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如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所谓“80后”一代,逐渐成为职场上的重要力量,他们日渐表现出了与上世纪80年代前出生的人颇为不同的择业观念与职业素质特征。2008年12初,河南举行大型招聘会,1.7万余名“80后”大学生挤破大门,蜂拥的人群完全不顾被挤到的学生,拥进河南省人才交流中心抢饭碗。[1]当今社会择业难困境,影响着“80后”大学生的心理。
“80后”大学生指在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他们成长于改革开放之际,社会急速转型、经济全球化、教育市场化特殊的社会背景下,因而构成了“80后”大学生有别于以往大学生的特殊个性和择业心理。
笔者曾对部分“80后”大学生进行了一次有针对性的择业问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92份。在回收的有效问卷中,被调查的“80后”大学生在择业价值标准上表现为:有51%的学生选择兼顾国家需要和个人发展;45%选择有利于个人发展;只有1%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择业地域上表现为:有62%的学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21%选择到原籍;16%选择到内地省会城市或大城市;只有1%的学生选择到西部边远地区及基层人才急需地区。在调查影响毕业生择业的首要因素上:有49%的学生选择薪酬福利、经济效益;15%选择所在城市、工作环境;12%选择专业对口、施展才华。在择业单位意向上,有36%的学生期望到国有企业;31%选择到外资企业;16%选择到政府部门和科研教育单位;只有12%愿意到民营企业和5%选择创业。
通过本次对部分“80后”大学生择业的相关调查,我们发现,“80后”大学生择业所考虑的三大问题:择业薪酬、择业单位及择业地域,均以经济利益为中心。这往往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矛盾心理,从而衍生出种种的心理误区和诸多的不良心理现象。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其一,理想现实的矛盾。“80后”大学生的理想丰富多彩,从小就立志以后要干一番大事业。他们普遍认为干大事业就必须选择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社会地位高、报酬高、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工作。因而,他们在择业中对这方面的追求更加强烈,认为凭自己的努力,可以找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但是由于年轻,没有社会经验,往往四处碰壁,出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心理。
其二,“兵头”“将尾”的“两难选择”。在择业地域及对工作单位的选择方面,“80后”大学生经常会发生做“兵头”还是“将尾”的矛盾,即到小地方或小单位做人才还是到大地方或大单位做闲人。如今,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快,个人发展的机遇较多,发展的空间也更大些,但是这类地区人才也相对集中。因而,在这些地方工作往往做“将尾”,同时可能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反,一些偏远地区或基层单位,人才相对匮乏,到这样的地方工作,可能成为“兵头”,并受到相应的重视。对于许多“80后”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两难选择”。
由矛盾心理衍生出的心理误区主要表现为:
其一,重视经济利益,忽视个人发展。“80后”大学生处在市场经济时代,受当下以金钱为主导的社会环境影响较深。部分大学生过分重视经济利益,讲究实惠快捷,而忽视自身的发展。因而,有些大学生在求职面试时,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被录取,首先问到的是单位的效益怎样,待遇如何,而对自己的发展前途一概不问,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理,令用人单位十分反感。
其二,重个人利益,轻国家利益。在对“80后”大学生择业理想分析中,调查的关于择业价值标准及地域选择方面表现出“80后”大学生对于个人和国家利益的取舍,即只有1%的学生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很明显他们在择业时,更多的是考虑个人利益。
其三,对现状不满,引起心理失衡。“80后”大学生正处在教育改革、教育市场化转型时期,难免会形成教育投资要有回报的观念,认为上大学,出来就一定要找到体面的、工资高的工作。然而目前的现状并非大学生所想像的那样,你拿的工资并不一定就比农民工拿的多,再加上托关系、走后门找工作等腐败现象的存在,使得部分大学生对现状不满,引起心理失衡。
如果上述矛盾心理和心理误区得不到及时的排解,则很可能发展成为阻碍大学生择业的障碍心理。障碍心理一旦形成,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成功择业,甚至会出现恶性事件。一般常见的障碍心理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自我认知失调。由于“80后”大学生所经历的磨难较少,缺乏社会经验,相当多的大学生自我认知发生偏差,在择业时往往迷失自我。他们或者缺乏主见,偏离自身优势,盲目受他人影响,表现从众的心理特征。或者过高地评价自己,择业时苛刻良好的工作条件,表现自负心理。或者对自己评价偏低,看不到自身的优势,表现出自卑心理。根据相关调查表明:有35%的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自卑心理。[2]自我认知失调无不影响“80后”大学生就业选择。
(二)情感障碍。例如,焦虑心理。由于迫于就业形势的严峻,特别是在校日子一天天减少而工作无着落,加上家长亲戚们的殷切期望,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了巨大的压力,表现出心情烦躁、不安。又如,抑郁心理。由于屡次就业未果,就业前景黯淡,表现郁郁寡欢、信心不足、敏感、情绪低落。再如,嫉妒心理。由于种种原因,就业时那些不如自己的同学反而比自己好,可能导致嫉妒情绪产生。就业中的情感障碍,直接影响“80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质量。
(三)人际交往障碍。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在华中、华东、京津地区28所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研,社会交往问题占59%,[3]成为大学生最大心理问题,从而产生人际交往障碍。他们在择业面试中怯懦,不敢在择业过程中正常展示自我,缩手缩脚,甚至语无伦次。人际交往障碍直接影响“80后”大学生就业机会的把握。
如果这些心理障碍得不到舒解,这些“80后”大学生很可能毕业后在家待着,情愿做“啃老族”,也不愿择就业,唯恐受到打击。甚至一时想不开而自寻短见的也大有人在。为了防止种种恶性事件的再度发生,必须加强对“80后”大学生择业教育。
上述心理问题和现象,直接影响“80后”大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而必须立足长远,结合现实,对“80后”大学生采取有效的择业教育。
(一)积极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有效人才,从根本上为消除“80后”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创造条件。
根据本次调查,在问及解决就业最有效的方法时,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占30%;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占23%;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占20%。以上数据说明大学生已经能够注重更新观念,认识到全面发展包括知识技能和心理素质是实现其充分择业的关键。
其一,发展社会适应能力。“80后”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尽可能参加相关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积累相关的工作经验,以便以后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社会。同时,在实习和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有机会认清自己的职业兴趣、特长以及实际能力,还应关注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形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等等,并能客观地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自身的择业期望值和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以便与择业市场需求保持最大的适应性。
其二,发展工作能力。第一,在校期间,建议学生多考证。考证是见证工作能力的一种手段。特别是在用人单位面前,在他还没有时间慢慢来考察你的工作能力时,看你有什么样的证书以此来鉴定你有什么样的工作能力。根据本次调查各类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对找工作的帮助时,57%的学生认为有用,只有2%认为没有作用。这足以说明证书对大学生自己和用人单位有着巨大的意义。第二,大学生自己应当在高校自觉发展综合素质与能力。大学生不但要有全面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更要有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操作中。
其三,培养、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80后”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而产生种种复杂心理,甚至出现心理障碍。这时不必惊慌失措,重要的是当下如何去调适与化解。因此,“80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强必要的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大学生健康择业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不断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做到正视现实、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做好择业心理准备特别是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促进自身全面健康发展。
(二)改革高校相关课程体系,强化技能教育与培训,并做好善后服务,从教育体制上为消除“80后”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提供保障。
其一,改革高校相关课程设置,强化技能教育,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是否有帮助时,65%认为比较有帮助,25%认为非常有帮助,只有2%认为没有帮助。可见改革高校课程体系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趋势,也是当前“80后”大学生对高校的迫切要求。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高校人才的培养必须考虑社会的需求,而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它的改革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体系的成败。因此,高校课程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引导广大大学生既要学会做事,又要学会做人;既要打开视野、丰富知识,又要加强智力和人格的培养;增加学生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接触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解决生活中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其二,切实开展择业教育服务,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第一,提高高校获取外界招聘信息的能力。根据本次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获得招聘信息来源于学校直接或间接提供的信息,占到80%。因此,高校应不断为大学生提供客观的最新的社会择业资讯,使大学生能够及时地获取信息择业。第二,高校要切实开好择业指导课,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某网站教育频道,进行的千人调查显示,62.0%的人没有接受过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63.7%的人对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表示不满意;调查中还显示,70.2%的人表示对学校的就业指导有所期待。[4]为此,笔者建议,高校应通过择业指导课为大学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帮助他们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与能力,使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职业潜力,科学的自我定位;同时,通过择业指导课分层次地为学生提供包括择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个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客观地分析择业形势。
(三)家庭、社会传媒应给予“80后”大学生更多积极的关注。
其一,宽容、理解应成为家庭对大学生择业的主流态度,以缓解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压力。压力大会导致心理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教育大国,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培养大学生主要是为了提高全民素质,但是若将社会浓缩到一个个家庭,那是为了让子女有知识,更好的就业,改变命运。这样父母对大学生就有了择业期望值,一般期望值越高,相应的择业压力越大。这时,大学生急需要社会、学校、特别是父母给予一定的关怀、理解,缓解大学生择业压力。所以在解决“80后”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时,父母能起到关键的作用。
其二,社会传媒应采取“喜忧”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然而,当下各大媒体多以“多报忧、少报喜”的灰色基调报道,放大了择业困难的程度,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错位。因此,社会传媒应该以应有的社会责任,以“喜忧参半”的方式,客观全面的报道真实的择业情况。
(四)强化社会引导政策及择业反馈机制,从社会层面为消除“80后”大学生择业不良心理奠定基础。
其一,强化社会引导政策。第一,加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岗位,这是解决择业问题之根。根据本次调查显示,81%的“80后”大学生认为就业难是因为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剧增。因此,经济发展速度至少要与大学扩招速度基本一致,否则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二,强化社会引导政策。在本次调查中还显示,学生择业受社会导向影响最大,占到54%,社会择业主流观念对大学生择业起到导向作用。因此,社会首先要改变择业观,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走向国家最需要人才的西部及基层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鼓励?笔者认为应该从学生到西部及基层所顾虑的最大问题着手。据本次调查,问到学生到基层工作所顾虑的最主要问题时,39%的学生选择个人未来发展受到限制;23%选择对与相关计划和措施配套的优惠政策的落实缺乏信心;19%选择待遇比较差地方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可见国家应该将西部及基层工作待遇真正 落到实处,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上升空间,避免出现“上不去,稳不住”等问题,保障大学生放心到西部及基层择业。
其二,社会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为学校、家庭、大学生个人及时提供有效的择业信息。笔者认为,应注意三点:第一,择业信息并不仅仅指社会的招聘信息,还包括与时代相适应的择业观、社会对于各种人才得需求量等。第二,反馈信息要做到及时。只有做到及时,学校、家庭、大学生个人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在问题没有成气候之前,事先调整择业心理,以适应择业发展趋势。第三,信息反馈的对象要广,不仅仅是大学生,更多是要反馈给社会的每个人,防止社会、家庭、大学生择业观之间相脱节,造成这三者之间不相容、互不理解。第四,信息反馈渠道要畅通。去年广东举办一场招聘会,发生“大专生责问教育厅”一事。这充分说明当前就业市场体系不够完善,教育、人事、劳动部门各自为政,相互沟通少,以致出现基层在人才需求与大学生择业之间存在信息阻塞现象。因此,社会需要建立更多的信息平台,将目前的择业信息正确无误得反馈给社会的每个人。
[1]陈永君.河南举行大型招聘会:1.7万人挤破大门[N].河南商报,2008.12.05,(1).
[2]陈静等.大学生就业心态表现出的人格缺失调查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7):273.
[3]吴健智.对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状况的调查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8,(5):225.
[4]70.2%的人对学校就业指导有所期待,中青在线,http://news.qq.com,2008,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