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体会

2012-08-15 00:47:27龚阿芳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病理学切片病理

龚阿芳

(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64)

病理解剖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1],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基础形态学科。在教学实验中,一方面通过验证使学生理解所讲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巩固课堂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则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本学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为后继专业课程《内科学》或《外科学》打下扎实的基础。也是直接涉及学生毕业后,是否成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教学环节。笔者通过对多年来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总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中心,采用了一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课堂,变学生被动地听,为主动地想、讲、做,主动参与,多让同学讨论、回答问题,调动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病理学在知识结构上,前后内容相关性很强,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血栓形成与栓塞及梗死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病理解剖学着重从形态变化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它强调的是一个形态问题,大体病变通过肉眼能一目了然,组织病变观察起来困难很大,它要求学生头脑中一定要针对病理课题,如:讲授栓子运行途径之前,让同学复习正常血液循环。一旦不慎将空气输入血管,尽快分析出后果,积极采取措施。再如:同一部位如果反复进行静脉穿刺,就很容易损伤局部血管内皮细胞,而造成血栓形成,从而影响血液循环。积极组织学生讨论,在工作中如何避免此现在的发生,培养学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是研究和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切片的观察是病理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

2.1 教与学相结合 在每次实验前,教师对此次实验内容精心设计、精心准备。实验时再反复强调观察切片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重视对切片的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根据实验内容适时的提出一些问题,如观察大叶性肺炎的切片时,笔者针对病变肺组织发生实变这一特点,提出:大叶性肺炎实变时,病人在临床上可出现哪些症状?这样既可以启发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

2.2 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因此在实验中要紧密结合大体标本观察切片。为了更好地理解切片的内容,教师对有关的大体标本和模型反复讲解,同时让学生自己描述大体标本的病变形态特点。这样使宏观和微观相互融合,不仅减轻了学生连续观察切片所造成的视力疲劳,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将肉眼变化和镜下变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例如:门脉性肝硬化时肉眼所见的隆起于肝表面的结节与镜下所见的假小叶进行验证(结节是由一个或几个假小叶构成的),从而使实验更形象具体。

3 创造条件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在病理组织切片的实验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笔者针对教学内容、目标的不同,常在教学媒体这个环节上作适当变动,从而使每次实验都带一点新鲜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尽量使各种教学媒体所表现的内容和切片上的内容既相互匹配,又各有侧重。例如:“炎症”一节实验课时,先由教师结合幻灯片介绍炎症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病理变化过程,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然后多媒体切片录像则通过“鼻息肉”、“蜂窝织性阑尾炎”及“异物性肉芽肿”等切片,认识炎症病变特点及各种炎细胞的形态及功能,以辨认炎症病变形态为基本点。这二者内容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通过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强了学生对切片的感性认识。再利用数码互动系统教师可以“一对一”的,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切片,使学生很容易在镜下找出典型病灶,改变了过去那种学生在镜下寻找病变无从下手[2],犹如大海捞针的被动局面,从而增强了实验效果。另外,病理切片上所显示的往往是疾病发展过程的某一时期,而不是病变的全过程,结合多媒体可以弥补切片的局限性和静止不发展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用全面地、动态地观点认识疾病的思维方式。

4 通过作业加深学生对病理变化的理解和记忆

每一次实验都有明确的实验目的要求及实验报告要求,有物观察,有理论比较内容,要求学生当堂按比例、按镜下改变的病理组织切片真实的绘图,并加以文字描述[3]。使书本上的知识和镜下病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加深对病理变化的理解和记忆,也防止了学生观察切片时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现象的发生。教师及时认真批改、评分,发现不合要求的则退回重做,这样既促使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作风,又提高了学生的书写、绘画与记录能力,使实验教学取得显著效果。

5 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可使学生有章可循。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作风,良好的道德风尚,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这是保证实验工作正常进行,也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有力措施。由于健全了“实验室规则”,“仪器、设备的使用、借还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物品的损坏赔偿制度”,“教师实验原始登记表”及“实验教学质量学生评教表”等一系列比较完善的制度;而且严格执行这些制度,虽然增加了工作环节和工作量,但秩序井然,保证了大家在一个安静、整洁的实验环境中进行有效地实验,并使病理组织切片标本及仪器设备的损坏率下降,减少了浪费和损失,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1] 周 蕾,葛 霞.几种不同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6):572-573.

[2] 江 燕,曹立宇,尹 玉,等.Motic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3):84-85.

[3] 陈 波.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绘图能力培养探索[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283-284.

猜你喜欢
病理学切片病理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基于SDN与NFV的网络切片架构
电信科学(2016年11期)2016-11-23 05:07:58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肾穿刺组织冷冻切片技术的改进方法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冰冻切片、快速石蜡切片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