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员工培训透视企业社会责任

2012-08-15 00:45曲宗续
当代经济 2012年2期
关键词:责任培训企业

○曲宗续

(湖北大学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62)

在最早的西方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的社会责任等同于企业最基本的功能,即赚取最大的利润。到了18、19世纪,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于是,慈善事业被认为是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如今,经济非平衡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如环境污染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有了更为广阔的内容,其中包括保护环境、节约和爱护能源、善待员工、注重就业和福利、关注和支持教育、注重公共健康、重视慈善事业以及社区的和谐等。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 IBility,简称CSR)至今仍没有一个明确而获得广泛接受的定义,世界银行把企业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与关键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价值观、遵纪守法以及尊重人、社区和环境有关的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承诺。美国著名学者阿基.B.卡罗(Archie.B.Cayloll)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对企业提出的经济、法律、伦理、慈善的希望。

作者认同Archie.B.Cayloll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内涵的架构可归纳为紧密相关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公益责任。

一、企业中员工培训现状及问题分析

1、企业员工培训现状

(1)政府部门对企业员工培训的态度。进入科学技术和经济迅速发展的21世纪,企业如何更好地发展等问题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企业发展方向的宏伟指南,也是对现代企业的时代要求。报告还提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企业中员工培训现状。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已使得国内企业在与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对比中,更加深入和广泛地认识到,人力资本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位。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国内许多企业纷纷加入到了企业培训的大潮中。但近几年,有很多企业,特别是投入资金后没有能得到很好收益的企业都选择了逃避员工培训或者是减少了培训投入。培训员工逐渐成为应付环境的形式,而不能真正地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却也有部分企业利用培训,聚集了大量优秀的员工,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比如海尔集团、中国移动等。

2、企业员工培训问题分析

(1)政府部门存在问题。虽然政府在各个方面对企业培训进行了扶持、指引,但是政府扶持力度已然不够。管理措施不到位,惩罚与激励效果不佳。加上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和多样性,决定了我国企业在所有制、规模、效益各个方面参差不齐,很难用一个全国通用的法律来约束所有企业。

(2)从企业本身分析员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首先,企业领导人员重视不够。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管理人员不太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工作,不能把员工的培训与企业长远发展联系起来。其次,企业培训制度不健全。企业的培训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培训前的准备、培训对象的确定直至培训后效果分析、反馈,和下一次培训的开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使得培训有很好的效果,企业必须抓好每一环节,须具有完整、健全的培训制度。而现在很多的企业则不具备完整的培训体系,致使培训效果大大降低。

(3)员工培训意识所带来的问题。一个好的制度的实行,并不仅仅依靠企业领导人的一厢情愿,更需要的是得到员工的重视和支持。然而,目前许多企业的员工并没有意识到培训对自己能力的提高,而是看作任务或者累赘,这样致使了培训结果很不理想。面对企业培训的失败,企业管理人员现有的激情也消失殆尽,随之而来的是企业领导人员重视程度的下降,企业的培训也就愈来愈差,企业员工对培训的抵触情绪表现得则更为明显,周而复始,企业培训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阻碍了企业培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二、具有企业社会责任(CSR)的培训机制的建立

从上述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还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企业培训机制模式,培训的效率和效益亟需提高。在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是最近引进的全新理念,普遍认识不高。在企业管理中,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出现竞争又合作的竞合关系,在合作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建立具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培训机制,能够确保企业保持竞争优势,加强社会和谐态势,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共赢。

1、企业培训的利益机制

企业惟利是图的本性决定了其最大限度地追逐剩余价值,做出任何一项行动都是基于利益的角度考虑的,培训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必须符合企业满意的利益点,因此要从利益的角度将企业培训挂接到一起。

根据企业培训与道德、法律的重合态势,可以将企业的培训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强制形式,也是企业实施培训的初级形式,此时企业的培训与法律规定的内容相重合,是企业不能回避的强制培训责任,但在形式上仍表现为法律责任。企业培训在国外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之一,一个企业如果不提供培训则违背法律,要承担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我国《劳动法》也规定了培训是企业责任的相关内容。二是自觉形式,这是高级形式,指企业的培训与企业道德义务相重合,将培训当作义务,在形式上表现为道德责任,企业自觉开展培训,提高自己的企业形象和信誉,以能够吸引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积累丰富的人力资源。三是诱导形式,这也是企业培训的主要形式,指在社会公众、舆论媒体的压力下,企业在法律和道德范围之外采取的主动举措。这是在一定条件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最可能产生的培训形式。企业开展培训能够使企业形象和其他各种无形资产逐渐积累和增值。

用利益的机制来鼓励和促使企业在法律和道德上都重视培训,逐步从偏重法律的初级强制形式向偏重道德的高级自觉形式转变,从而在企业社会形成自动培训的潜在习惯。

2、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联合培训机制(GEUP)

政府、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在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政府在企业培训机制中给予政策支持和法律引导,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是整个培训的主体,必须承担主要责任;高校和各培训机构参与此模式,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参与社会竞争,提高经济效益;个人在培训中主要是收益的主体,也应积极参与其中。政府—企业—高校(培训机构)—个人联合培训机制(G o v e r n m e n t,E n t e rp r i s e,S o c i e t yOr g a n i z a t i o n,a n dP e r s o n简称 G E S OP) 正是将这些培训主体吸引到一起进行资源整合,以为培训提供集中优势资源。

政府在培训活动中为培训开发提供政策支持和引导,如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状况进行评估;企业为培训开发提供培训辅助,同时学习和积累一般的培训经验;高校(或培训机构)在培训中提供专业的培训师和培训场地,这样就使得企业的各项效益得到改进和提高,同时员工的素质、能力也会提高。

企业和员工个人之间通过签订培训协议,企业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取得经济利润的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和其他无形资产增加;员工在接受企业提供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后,通过投入自己的劳动力和智力来服务回报企业,得到的回报是知识、技能的提高,这样企业和员工之间就达到共赢的目的。企业和员工关系的和谐发展,正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该模式重视企业与高校,政府及社会的联系与沟通,一方面运用社会上的资源为企业培训项目服务,另一方面运用企业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办学,提升企业形象,最终实现利润增值。其弥补传统培训模式的不足,实现了企业与社会资源的共享,使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最大化,改变了以往各个企业、部门、高校自办培训的“小而全”现象。

总之,企业的培训机制有很多形式,采用例如授课、研讨会、电影、计划性指导、计算机辅助培训、师带徒、工作轮换、案例研究、游戏、角色扮演、敏感性小组、行为造型、读书等培训的方法以及它们的组合,可以形成很多种培训机制,综合国内外的各种企业培训,典型的培训模式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类:系统型、过渡型、“国家培训奖”型、持续发展型、咨询型、索罗门型和“学习型组织”模式。每一种方法可以根据企业培训条件与人员的特征进行灵活使用,而不必拘泥于单一方法与形式,多维立体展开培训内容。

三、结束语

培训虽然仅仅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部分,但其折射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且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相信随着培训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我国企业管理科学化和社会责任履行程度均会上一个新台阶。员工的职业发展更加有保障,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源供给更加充足和稳定。

[1]Luo Hui Chen Zhiwu.A summary on enterpris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search EastChinaEconomicManagementJan.Management Discussion (In Chinese),2008(22).

[2]Qin Mingxing.The enterprise’s social responsibility’s influence on its profitable goal in view of itself (In Chinese).

[3]Cheng Bo.A touch on modern enterprise training.Author:MBA school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puxing financial affairs management consultation cor.Td (In Chinese),2001(6).

[4]徐芳、剡玉香:培训评估与成果转化:提高培训投资回报的关键环节[J].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8(10).

[5]林红、胡宇澄、林世荣: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校企错位”问题的思考[J].旅游学刊之人力资源与旅游教育专刊,2000.

[6]石峰:人本管理激活人力资源[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责任培训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培训通知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期望嘱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