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利 □林海民(长垣县水利局)
1.1 城区地理形势。由于城区所处位置和长垣特殊的地貌特征,西南、南部、东南三面大致以1/6000~1/4000的坡度向城区倾斜,城区周边呈现出典型的“簸箕”式地貌,形成了城区外围涝水“三面集聚,一面下泄”的自然态势。
1.2 区域河道体系。从西、南、东3个方向通向城区的排涝河道主要有:西面的山东干渠,南面的王堤沟、何寨沟、乔堤沟,东面的长孟沟(已截排至老四斗)等。上述河道分别汇入城区的耿村沟、西护城河、东护城河,然后通过城北的文明渠、唐满沟、丁栾沟排往下游。
1.3 城区积水情况。1994年7月12日,全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8h平均降雨量294mm,最大降雨量达303mm,造成城区大面积、长历时的地面积水,部分城区河道和下游河道发生漫溢,但此后多年,城区积水多为短时间内存在,且主要集中在老城区的东北、东南地带。
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就如何分流城区周边涝水、减轻城区防汛压力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思考,特别是1994年“7.12”暴雨后,此项工作逐步摆上议事日程。近年来,长垣县结合城市建设,相继在西面实施了山东干渠截排、在东面实施了长孟沟截排,以及相应的配套工程建设,收到了一定成效。
就当前而言,城区西部涝水大部经耿村沟、红山庙沟、甄太沟等南北向的河道注入文明南支,不再经城区向下游排泄;城区东部涝水在长孟沟职业中专东截排至老四斗,经邱村沟进入下游的丁栾沟。为此,当前城区外来客水主要来源于南部的3条河道:王堤沟、何寨沟、乔堤沟。
2.1 排涝流量计算比较
王堤沟、何寨沟、乔堤沟3条河道城外集水面积(流域面积)合计为50km2,加上城区部分为70km2;3条河道设计排涝标准均为3年一遇。按照豫北平原地区排涝模数,可以计算出3条河道不同情况下的排涝流量,即西护城河与东护城河总的排水流量:
3年一遇情况下:70km2×0.25m3/km2·s=17.5m3/s
5年一遇情况下:70km2×0.38m3/km2·s=26.6m3/s
10年一遇情况下:70km2×0.63m3/km2·s=47.6m3/s
西护城河设计流量为28.56m3/s,东护城河设计流量为24.47m3/s,合计为 53.03m3/s。
可以看出,西护城河和东护城河的排涝能力远>3条河道的排涝能力。也就是说,城区南部的涝水对城区防汛的压力并不十分明显。但从城区防汛的角度,还要充分考虑设计排涝能力与实际排涝能力的差异、城区范围的径流总量,以及遇超标准降雨时城区防汛的承受能力等因素,尽可能地分排城区周边涝水,仍十分必要。
2.2 河道改道线路分析
2.2.1 王堤沟。根据河道走势与城区排水出路,王堤沟选择从杜村闸上游向西分流,即沿引水入城线路由杜村向西、再向北进入耿村沟,初步规划分流流量5m3/s。按此线路,一是要对杜村闸至308线河段进行加深扩宽治理,并对沿线桥涵闸进行增设和改建;二是对耿村沟进行改造,以加大耿村沟的排涝能力。
2.2.2 何寨沟。何寨沟处于城区正南方向,如向东、西方向分流,均呈上坡趋势(单堤一带地面高程为61.8m,杜村沟上游一带地面高程为62.3m左右,向东、向北的地面高程也在62.0m以上),不但分流线路长、投资大,更重要的是将打乱整体水系自然流势,且在河底高程上也难以与下游河道衔接。从两条护城河的承受能力来看,也应该保持该河道的现有状态。
2.2.3 乔堤沟。由于上游侵占,乔堤沟当前实有长度和流域面积已经不同程度的萎缩,虽然对城区防汛的压力十分有限,但对城区南部的防汛构成了一定威胁,应尽快对乔堤沟按照设计标准治理,特别对下段要进行硬化治理,以保证该区域排涝畅通。
综上所述,当前较为可行的分流措施为王堤沟自杜村闸上游向西这一线路和乔堤沟的改造。同时,应加快城区南部三善园生态项目的建设步伐,三善园建成投入使用后,其拦蓄功能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南部涝水对城区的防汛压力。
提高城区防汛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尽力做好西、南、东3面分流的同时,也要对城区排水设施和北部排涝河道进行全面治理和改造。
3.1 对城区河道特别是西护城河、东护城河、耿村沟、红山庙沟等,要针对具体情况,适当进行清淤、扩宽、加深等改造治理,使城区河道输水能力不断增强。
3.2 坚决遏制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区坑塘的侵占蚕食,并采取清挖和硬化等措施,使城区坑塘蓄水能力得到不断恢复和提高。
3.3 对城下地下排水管网和提排泵站逐步进行升级改造,以尽量缩短涝水在城区的滞留时段。
3.4 适时对北部的丁栾沟、唐满沟、文明渠进行清障清淤,保证河道输水畅通、城区涝水顺利下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