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毅
(黑龙江省哈绥高速公路管理处哈尔滨管理所)
高速公路的经营管理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公司制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但目前相当部分省市政企还未严格分离,企业自主权的空间较小,科学化、市场化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制约性。
目前,“建、管、养和收费”四位一体是部分省市高速公路的管理模式,这种放不开的管理,是一种“保护式”的管理模式,有碍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他们以安排、消化本系统或所属单位的富余劳力为主,以提高就业率达到内部稳定为目的。没有考虑其工作的专业性与业务技能,甚至因人设岗,使管理层机构膨大,人浮于事,工作效率低,提高管理成本。
如果将“四位一体”改革为“建、管”二位一体,把“养护与通行收费”两项工作推向市场,实行“管、养”分离,推行“养护与通行收费”工作招标制。对于企业中标者,可根据自己所需的聘用人材条件,招聘各岗位所需人员,其招聘的人才专业水平、整体素质将得到提高,职工队伍的年龄相对下降。对于公司将由内部用工制的人事管理,转变为招聘制的合同管理,管理层人员得到精简。在经费支出的成本核算方面将有很大的下降,特别在养护经费的支出上,会由于操作程序的规范性和合同管理的法律性,起到堵洞补漏的作用。
公司实行现代企业运营管理,其管理的好坏主要指标反映在管理机制、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等方面,其经济效益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上升。
高速公路管理以养护、收费和路政管理为三大主要任务。养护工作最具动态性、计划性和决策性。高速公路以产生社会效益而服务社会,养护管理以用好养护资金、提高养护品质、确保高速公路的较高服务水平为宗旨。因此,对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必须具有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高效、规范、科学的新型公路管理机构。该机构对养护生产、计划、经费、技术方案进行决策和控制,并制定严格、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以顺利完成投资的期望目标。
与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的公路养护生产管理是新型的企业管理。它打破了传统的“铁饭碗”用工制度,根据本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岗位的不同特点,用工条件、数量和形式自主决定用工制,并以合同的方式进行管理。科学的企业人事管理,采取竞聘上岗、择优录取、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在技术和管理岗位,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任人唯贤的用人制;在生产岗位聘用“业务技能精、操作技能强、职业道德品质好、服务质量优”的优秀人材。撕破了因人设岗、庸者霸岗的人情网。但在用好人的基础上,要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并积极考虑下岗熟练工的安置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管、养分离,按照一路一司设立独立的管理机构,将公路养护工作推向市场。全国各省市、各级公路部门均组成了养护施工队,有的规模小,设备不足而且待淘汰的设备多,现代化程度不高,没有竞争生命力。应将所属的、规模相对较大的养护施工队伍,适宜企业化运作的、使其分别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并参与市场竞争;将原有的一些工区、公司、规模相对较小的进行合并、重组,并配备一定数量的、适合高速公路养护的机械设备,使其培育成“规模适度、管理科学、技术先进、配备精良”、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养护生产企业,并由此逐渐推向市场,把原有的物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公路养护企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区域经济的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增多,具有越来越广阔的工程市场,培育和发展好养护工程市场是当前的任务。在公路行业,鼓励发展股份合作制的公路养护企业或养护机械租赁公司,使其成为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树立品牌、科学管理为发展目标。以合理的价格,优质的服务,优良的品质和先进的技术去竞争,去取胜。在公路养护市场逐步建立养护生产企业的资质评价和认证制度已为期不远,在竞争中求生存是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养护实行市场化,原有管理制度必然要修订进行改革,建立起一整套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评价办法和检查制度。使公路养护工程市场管理办法、养护工程招投标办法、养护工程定额编制办法、评价标准及养护质量检查制度,在公路管理机构和行业管理执法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提高各项管理水平,达到资金投入的最佳使用效益。
推广定额养护,使资金使用与支付有章可循。克服了以往公路部门内部养护生产与管理,在养护经费方面存在较大的人为随意性,不能充分发挥资金与效益的统一性等弊端。
养护生产实行市场化。采取公开招标、内部养护生产企业竞标的方式,选择价格合理、信誉度高、技术力量强、机械设备先进、具有丰富养护经验的养护生产企业。按照养护定额、养护技术规范、合同管理的要求,对养护工程质量、服务质量进行评定,以此确定养护经费的支付百分率,是控制质量、资金投入较好的办法。实行管、养分离,定期计量与支付,是养护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支付管理原则。
随着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公路里程的增加和技术标准的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都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因此,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高效、科学的公路管理体制是当前全国各级公路部门的重要任务;培育养护生产企业,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是今后养护生产企业的发展方向。
[1]彭富强.公路养护与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