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蔚芬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高校实行教育成本核算浅议
秦蔚芬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当前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而政府及相关部门注重的是高校的社会效益,很少考虑办学的经济效益。因此,高校管理缺乏的成本意识,对教育成本的核算和管理也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面对高校生源逐渐减少,国家财力有限的状况,各高校在经费投入、招生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高校的生存发展压力越来越大,这无疑对高校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成本核算问题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本文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意义、会计主体、核算对象、核算内容等方面,探析在高校实行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高校;教育成本;必要性;可行性
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随着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得到深化,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和财务活动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学成本管理贯穿于教学管理的全过程,是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活动,应该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目前不少高校一方面教育资源浪费、管理粗放;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资金困难、投入不足等,表明高校教育成本管理不是单纯经济或管理问题,也不是单纯的经费使用问题,还涉及到国家、社会、家庭的人才培养和教育投资问题,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由此,高校必须苦练内功,加强高校的教育成本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良性运行。这就需要建立教育成本核算体系,实行成本核算,这是实现高校管理和决策科学化的基础和前提。
“教育成本”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维泽(John vizier),在《The Cost of Education》一书第一次提出的。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Theodore W. Schulte)1963 年 出 版 《The Cost Value of Education》一书,进一步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概念。把教育的全部要素划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即教育成本的本质是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服务而耗费的资源价值。在当今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国被广泛的引入高等教育机构进行日常的教育成本核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讨论的“教育成本”是指以高等学校为会计主体所进行的核算工作,不包括经济学意义上的机会成本,也不包括社会教育成本及家庭教育成本等。
2.1 教育成本核算是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前提
高等教育不以营利为目的,属于准公共产品,长期以来办学经费,以国家投入为主。由于国家财力有限,教育经费投入和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相比显得相对不足;而高校教育经费在使用过程中的随意性较大造成的教育经费浪费和经费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使高校有限的办学资源更加捉襟见肘。通过教育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找出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控制点,从而加以改进并实施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可以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出最佳的效益,并推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促使高校的良性发展。
2.2 教育成本核算是确定学费标准的重要依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事业发展经历了由公共产品到准公共产品的转变,高校教育经费由国家单一投入转变为国家、社会和受益人共同分担制,分担的基础就是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因此准确的教育成本数据是高校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的基础。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缴费上学制度的全面推行,学生或家长做为教育服务的购买者,对教育收费确定依据的教育成本、生均成本非常关心。学费标准要参照生均成本确定,因而高校教育成本问题越来越引起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已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高校对教育成本进行准确的核算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形势的必然要求。
2.3 教育成本核算和分析是学校、政府、投资者进行教育投资决策的依据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经费基本上由国家全部承担下来,近几年来,国家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社会对教育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一切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空间。高校发展迅速,办学资金呈多元化趋势,各种国内国际贷款的投入,社会资本的投入及市场经济模式的渗透,对高校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提供准确、系统的教育成本信息提出了急迫的要求。目前,高校教育成本问题已经成为学校管理者、政府部门、投资者、学生家庭以及研究人员等有关各方关注的焦点问题,是居民、政府、社会各界进行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
当下的教育成本数据,要么是教育经费统计数据,要么是抽样调查数据。众所周知,教育经费与教育成本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而抽样调查也不能得到系统而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缺乏科学有效的判断标准,使得学校的内部管理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因为缺乏准确、系统的数据分析而失去科学性和正确性。因此必须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获得准确、系统的教育成本数据,才能为高校管理者、政府、投资者的正确决策提供有效的政策制定、经费拨付、业绩考评等管理依据,从而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八条规定:“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的实际需要,实行内部成本核算办法。”对于《规则》所要求的“内部成本核算”,就是旨在强化事业单位的成本意识,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实现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和办学资源的科学性和效益性。
3.1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主体已经确定
会计核算主体确定是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前提,我国当前实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已经确立各高校为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要求高校的会计工作应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这为高校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使高校的成本核算工作成为可能。
高校作为会计主体,担负着为高校最终汇总求得学校教育的总成本和生均成本的任务。因此,我们这里所指的高校教育成本,实际仅指高等学校自身在培养人才方面所发生的各项实际耗费,不包括学生、家庭和社会在教育方面的耗费和机会成本;也不包括家庭和学生个人所支付的费用。
3.2 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
高校教育的最终产品是学生,因此,成本核算的对象就是学生。各个高校应该针对不同的规模、管理要求和特点,确定适合成本核算的对象。高校教育成本会计核算应以分院或各系、专业为单位进行,有条件的学校也可按界别或专业,进行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全面反映各个分院或系、专业、年级的生均教育成本和教育总成本。
3.3 成本核算的周期问题
高校是按年组织教学活动,学生按年收取学费,政府部门按年拨付教育经费的办学机构。因此,高校的运转周期是学年度,而非公历会计年度,应以学年确定教育成本核算的周期,进行教育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为了和财政部门的会计年度保持必要的一致性,可以将每学年的报表人为调整为对应的年度报送,以满足政府部门的相关需求。
3.4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要求应包括的项目已经分类设置
高校教学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所直接消耗的教育费用,包括人员经费、教学业务费、行政经费、直接学生事务支出、设备及用房等固定资产折旧、图书资料摊销等,它是综合反映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当前核算体系下,高校教育经费预算和使用的项目也已做了相应的分类: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建设支出等九项。
各成本项目所归集的费用内容如下:
①工资福利支出:包括高校在职职工基本工资、各类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伙食补助、绩效工资、其他工资福利支出。
② 商品和服务支出:包括办公费、印刷费、咨询费、公务接待费、水费、电费、邮电费、维修费等公务费用,因公出国费用、租赁费、专用材料费、装备购置费等业务费,工会经费、福利费,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
③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包括养老保险金、退休金、退职金、抚恤金、救济金、医疗费、助学金、困难学生生活补助、奖学金、生活补助、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及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④赠与:核算各种捐赠支出。
⑤债务利息支出:核算国内债务付息、向国家银行借款付息、其他国内借款付息、向国外借款付息、向国际组织借款付息等
⑥债务还本支出:国内、国外的债务还本。
⑦基本建设支出:包括房屋建筑物构建、办公设备购置、专用设备购置、交通工具购置、基础设施建设、大型修缮、信息网络构建、土地补偿、安置补助及各种补偿、公务用车购置、其他交通工具购置、其他资本性支出。
⑧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国内、国外贷款支出,国内、国外转贷支出,产权参股支出、其他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支出。
⑨其他支出:包括尚未划分项目的支出和其他支出。
以上支出已经涵盖了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高等学校为学生所发生的各类实际耗费,并且可以以货币进行计量。但值得指出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贯性要求,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项目以及成本计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我们可以在会计核算中,增加固定资产、人力资源成本、无形资产等成本分摊项目进行更明细、精确的核算。以目前的成本核算为基础,进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完全可行的。
控制成本支出实际上是一门花钱的艺术,如何将每一分钱花得恰到好处、将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提高教育管理和经费使用效益,在当今新的商业时代下,对教育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办学既要按教育规律办事,又要按经济规律办事;既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1]于敏.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构建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2005,(2).
[2]郭化林.刍议高等院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疑难[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G647
A
1672-2868(2012)02-0162-03
2011-12-18
秦蔚芬(1970-),女,安徽天长人。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计划财务处会计师。
责任编辑:陈 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