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 青,田绪平,宣善井,张 辉,张 娟
老年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在老年外伤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及时合理准确的救治能显著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7月~2011年12月收治的72 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着重讨论其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72 例患者中,男43 例,女28 例;年龄60~85 岁,平均年龄67 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2 例,摔伤22 例,击打伤及其他18 例。受伤至入院时间:0.5~36 h,平均1.5 h。颅内血肿类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7 例,单纯性硬膜下血肿25 例,颅骨骨折合并硬膜外血肿9 例,脑内血肿10 例,迟发性颅内血肿11 例。
1.2 临床表现及合并症 入院时GCS 评分9~13 分39 例,3~8 分33 例。临床表现特征:血肿对侧肢体运动障碍者22例,一侧瞳孔或双侧瞳孔散大者9 例,其中合并脊柱四肢骨折12 例,肋骨骨折伴血气胸、肺挫伤6 例,腹腔脏器损伤2 例,颅面部复合伤13 例。
1.3 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28 例,手术治疗44 例,其中单纯血肿清除14 例,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13 例,钻孔引流17例。对于病情较稳定,中线不移位或移位不明显,幕上血肿量小于40 ml 或者幕下小于10 ml 者行保守治疗。对病情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者行保守治疗。对中线移位明显,幕上血肿量大于40 ml 或幕下大于10 ml,生命体征稳定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及钻孔引流术。对于有手术指征且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及时手术,彻底清除血肿及破碎脑组织,必要时去骨瓣颅腔扩大。所有病例均早期给予预防感染、脱水、钙离子拮抗剂、支持与神经功能恢复药物治疗。保持呼吸通畅和有效氧供给,必要时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积极治疗合并伤、并发症及伤前基础疾病。后期给予扩张血管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康复理疗等综合治疗。
1.4 治疗结果 按GOS 预后评分:恢复良好29 例,中残14例,重残12 例,植物生存6 例,死亡11 例,死亡率15.3%。并发症:肺部感染27 例,应激性溃疡6 例,肾功能衰竭2 例,糖尿病酮症4 例,术后大面积脑梗塞1 例,术后颅内再出血4例。
2.1 老年患者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 老年患者机体器官退化,机能减弱,因此其颅脑损伤血肿形成的病理、临床表现均有其特征性表现。老年患者创伤性颅内血肿的特点:(1)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发生率低,老年人颅骨板障层钙化,骨缝骨化,使颅盖骨坚固而厚,而弹性减弱,减少了颅骨受外力后的缓冲作用,从而加重脑和脑血管的损伤,并且是受力范围更广泛[1],颅脑损伤后颅骨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低,加之老年人的硬脑膜与颅骨内板附着紧密,不易剥离,因此,老年人的硬膜外血肿的发生率较低。(2)老年人脑实质萎缩减少约20%,故蛛网膜下腔扩大、脑脊液含量增加,在受伤时脑组织在颅腔内移动度大,同时因合并脑血管硬化、血管脆性增加,易使桥静脉、皮层血管及颅底血管发生损伤出血而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和脑挫裂伤,当血液流入较宽大的蛛网膜下腔时,局部血液难以自行停止、凝固,使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3)易出现迟发性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区血管破裂出血,脑挫裂伤周围血管痉挛进一步使脑组织坏死出血,二氧化碳蓄积,凝血机制障碍,脱水治疗致颅内压骤降等均易导致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形成[2]。
2.2 及时诊断、治疗 当原发性损伤较轻时,由于扩大的蛛网膜下腔代偿,临床症状出现较晚,头痛、恶心、呕吐等急性颅内压增高症状相对较轻,血压升高、心率呼吸缓慢等脑疝早期症状也常不典型,意识障碍表现亦不明显,易掩盖病情,延缓诊治,病情恶化常措手不及,故对老年性颅脑外伤,不论伤后昏迷时间长短,即使无明显临床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也应十分重视。对有意识障碍、颅内血肿形成的老年患者应严密观察,必要时随时复查CT,同时强调全面检查,减少漏诊。
2.3 并发症治疗 随着老年人年龄逐渐增大,一些合并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发生率明显增高,其生理机能下降,全身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降低,而且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存在早期免疫缺陷[3]。有作者对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发现MOF 是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肺功能衰竭发生率最高,最早出现;其次为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肾功能和血液系统很少单独出现[4]。衰竭器官的多少和病死率呈线性关系。总结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高危因素:(1)伴有器质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病、冠心病、心机梗死、糖尿病等。(2)颅脑损伤越重,发生率越高。(3)合并感染。笔者总结常见并发症防治主要包括:(1)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及早行气管切开。Belda 等[5]认为:颅脑损伤死亡患者中误吸发生率高达42%,早期误吸的防治是防止颅脑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措施。老年人患者呼吸系统保护性反射敏感性低,尤其在有意识障碍时更容易发生误吸,造成气道梗阻及继发感染,在治疗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根据情况及早行气管切开。本组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肺部感染,加强抗感染、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行气管切开可有效降低肺炎发生率。本组患者共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37.5%(27/72),气管切开9 例。(2)预防和治疗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可常规选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同时配合冰盐水、硫糖铝、云南白药粉剂等口服或鼻饲,疗效明确。(3)积极治疗基础病:对于高血压患者可口服或静脉使用降压用药,防止颅内再出血,老年人多有心脑肾等脏器血管硬化,特别是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术中止血困难,术后易再次出血,形成血肿往往预后较差。由于颅内血肿形成,颅内压增高,为保证脑组织灌注压,心脏负荷加重,易导致合并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病情加剧恶化。(4)积极处理合并伤: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血气胸及时行胸腔闭式引流,肺挫伤在加强抗生素使用的同时,可用激素及其他气管解痉药物,定时翻身拍背,防治肺部感染,能有效地改善呼吸功能。腹腔脏器损伤、四肢开放性骨折通常合并休克,致使脑供血不足,加重脑继发性损伤,使病死率增加,应注意及时处理合并伤,并进行补液、输血等对症处理。(5)控制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6]。有文献[7]报道,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6%~66%。笔者常规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微量泵入能很好解除脑血管痉挛,缓解头疼症状,取得了较理想治疗效果。
较中青年年龄组患者,老年人对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更为明显直接,如甘露醇,氨基甙类等药物的使用造成肾功能损害;激素使用导致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加重感染及多脏器功能损害;止血药物使用不当导致并发脑梗塞等。手术时应尽可能地减轻手术创伤和缩短手术时间,术前和术后应严密观察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正常氧供给,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严格记录24 h 出入量,合理用药,注重水电解质平衡及肝肾功能损害情况,加强护理及监护,及时发现处理各种并发症,努力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1]周 凡,张世明,王 中,等.影响急性颅脑损伤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24(2):92-94.
[2]赵雅度.神经病学-神经系统损伤[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52.
[3]吴 涛,江普查,袁先厚.重型脑损伤后昏迷患者的早期免疫缺陷[J].华中医学杂志,2001,25(5):57-58.
[4]江基尧,朱 诚.现代颅脑损伤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84-187.
[5]Belda FJ,Aguilar G,Soro M,et al.Ventilatory manangement of the severely brain-injuryed patients[J].Rev Esp Anestesiol Reanm,2004,51(2):143.
[6]蔡可胜,刘学勇.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塞[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3,2(3):224-226.
[7]马景鑑,杨树源,魏 伟,等.盐酸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所致脑血管痉挛的临床2 期试验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