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芳 李朝辉 刘新义 许长宝
1)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泌尿外科 郑州 450003 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郑州 450014
20世纪90年代,由于腹腔镜系统设备和手术器械的进步,开始用腹腔镜实施输尿管切开取石,并得到推广应用[1]。目前,作为开放手术或其他微创手术的替代和补充,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L)已成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之一。2006-10—2011-10,我院采用RLU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2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中男20例,女4例;年龄28~67岁。均以反复发作患侧肾绞痛3~8个月为主诉就诊,其中23例伴有镜下血尿,1例为肉眼血尿。24例经B超和尿路平片(KUB)检查,20例经静脉尿路造影(IVU),4例经逆行肾盂造影检查确诊为单侧输尿管上段不透X线结石,并伴有程度不等的肾积水。左侧输尿管13例,右侧11例。结石大小1.0~2.2 cm。根据王纯正[2]的划分标准:轻度积水20例,中度积水3例,重度积水1例。既往史:13例术前接受过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治疗。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接受RLUL治疗。术前留置尿管。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健侧卧位。患侧肋缘下2 cm骶脊肌外缘处做2.0 cm切口,钝性分离至腰背筋膜。切开腰背筋膜,在腹膜后用手指先扩出一腔隙,将自制的水囊扩张导管插入该间隙内,往水囊内注入400 mL左右的生理盐水,5 min后放出。该孔置入12 mm穿刺套管,手指引导下,在腋中线髂嵴上缘交界上方插入10 mm穿刺套管,放入腹腔镜。在肋缘下2cm与腋前线交界处插入5 mm穿刺套管。显露并游离出输尿管,用无损伤钳在结石上方夹闭输尿管,防结石进入肾盂。在结石上方切开输尿管壁0.8~1.5 cm,将结石取出。在腹腔镜监视下经输尿管切口插入双J管,用4-0无创可吸收线缝合切开的输尿管管壁。CO2气压降至0.665 kPa,检查创面无渗血,输尿管切口缝合处无漏尿,放置引流管后关闭切口诸层。术后第3天复查KUB,如果无结石残留,连续3 d引流量<5 mL/d,拔去引流管,双J管留置4~6周。
本组24例RLUL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05±20)min。未发生毗邻器官及血管损伤,无术中、术后大出血。术后第3天复查KUB,均未见结石阴影,结石清除率为100%。本组1例术后出现发热,体温38.5℃左右,经抗感染和对症处理,3 d后体温恢复正常。1例术后第3天引流量持续>50 mL/d,经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尿漏,保持引流管通畅,第7天漏尿停止,第10天拔除引流。术后3个月复查B超,除2例有轻度肾积水外,其余患者的肾积水均得到缓解,未发现输尿管狭窄及结石残留或复发。
输尿管结石长期反复嵌顿可引起输尿管壁的水肿及慢性炎症,甚至形成炎性息肉,造成严重的输尿管梗阻。由于嵌顿性输尿管结石较大,与输尿管壁粘连紧密,多伴有输尿管狭窄,ESWL效果不佳[2]。输尿管镜取石或碎石(URL)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成功率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主要适用于中、下段输尿管结石[1]。经皮肾镜取石或碎石(PCNL)可以克服ESWL和URL的缺陷,碎石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明显提高,但也可发生肾实质撕裂等并发症。随腹腔镜手术的推广,RLU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被证实,尤其对于较大输尿管上段结石,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治疗方法[3]。RLUL不需游离结肠,术后即便发生尿漏尿液亦不会进入腹腔,因此术后恢复较快。结石>2 cm,原考虑开放手术;或经ESWL、URL失败者、嵌顿性结石、胱氨酸或草酸钙结石以及在适合或不同意PCNL者,均为RLUL的最佳适应证。
RLUL结石清除率高,对于较大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效果可以与PCNL相媲美,本组术后的结石清除率达100%。但对于长期嵌顿的结石,由于可能伴有炎性狭窄或息肉形成,周围组织粘连,RLUL难度较大,术中结石不能准确定位,致使中转转开放手术。因此,解剖并显露出输尿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1)术者应具有扎实的局部解剖学基础。(2)术前常规行KUB加IVU检查,以确定结石位置及其与肾下极的关系。(3)在腰大肌前切开Gerota筋膜分离肾周脂肪囊后,依据结石和肾下极的解剖关系,在腰大肌前分离,找到结石上方扩张的输尿管。如脂肪过多,可向上顶起肾下极,由此向下游离,找到输尿管及结石。(4)在生殖腺静脉前方,输尿管在肾下极水平与该静脉交叉,沿生殖腺静脉向肾下极方向游离即可找到输尿管。
为便于手术操作和预防发生并发症,手术时需用导尿管排空膀胱,置胃管行胃肠减压。取石后要安放双“J”管于输尿管腔内引流尿液。此外,还应注意:(1)游离输尿管时,应保护输尿管的血运,以免术后输尿管坏死。(2)提起输尿管时,张力不可过大,否则同样可造成输尿管血管损伤导致输尿管缺血坏死。(3)缝合输尿管时,腹腔镜尽量靠近输尿管,将局部放大,看清输尿管壁切开处,用钳子提起一侧壁,仅缝浆肌层,边距不要太宽,针距不要太密,以保持输尿管腔有足够的直径,避免狭窄和扭曲。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84.
[2]王纯正,徐智章主编.超声诊断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4-305.
[3]张建忠,张军晖,闫勇,等.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附25例报告)[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8,23:357-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