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华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构建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专题研究
傅国华
(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海南海口 570228)
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优化配置资源、优势互补、优胜劣汰”的逻辑,分析海南与东盟各国在热带农业发展上合作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把热带农业产业链理论观点,推广应用到海南与东盟各国热带农业的合作与发展上,提出构建“东盟农业生产基地+海南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中国市场和非热带地区国家市场”的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依法平等协商,自主选择本地区需要参建产业链的农业行业,进行区域分工和自然资源、生产、流通、市场、国际贸易的要素整合,促进热带农业的跨国合作,创新国与国之间的热带农业合作生产经营机制与模式,搭建农业产业的发展新平台,弥补中国和东盟国家热带农业发展短板,提高生产效能,增强农业创利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体现富邻友好政策。
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热带农业发展合作具有良好基础和巨大潜力。根据经济全球化的“优化配置资源、优势互补、优胜劣汰”的发展逻辑,本文尝试提出构建纵向一体化的“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各链节上的资源优化组合、生产经营合理分工、优势互补,提高中国和东盟热带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进热带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合作各方的农业生产者收入,实现多方共赢。
1993年,笔者在“华南农垦生产经营模式和椰子产业链运营模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转热带农业产业链,促进海南热带大农业发展”①此论文于1994年10月,首次在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年会上宣读,并发表于当年的论文集中。,界定了热带农业产业链的概念,即立足于海南区域资源优势,依托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紧紧围绕热带特色农产品(一链一品),科学论证“建链项目”,集中资金、劳动力、土地、企业家、技术等生产要素,以攻克农产品先进加工技术为突破口,以发展农业加工业及其他关联产业为核心,促进热带农产品的农业田间生产(第一产业)、中间加工(第二产业)、物流销售等服务业(第三产业)三个层级之间的互动协作,有序传递效益,获取更多的整链效益[1]。
产业链增产增收的本质,在于产业链各链节上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科技创新的整合应用和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各链节上资源与要素的协同效应及其整体功效的发挥,比单链节具有更高效率,带来更多的产出与收益,减少更多的浪费、节约成本。
“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是指海南和东盟各国及其地区政府和农业生产者,紧抓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机遇,依托中国与非热带地区国家的巨大市场优势,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分析各国的农业资源优势,科学地论证选择具体热带农产品项目,整合各国生产要素,从区域布局和分工合作的角度,逐条构建跨国产业链,形成纵向一体化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体系,为热带农业谋“链接”、谋利益。在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的链节上,以法制为基础,以契约为蓝本,公平合理地分享产业链经济成果,促进各国热带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实现增产、增收的本质,在于提升了热带地区各国的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扩大了产业链的空间平台;整合了各国的比较优势,促进了要素空间价值的实现;推动了科技创新的整合应用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有助于各国间资源与要素的协同效应及其整体功效的发挥,比单个国家独立生产更有效率。
自20世纪中叶后期,东南亚基本保持经济较快增长和社会稳定,是全球最富有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面临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东盟各国需要积极合作,探索联合发展道路,提高发展速度和效率。在热带农业领域,构建跨国界的热带农业产业链是国与国之间经济合作的一次积极探索,其必要性浅析如下:
全球土地总面积为130.64亿公顷,能够进行热带作物种植的土地面积约5亿多公顷②来源于200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据。,仅占3.8%。世界热带农产品主要产于亚洲,以东盟及中国热带地区为主。以椰子、天然橡胶、槟榔、胡椒为例:2010年世界椰子总产量为6 245万吨,亚洲占85%,主产国为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越南等;2010年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为1 054万吨,亚洲占91%,主产国为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中国、越南等;2010年世界槟榔总产量为102万吨,亚洲占99%,主产国为中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泰国、斯里兰卡等,中国海南占20%,是世界最大的槟榔生产区,年产量达20万吨③来源于2010年农业部南亚部的统计数据。;2010年世界胡椒总产量为40万吨,亚洲占80%,主产国为印度尼西亚、越南、中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等④来源于201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据。。与主产地相对应,东盟与中国热带地区在世界热带农产品的出口端也占据主导地位:2009年世界椰子出口量为41万吨,亚洲占83%,主要出口国为印度尼西亚、泰国、斯里兰卡、越南等;2009年世界天然橡胶出口量为115万吨,亚洲占94%,主要出口国是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2009年世界槟榔出口量为24万吨,亚洲占99%,主要出口国为印度尼西亚和泰国;2009年世界胡椒出口量为34万吨,亚洲占74%,主要出口国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⑤来源于200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据。。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对热带农产品的市场需要逐年增长。中国13.4亿多人口⑥来源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的市场容量对促进东南亚热带农业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功能。而且相对于欧美市场,中国市场对于东盟热带农产品而言,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空间距离近,意味着运输时间短、风险小,仓储保鲜成本低,以及更快地抢占市场。1993—2000年,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从22.87亿美元增加到50.49亿美元,增幅达120.77%。2001年起,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橡胶消费国和进口国,中国天然橡胶消费量年均增长7% ~8%,中国进口的天然橡胶90%以上来自东盟各国,且成为常态。2002—2005年,中国向东盟出口的农产品总额年均增长20.89%,进口的农产品总额年均增长32.04%,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4.99%⑦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5。。2008年,中国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国进口的农产品总量增长30.2%,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额达138.1亿美元⑧人民网,http://nc.people.com.cn/GB/61154/10226913.html,2009 年10 月21 日。。2011年,东盟首次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⑨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j/2012/01-17/3609143.shtml,2012年01月17日。,此外,欧洲、北美洲、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及地区,也是东南亚热带农产品的进口国与消费的主要市场。东盟各国热带农产品总产量的27.5%内销,40%以上出口到欧美、澳洲、香港等发达国家及地区10来源于ASEA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5。。由于东盟各国自身的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内销农产品不足其生产的1/3,且受国际金融危机及欧美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东盟热带农产品出口结构亟需调整,需要开拓新市场。鉴于地理等方面的利好因素,中国内地市场受到东盟各国的重视。
中国及非热带地区国家的巨大市场是东盟各国热带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机遇,为海南与东盟各国构建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提供了市场基础。总需求增长带动总供给增加,海南与东盟各国合作发展热带农业是市场扩张的需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经济全球化的“三优逻辑”。
海南地处华南经济圈的外缘,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对外开放的黄金海岸带的最南端,是东南亚距中国的最近点,是从日本到新加坡的中间站,是进出亚太地区的重要门户,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有利于海南成为东盟热带农产品与中国内地市场的中转站。海南是中国热带农产品的主要产区,海南与东南亚各国联合构建“热带农产品产业链”,联合开拓中国和非热带地区国家市场,促进热带农业的快速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自然资源方面,东南亚地区大都处于低纬度地带,气候炎热潮湿,土地资源富饶、肥沃、平坦,水资源充足,光热条件优越。东盟十国总人口5.3亿,陆地资源面积为450万公顷,泰国和马来西亚的人均耕地面积分别是海南的4倍、2倍左右。海南是中国的热带农产品主产区,但陆地面积只有3.4万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2.80万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084 7公顷,土地资源相当有限,热带作物生产受限,许多热带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上供不应求,如橡胶、大米、香料、椰子、棕榈油等。
生产技术方面,新加坡致力于发展都市农业,以现代化、集约型的农业科技园和科学技术公园为载体,推动高新技术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水平居于世界前列;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农业生产技术相对发达,老挝、柬埔寨、越南、缅甸等国,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低。海南的热带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且发展迅速:2008年,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0%和85%,建成16个测土配方施肥服务站,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年可节水5亿立方米,推广设施农业13万亩,农民科技培训突破100万人次11人民网,http://news.0898.net/2011/12/06/734773.html,2011 年12 月06 日。;201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0%,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0%,建成20个乡镇农民培训基地、3个市县农民培训学校、20个农业科技“110”视频站点、30个农业科技110示范基地以及7个农产品“产、供、销信息服务远程培训系统”。
组织管理方面,除文莱和新加坡不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外,东盟其他国家大多是传统农业国,采取家庭经营的农业经营形式,规模小,集约化、产业化、组织化水平低。相对而言,经过多年的体制机制改革,海南热带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日趋科学化:海南农垦先后推进农场主辅分离、扁平化管理、公司化改造及政企分离四大工程,实现了政企分开、社企分离的改革创新;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农业服务监管机制、农产品质量管理、产品认证体系逐渐标准化;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定安、琼中、昌江、屯昌四大农产品加工区,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30家,产值253亿元,三年间年均增长20%,农业产业化得到稳步推进。
资金方面,海南和东盟各国均对热带农业发展给予了较为积极的资金支持以及相关的财税优惠政策,如灾害补贴、信贷支持、出口补贴、农资补贴、税收优惠等。东盟国家中,除新加坡外,其他国家受到自身经济水平的限制,难以向热带农业提供较为全面、充分、持续的财政扶持。而伴随着国际旅游岛国家战略的启动和实施,海南近年的农业支持力度显著增强,增速较东盟国家更高:农建资金投入逐年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农业信贷融资渠道不断扩大;2009年,海南农林水事务财政支出29.9亿元;2010年、2011年,全省公共财政对“三农”的实际投入分别达到85.62亿元、104.27亿元。
综上所述,海南与东盟各国的热带农业发展在自然资源、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及资金等方面具有互补性,存在良好的合作基础。从区域发展角度观察,海南现代热带农业发展需要依托东盟国家热带农业的初级产品及生产要素市场,东盟国家需要借助海南热带农业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市场与资金优势,共同谋求热带农业产业链节上的分工与协作,实现共赢目标。
东盟主要农业国的农业增长方式,大多属于传统农业时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依赖于土地扩张和劳动投入。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东盟各国的热带农业迫切需要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
东盟热带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需要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贸易的拉动,需要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机制创新,需要扩大消费容量。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能有效地整合生产力和市场开拓力,推进分工合作,取长补短,集中生产要素、技术、营销体系的各方优势,实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促进热带农业产业体系升级[2]。
综上所述,构建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是海南与东盟主要农业国联合开拓中国和非热带地区国家市场的需要,是加强区域合作、实现资源互补、提高热带农业生产力的需要,是热带农业现代化和迎接时代挑战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海南农业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影响力的现实要求。
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东南亚各国都致力于亚洲西南大陆桥发展框架的建设。各国政府、企业界、民间团体等也不断增进交流,协同发展。自2001年起,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热带农业合作上开创合作新亮点,合作范围包括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动物疫病防治和农村能源与生态等诸多领域。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对热带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合作提供了经济和市场基础。海南自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享有特区立法权等多项优惠政策,2009年起,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与东盟的热带农业发展合作带来良好机遇。
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海南和东盟国家的热带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会。把握机遇期,加快推进热带农业发展,提高长期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生产者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当前海南和东盟主要农业国政府所需关注的首要问题。
海南地处东盟国家和中国大陆的链接位置,从东盟国家到海南与海南到中国北方的空中距离相近。海南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隔海相望,直面南海运输要道,海上交通相当便利;海南拥有19个条件优良的天然港口,具备加工、储备、中转的基本功能。另外,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将有力地带动海南经济实力的提升。可以预见,随着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的日益成熟,海南与东盟国家的合作将更加便利,合作领域将更加广泛。
作为热带岛屿的海南,是中国热带现代农业基地、南海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及国际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由于气候环境、历史人文等因素的影响,海南与东盟国家在生活习惯、热带农产品品种、农业组织管理模式、产品加工与市场取向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季节差的瓜果蔬菜是近年来海南农民增收的主要农产品;天然橡胶是惟一能隔天持续收获的生态经济产品;椰子加工技术比较先进,加工产品种类较多,“海南-越南椰子跨国产业链”已具备合作条件;热带药材植物闻名中外,其潜力不断地被发掘,资源优势不断地被产业化,并被转化为经济优势;南海海洋捕捞业、滩涂养殖业及其加工业均有广阔发展前景。近10年来,海南热带农业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且在生产技术与组织化水平两个方面有较大进步,发展势头良好[3]。
海南是中国著名的侨乡,海外琼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达300余万人,泰国是琼籍海外乡亲的主要居住国。东盟国家的琼籍海外乡亲,身居异地,心系家乡,为海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2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qxcz/2011/10 -22/3407262.shtml,2011 年10 月22 日。。至2010年,海南省的侨资企业达7 000余家,投资总额超过100亿美元,成为全省外来投资的重要来源。东盟国家的琼籍海外乡亲还利用自身在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促进海南与港澳台海外多领域交流合作,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引进资金、技术和项目。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不断推进,海南正掀起新一轮侨资投资热,更多的琼籍海外乡亲将回到家乡投资兴办企业。隔海望,同根生,东盟国家的琼籍海外乡亲仍然说着海南话,保持着传统生活习俗。遍布东盟国家的海南同乡会馆,体现着深厚的故土情结,说明海南与东盟国家发展经贸合作与交流具有广泛的人文基础。
海南热带农业在机械化生产、良种繁育、生态保护、病虫害防治、科技培训与推广等领域,具有较为明显的比较优势。可以依托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向东盟大部分农业国传播先进的农业生产理念和技术,填补其技术弱势,提高其农业生产力,促进其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和改造。此外,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在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海南可借鉴其发展经验,不断优化农产品生产加工的产业结构,推进农产品深加工[4],培育农产品品牌,通过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延伸和品牌培育,提高我国热带农产品的附加值。
2010年1月1日,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的建立,对于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农业是中国-东盟第五次领导人会议中确定的面向21世纪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中国和东盟就近600种农产品的双边贸易实行零关税政策,意味着将创造6万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和4.5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为双边的农产品贸易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东盟多个成员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外来合作与投资。海南比邻东盟,可通过境外农业投资、农业技术人员和农业劳动力派遣或提供农业科技培训,以援助带动投资,充分利用东盟国家的农业资源和海南的热带农业生产力,开发热带农业合作项目,优化双边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东盟热带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中国市场和非热带地区国家市场的需求。
杨小凯(2001)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主体分工将越来越细密,原先不能带来财富的产业,因为分工的增加可能会形成财富增长点”。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的理论思想,即在于整合区域内各国热带农业的分散优势为整体优势,加强分工与协作,实现共同增效。具体做法是基于海南与东盟各国在热带农业发展上的相似性和各自优势,应用经济学的“资产专用性理论”[5],坚持自愿、公平、共享的原则,在政府的监督与保障下,以业主作为产业链的契约主体,通过经济合同的法律程序,自愿选择并紧紧围绕一种特色热带农产品,建设一条跨国产业链。或自愿提出需要参与构建“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的具体农业行业,按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架构模式,进行区域分工协作,改革传统农业经营理念,确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下创造更多、更持久经济效益的目标。
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理论创新价值:
(1)有利于构建热带农业经济共同体,提升区域经济关联度和稳定性,增强热带农产品的国际贸易话语权,提高热带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热带农业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
(2)有利于区域热带农业生产要素的扬长避短和叠加整合,提高热带农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减少低效、低质、分散的国家间重复性生产及其资源浪费,协调确立海南和东盟各国的主导热带农业产业。
(3)有利于增进区域热带农业领域的信息交流、成果共享与经验学习,建立“学习型”热带农业组织,加快改造传统粗放型生产模式,促进区域热带农业发展方式向现代集约型生产模式转变。
(4)有利于推动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农业推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以充分利用东盟国家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东盟内部更优惠的农产品关税政策,以及规避发达国家专门针对中国农产品设置的贸易壁垒,从而扩大对国际市场的出口[6]。
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有利于促进热带农业发展的区域合作。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及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区域化[7]、集团化趋势明显,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本着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协调亚太经济圈的产业合作关系,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实现区域热带农业资源、资金、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提升热带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力,获得更多整链效益,达到“长期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有利于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
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有利于形成农业劳动者共同利益理念。全球经济中心逐渐由西方转移到东方,南海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地位,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交接地带。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交流愈加频繁和广泛,亚太经合组织、博鳌亚洲论坛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为增进区域多边合作与交流、化解政经摩擦与矛盾,提供了多元化的对话平台。通过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在经济层面实现区域热带农业的优势互补和整链效益,在社会层面促进区域经济、文化、环境等趋于和谐稳定,增强利益共同体的信心,是有效缓解区域紧张局势的战略举措,符合各国人民的长远利益。
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有利于求同存异,共同发展。海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通过构建海南与东盟各国的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各国可以从其自身的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及资源禀赋等特色出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产业的纵向合作,在跨国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热带农业的全面发展。
构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东盟农业生产基地+海南农产品生产、加工与流通+中国市场和非热带地区国家市场”,是实现区域热带农业合作发展的一种创新模式。分工协作、优势互补有助于开发热带农业的空间价值,提高生产效能和创利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实现互利共赢,体现中国富邻政策。
(1)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筹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国际专家组,赴各国深入调研,摸清区域热带农业发展现状、产业布局及优劣势所在,绘制海南-东盟热带农业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空间分布图;分析国际热带农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及海南和东盟国家的热带农业宏观政策走向,探讨可以参与建链的特色热带农产品和热带农业行业,明确各链节上承担分工协作任务的国家或地区,绘制“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框架图;秉承“自愿、公平、共享”的原则,制定“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合作协议和执行方案,建章立制,确权赋责,创新热带农业跨国合作的长效机制。
(2)搭建平台,合作交流。筹建“海南-东盟热带农业跨国产业链”发展研究中心,定期举办海南-东盟热带农产品展销会和热带农业发展论坛,促进成果交流、技术创新和信息共享,打造“海南-东盟热带农业学习型组织”;增进热带农业科研院所、知名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的访学、访问和对话,形成热带农业产学研跨国合作机制,加强多边热带农业科技培训、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规划海南-东盟热带农业科技园区,紧抓优惠政策,优化发展环境,畅通投资渠道,储备优秀人才,增强热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优良品种产业化步伐,树立国际知名热带农产品品牌。
(3)整链发展,组链成面。前期,强调各产业链的特色化和纵向一体化,集中各国的产学研优势,强化链节的质量和实力,注重相邻链节之间的点点结合,以点代链,盘活产业链的整体效益;中期,总结成熟产业链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结合各产业链的实际情况和产业链间的类似性,推广应用于起步型和成长型产业链,链链带动,提高发展速度,优化发展方式;后期,加强产业链间的协作沟通、深入学习和广泛交流,横向扩张,组链成面,互为策应,科学布局,形成海南-东盟热带农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局势。
[1]傅国华.运转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系统效益[J].中国农垦经济,1996(11):24-25.
[2]傅国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科技进步问题研究[J].琼州大学学报,2003,15(3):47-50.
[3]傅国华.运转热带农产品产业链,促进海南热带大农业发展[G].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编.农垦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1994.
[4]吕兢.中国与东盟农产品竞争性与互补性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8):30-34.
[5]奥利弗·E·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段毅才,王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2.
[6]李红.入世过渡期中国与东南亚的农业合作机遇[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2001(4):280-285.
[7]陈静,姚潇颖.浅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J].中国商界,2009(2):82.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ropical Agriculture Transnational Industrial Chain
FU Guo-hua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ainan University,Haikou 570228,China)
The importance,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rop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between Hainan and ASEAN are analyzed from the logic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which advocates“optimal allocation of resources,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Tropical agricultural transnational industrial chain,i.e.,“ASEA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Hainan agriculture production,processing and circulation+Chinese market and the markets of non-tropical countries”,is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Hainan and ASEAN according to the view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chain.Achieving such goal includes consulting equally and legally,independently choosing local agricultural industry to be built in the industrial chain,proceeding regional industry division and integrating the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resources,production,circulation,marketing and international trade.The purpose of so doing is to expand transnational cooperation in tropical agriculture,to innovat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system and mode in tropical agriculture cooperation ASEAN countries,to provide a new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to cover the weakness in Chinese and ASEAN tropical agriculture development,to increase production efficiency,agricultural profitability,regional economic growth,and to reflect prosperous-and-friendly-neighbor policy of China.
Hainan;ASEAN;tropical agriculture;transnational industrial chain
F 327.9
A
1004-1710(2012)04-0100-06
2012-02-20
傅国华(1965-),男,福建仙游人,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热带农业经济与管理学科团队负责人,主要从事热带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靳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