(管理处)根据作物生育阶段、土壤墒情,结合灌溉制度和具体灌水技术下的灌水定额、计划灌溉面积,计算本次灌溉净用水量,再根据工程情况、灌溉水利用率,计算总引水量,制定本次灌溉用水计划。并将本次灌水的待灌作物种类、计划灌溉面积、灌水定额、灌水时间、灌水历时、干渠供水方案、干口毛用水量列表,随用水计划一并上报管理局。管理局对分灌区上报的用水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协调灌水时间和调整流量),据此制定总干渠的引水和向各干渠的供水计划,并将此计划反馈给分灌区。根据总干渠的供水计划,分灌区组织干渠及以下渠道的灌溉用水。
用水制度是维持良好的用水秩序,做到科学用水、和谐用水应共同遵守的准则。60年来,人民胜利渠灌区制定了一系列用水管理制度,以保证良好的用水秩序。主要制度有:用水申请制度、引水制度、水量调配制度、节约用水制度、用水交接制度、水量结算制度、请示汇报制度、奖罚制度等。
农业是用水大户,年用水量占总供水的70%(不包含地下水)。因此,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节约宝贵的水资源,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在工程措施方面,进行渠道衬砌,减少渗漏,降低输水途径的水量损失;二是在灌溉管理中,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认真执行计划用水。实行按方收费的办法,培训浇地人员,提高灌水技术水平。禁止昼灌夜排,减少无故退水等。
在制定灌区用水计划时,注重从水资源的现状出发,体现节水灌溉的具体要求,反过来,计划用水也有力地促进了灌区节水灌溉工作。在引黄和地下水资源开采统筹安排方面,黄河水年际、年内变化较大,与用水峰、谷难以一致,但管理和使用方便,灌溉成本低;而地下水水量较稳定,可就近及时供水,但管理成本高。因此,在制定用水计划时优先安排使用黄河水,而以地下水作为补充。当引黄水量不足的情况下,也可加大地下水的开采量,满足灌区用水需求,并在黄河水源状况好转后,引黄河水补充地下水。
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灌区可以做到按计划用水,用水管理工作比较规范,对提高灌区的管理水平和灌溉水的利用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原因是当时的水资源相对丰盈,灌区引水没有限制,在计划管理上也没有过多考虑节水灌溉的要求,而是以充分满足灌区农业生产需要为目的。近20年来,灌区可利用的水资源日益短缺,再加上末级渠系管理组织相对薄弱,使得用水计划得不到很好的执行。主要原因有:一是地方政府对水利投入少,田间工程配套差,管理组织不健全;二是联产承包后,田间沟、畦规格不统一,达不到节水灌溉的要求;三是灌区引水量不足,难以做到适时供水,使得实际灌水时间比计划灌水时间滞后。目前灌区可用水资源的短缺,为使灌区的用水计划得到全面落实,节约用水成为全灌区的共识。
4.2.1 解决引水问题。一是在现渠首修建30m3/s的泵站一座;二是在黄河老田庵控导工程上新建渠首闸,渠道沿武陟浮桥公路穿黄河大堤,在一号跌水下与原总干渠交汇。该方案的优点是黄河主流靠近控导工程,闸前不需要引水渠连接,并且线路比较短;取消了一号跌水2.7m的跌差,相当于争取到了2.7m的水头,对引水十分有利。
4.2.2 以中央加快水利事业发展为契机,结合灌区节水技术改造,搞好田间工程配套建设,调动灌区干部和群众节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灌区用水计划的落实和节水灌溉的推广建立在良好的群众基础之上。
4.2.3 进一步加强灌区管理工作,重点放在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上,要改变过去政府管理群众不参与或群众自治政府不管理的体制,建立起地方政府牵头灌区群众参与管理,全新、高效的基层用水管理组织。
4.2.4 深化灌区运营机制改革,使群众所交的水费和实际用水量直接挂钩,杜绝“大锅水”现象。
4.2.5 结合灌区农业耕作条件,建立节水示范区,宣传和推行田间节水灌溉技术,并使灌区群众接受和掌握,促进灌区节水灌溉工作的开展。
人民胜利渠已走过近60个春秋,开展计划用水工作已经历50多个寒暑。灌区的用水管理工作不仅仅只涉及到灌区管理单位本身,要做好用水管理工作,还需要灌区地方政府、灌区群众和各用水单位支持和配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短缺,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做好用水管理工作,对于促进节约用水、保持灌区良好生态环境、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确保国民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