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晶,唐 杰
(1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湖北武汉430065;2广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攻击性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较常见的社会行为,是其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学业进步、社会适应性的完好都有一定的影响。不仅如此,攻击性行为的发生还对青少年犯罪及成年期犯罪有一定预警作用。因此,对于攻击性的发展和控制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界重要的研究领域。
迄今尚缺乏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统一定义。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经常性的、有意的、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我国学者[1]认为攻击性行为是“伤害他人身体或语言行为,是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言语攻击,即指通过取笑、讽刺、诽谤、谩骂、背后说别人坏话等方式对他人进行人格欺侮,或者是恶意造谣中伤他人,破坏别人之间的关系;二是身体攻击,即用身体的某些部位或者是采取可能造成伤害的工具攻击他人身体;三是损害他人财物,比如用暴力抢走他人的东西[2]。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是人的本能之一,攻击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本能能量释放的过程。弗洛伊德还指出人类的许多现象,如体育竞技、舞蹈等都是攻击本能合理释放的体现,而打架、谩骂等就是攻击本能没有得到合理释放的原因[3]。
神经生物学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是由于人类的情绪控制中枢受到刺激引起的。根据对大脑结构功能的研究结果,下丘脑是防御和进攻行为的重要中枢,它的不同区域对攻击和防御起不同作用,并且大脑杏仁核、隔区等边缘系统对下丘脑的这一功能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这些调节和控制功能与激素水平有关。如雄性激素更具有对攻击性行为的正调节作用。
有人认为攻击性行为是通过后天习得的社会行为。个体通过观察、或自身体验获得攻击行为经验;这些存在于个体记忆中的经验,在外部环境的刺激下会产生攻击意识;个体对攻击性行为保持则取决于攻击者的行为是否受到褒奖(替代性强化);个体通过对攻击性行为的后果进行判断调节攻击行为的发生,驱使积极后果的攻击性行为的发生,抑制消极后果的发生。社会学习理论不仅说明了攻击行为时如何获得,而且说明了攻击行为的维持和控制。
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的综合加工过程,是个体的社会动机系统和社会情感系统形成变化的基础,包括社会知觉、归因评价和社会态度形成三个方面。个体攻击行为是否发生在于对认知信息的加工过程,个体一旦在信息加工的过程出现偏差,就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攻击行为个体对敌意性线索表现出有偏差的注意;对他人行为解释中存在归因偏见;对反应搜索和问题解决策略上存在缺陷;且攻击个体对后果抱乐观的期待。
生理因素是影响攻击性行为重要因素之一。攻击性高的个体5-羟色胺、睾酮水平都与普通青少年不一样,而这些激素的水平直接与人体脑部特定区域,如“杏仁核”、“边缘系统”的活动有关;这些特定的区域与个体注意力、利用线索制定行为计划能力、评估潜在后果的能力密切相关[4]。随着研究的进展,攻击性行为与遗传基因的研究也取得很大进展。研究报道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the serotonin transporter gene-linked polymorphic region,5-HTTLPR)的一个插入/缺失多态性与多种精神疾病的攻击行为有关联,单胺氧化酶的基因多态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6基因多态性、细胞核受体2E1基因等与攻击行为的产生也有一定的相关性[5]。
情绪是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指标,积极的情绪有助于个体积极的行为活动。研究发现,在消极的情绪状态下会更多地对同伴的行为进行敌意的归因,而在积极的情况下则不会或很少会有敌意的归因。我国学者姜永志[6]等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的情绪状态与社会支持对攻击性有预测作用;社会支持能反应个体能否及时地获得家庭、朋友等的情感支持、友谊或物质性的援助等。相关研究[7]显示社会支持在负性生活事件和抑郁症、紧张情绪、攻击行为之间起缓冲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在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中,父母和同伴的影响是两个重要的方面。来自父母的关怀和支持,能够避免儿童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8],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也证明[9],父母的教养方式、身体安抚等与青少年性格的形成及攻击行为都有密切的联系。同伴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相对比较复杂,有研究表明朋友越多,与攻击行为中受虐呈负相关作用,有学者称该现象为“友谊保障的假象”。但青少年攻击行为中的攻击者一般是被社会孤立的[10],他们一般多会和那些与自己一样的攻击性青少年成为同伴,并在相互的交往中不断培养、积累和发展成更强烈的攻击倾向。
影视暴力对于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短期影响是导致情绪脱敏及愤怒、敌意的产生,经常接触媒体的暴力会使个体的消极情感反应不再敏感,而敌意的情绪频次和兴奋水平会提高,长期的观看暴力画面还可能会减少青少年对受害者的同情心理,夸大显示生活中暴力频率、对攻击性行为的肯定和认同等,导致青少年更倾向于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为此,美国儿科研究院建议3岁及以上儿童每天看电视不要超过2h,对于3岁以下儿童最好不要观看电视。网络游戏对儿童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也有重要影响,彭志启等[11]研究发现网络游戏总量与攻击性行为之间呈正相关,攻击性行为与游戏频率和游戏总量之间也都呈正相关。
其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如气温、食糖过多、铅中毒等)、药物因素(如母亲有药物成瘾史)及肖像等原因,都报道跟攻击行为的发生有相关关系,这里不再一一叙述。
对攻击性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思考:①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统一攻击行为的标准和分类。目前,尚未形成攻击行为界定的统一标准,根本原因在于研究者持不同的攻击性行为理论。②利用脑部成像技术探讨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神经生理学机制。③可以将分子遗传学技术运用到对攻击性分子基因的研究之中。④在社会认知学理论中,已经被确认为攻击性行为危险因素的,可用于攻击行为的防治之中。
[1]智银利,刘丽.儿童攻击性行为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7):43
[2]Liu J.Concept analysis:aggeesion[J].Issues Ment Health Nurs,2004,25(7):693
[3]Kayo Nakamura,Takefumi Kikusui,Yukari Takeuchi,et al.Changes in social instigation-and food restriction-induced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hippocampal 5HT1B mRNA receptor expression in male mice from early Weaning[J].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2007,5(5):87
[4]Michael Teisl.Physical Abuse,Cognitive and emotional processes,and aggressive/disruptive behavior problems[J].Social Development,2007,15:36
[5]张萍,余毅震.攻击行为的分子遗传学病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8):916
[6]姜永志,张海钟,李娜.青少年情绪状态与社会支持对攻击性的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2,34(6):44
[7]Luke WH,Adam G,Stephen BM,et al.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oderates the link between threat-related amygdale reactivity and trait anxiety[J].Neuropsychologia,2011,49:651
[8]Haynie DL,Nansel T,Eitel P,et al.Bullies,victims,and bully/victims:Distinct groups of at-risk youth [J].J Early Adolesc,2001,21:29
[9]Diego A,Field T,Hernander-Reif M,et al.Aggression adolescent benefit from massage theory[J].Adolescence,2002,37(147):597
[10]Spriggs AL,Iannotti RJ,Nansel TR,Haynie DL.Adolescent bullying involvement and perceived family,peer and school relations:Common alities and differences across race/ethnicity[J].J Adolesc Health,2007,41:283
[11]彭启志,罗增让.计算机游戏对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4,25(6):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