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青(本刊记者)
晚明时期,非常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非袁应泰莫属。袁应泰所具有的天赋在水利方面大放光彩,他一生修堤治水,开渠引水,救济灾民,功劳彼大。据《明史》记载,袁应泰在河内数年的治水功绩:穿太行山,引沁水,成二十五堰,溉田数万顷,邻邑皆享其利。袁应泰也是一个舍己爱民、宽厚仁慈、勤勉为政的人。
袁应泰,字大来,陜西凤翔人,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中的进士,中进士后,他就在临漳(在今河北南部)担任知县。由于袁应泰勤政爱民,得到老百姓的青睐,济源的百姓亲切地称袁应泰为袁公。
天启元年(1621年),与后金作战,最后兵败辽阳。在兵败城亡之际,袁应泰率妻子和子女在镇远楼自焚殉国,杀身成仁。袁公生平十二任的官职,从“河南彰德府临彰县知县”,到“怀庆府河内县知县”,再任工部和兵部主事,随后一升再升,最终经略辽东成为地方大员,朝廷的社稷之臣。袁应泰殉职后,明熹宗用“浩气塞天,纤尘不染”、“忠肝义胆”和“鞠躬尽瘁”的词句褒扬,追授袁应泰为通议大夫。
在北宋、金、元时期,虽连年战乱,朝代更替也比较频繁,沁河两岸地区农业的繁荣依然是依靠枋口水利工程进行浇灌。这个时期的枋口工程虽也经过几次修复,但没有系统化维修;而真正将枋口工程进行系统化维修,使其大放溢彩的,当数万历年间的水利专家袁应泰。
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袁应泰任河内(今河南沁阳一带)知县,是这个有山有水,土地肥沃的地方。他到任知县时,正值天旱,而百姓们却纷纷逃荒,看到百姓们流离失所的场景,袁应泰心痛之余,更多的是想改变这一带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于是决定重修自宋元以来遭战乱破坏的广济渠。
从《明史》记载中可知,袁应泰在担任河北临漳知县时,就带领当地百姓修筑长堤,防御漳水泛滥,这都为袁应泰后来修复沁河枋口工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修复沁河枋口堰之前,袁应泰不辞辛劳,走遍境内山川,进行实地的研究调查,掌握大量的数据和修复前的准备资料。袁应泰在到民间走访时,结识了济源水利专家的侯应时。侯应时不仅是本地人,更是对沁河两岸的状况了如指掌,而且还对水利非常有研究并深知枋口堰对于沁河两岸灌溉有着重要的作用,于是任命侯应时为总领工,负责修渠事宜。
袁应泰在经过调查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济源的五龙口凿穿孔山,引沁水的方案。据清代高世芳的《凿山创河记》所记载,五龙口山上的石质坚硬,操锤砸下,只是一个白点。工匠们就架火烧,烧烧凿凿,凿凿烧烧,这个引水石洞开凿了3年才完工。3年间为了修建设渠,他把自己的全部俸禄约一万金,全部捐献出来。据《济源县志》记载,袁应泰在五龙口右侧凿山开洞时,“悬闸与洞内两崖间,闭闸阖水,永无崩塞之患”。袁应泰所主持修建的这条渠,虽然依然沿用元代广济渠的名称,但却是一条新修的河渠;这个渠首石洞长133.33余米,宽26.67米。
袁应泰所修建的新广济渠之所以在今天仍被水利研究人员所重视,并让人为之惊叹的是几百年前修建的渠首到了今天还能使用,究其原因是新广济渠渠首工程使用暗洞暗闸方式。在坚硬的崖壁上凿开石洞引水,这一工程既节约了人力物力,又扩大了灌溉面积,可以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引水洞凿开后,袁应泰又请侯应时率领众人修建闸门、桥梁,这一干又是二年。这一工程引水200余米,灌溉效益超过了历史上的面积。
广济渠重新修建后,成为五龙口灌溉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新广济渠修成后,引水100多千米,使沁河下游济源、沁阳5个县的农田得到了灌溉。由清代高世芳在《凿山创河记》的碑文中可见其灌溉规模:广济渠“发于济源,盘绕于河内,波及于温孟武陟,浸润二百里,灌溉数千顷。”在袁应泰修渠的同一时期,沁河两岸掀起了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浪潮,使得沁河下游良田数量猛增,最终形成了明清时代五龙分水的壮观场面。根据《明史》的记载,枋口诸渠“灌田数万顷”,从以上可知,五龙口水利工程在古代时期达到了顶峰。
修渠首先要解决资金问题,没有强大的资金做后盾,如何才能修建成给人民谋福利的水利工程胜利完工呢?对于袁应泰这个清官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根据史志记载:在历朝历代中,明代的官员的俸禄是比较低的,“历代官吏俸禄之薄莫过于明”,七品知县一年的工资不过90石大米,折合下来不过2000多块钱。于是袁应泰便想方设法,并从长远考虑,想到了解决修建渠道和日后维修渠道的资金的办法,那就是:他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在河内县利上乡陆图、南鲁等村买了4.67余公顷的土地,雇佃户耕种,每年收租谷100余担,用于河渠的修建和日后的维护所需。
为了防守水闸,袁应泰认为河渠需要有专人看护水闸,于是便在引水洞口设两名闸夫看守,在减水河、分水闸各设1名闸夫管护。为了解决这4名闸夫的工资问题,袁应泰既没有增加吃皇粮的编制,也没有给老百姓摊派,而是裁减了他县衙中的3名冗役吹手、1名铺陈车夫、1名青夫;把这5人的薪俸,“改给闸夫工食”,“庶无加派之扰,而兴事用人,两为便宜。”3年间,袁应泰捐献自己的大部分俸禄用于河渠的修建,“六年之内布衣素食,未闻有崇肉累帛之奉”。
袁应泰热爱水利,心系水利,不断想各种办法来完善水利设施,以便更好服务于农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袁应泰为了使修建的河渠灌溉田数万顷,他还把灌区分成24堰(堰,就是支渠和干渠)。为了反映了百姓的心声和民意,袁应泰把24堰分别命名为:利丰、利仁、丰稔、大丰、广丰、太平、万盈、广阜、常济、兴隆、永济、永通等,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名字都是含有丰收、富裕的吉祥的意思。在这24堰中,济源有5堰,它们是:第1堰永益堰,从北官庄至休昌,长3米;第2堰永利堰和第3堰常丰堰,后并入第1堰;第4堰天富堰,至许村,长2米;第5堰广福堰。其余的19堰分布在河内、孟县、温县和武陟4县。
为了使渠道发挥更长久的灌溉作用,袁应泰亲自撰写了《广济渠申详条款记》,制定了灌溉制度和处罚罪名,以及水渠占地的地界,并把这些条款刻石立碑,公之于众。袁应泰制定的灌溉制度是:每月灌溉两轮,照号轮灌,依次用水;先从下游灌溉,即先武陟,再温县、孟县,最后是河内、济源。为了强稳固堤,袁应泰还号召沿渠两岸的百姓们“多植柳树,以固堤岸”,“数年之后,即可成林。不惟堤岸坚固,而林木不可胜用矣。”
袁应泰是一流的水利工程人才,也是一个舍己爱民的人,一生修堤治水,开渠引水,救济灾民,大有功劳。而且他的性格宽仁,办事勤勉,执着于为民兴修水利、为百姓谋福祉,也是深得百姓的拥护和爱戴。也是深被朝廷的重视,一度被提拔为工部主事,又被兵部从文官中挑选为武将,任淮徐兵备参议。袁应泰热爱水利、执着于水利、忠于职守、百折不回的治水精神为后人所敬仰而钦佩。
袁应泰在辽东前线殉国的第二年,即天启二年,广济灌区百姓自发组织,在广济渠首旁边的沁水石崖上,凿石开洞,修建了袁公祠。洞底正中雕刻了袁应泰的石像,左右两侧的洞壁上,雕刻了其他修渠有功者的石像,洞口上方雕刻四个大字“禹后一人”。济源百姓称颂袁应泰为“禹后一人”——这恐怕也是水利史上最为崇高的赞许吧。袁公祠建成后,当地百姓们会逢年过节都要到这里上香,以纪念这位心系百姓、执着于为民兴修水利的水利专家。
清代怀庆知府沈荣昌在拜访了袁公祠后,留下诗一首——《谒袁公洞偕立齐大令》,“袁公疏凿处,遗迹至今传。驻马疑无地,穿山自出泉。百年青史在,万井绿云连。肖像岩扉里,殷勤嘱后贤。”以此歌颂袁应泰的水利功绩。
今天,袁公祠依然保存在今焦枝铁路沁河铁桥下方的广利渠首旁边,可以看到祠下沁水流滚滚,渠首渠水仍千年流淌,水声流淌不息,是在歌颂这一利在千秋万代的水利工程,也是在歌颂创造这一奇迹的水利伟人,更是在让后人传承与发扬执着于水利、舍己爱民、修堤治水、为百姓谋福祉的治水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