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为例

2012-08-15 00:47:57刘书博
对外经贸 2012年9期
关键词:思想大学生教育

刘书博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52)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一)思想成熟较快,但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现在的大学生深知就业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但只是单纯抱怨自己所在学校、所学专业不理想,而不是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竞争力,为日后就业作积极准备。此外,很多大学生在处理个人感情问题上容易走极端,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伤害,甚至不惜以付出生命为代价,给社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二)具有个性且参与意识较强,但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淡化

当代大学生个性很强,强调自我、自由,思想上不愿受任何约束和控制,愿展示自己但极易忽视他人感受,对同学缺乏关心,集体荣誉感淡漠。同时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比例在增加,同学间的合作意识在淡化,缺乏团队精神。

(三)更多地追求效率和实惠,但缺乏奉献精神

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多基础知识扎实,多才多艺,办事更讲究方法和效率,但有部分学生缺乏奉献精神,不愿承担社会工作,不愿意为集体服务,他们认为承担社会工作得不到什么任何实惠,甚至会影响到学习,从而忽视了对自身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国际经贸专业学生管理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充分发挥党、团、社团的作用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经济贸易系党总支坚持严格把关、严格考察、严格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发挥榜样和模范的带头作用。在大学生义务献血活动中,学生党员冲在最前列;在植树节、班级劳动周、义务劳动日、青年志愿者到敬老院活动中无不体现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管理中细化党小组,按年级划分,做到抓“早”抓“好”。“早”是在新生入学前,就全面掌握考生的政治面貌,入学后安排助理辅导员进行相应的指导,考察并锻炼其能力,对学生党员发展培养工作抢前抓早,新生入校后,第一时间进行党建理论和知识的学习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学生听党课,跟党走。

在系团委的领导下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自我约束与自我管理能力。国际经济贸易系对学生干部的使用原则是“大一当干事、大二做负责人、大三当部长、大四荣退”,建立了完善的学生干部梯队培养模式,重视吸收学习能力强、沟通能力强、处理问题能力强、乐于奉献的同学加入学生干部队伍。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以“抓好培养、抓好调整、抓好定期考核”为方针,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为原则,及时更新干部队伍,调动工作积极性。坚持每周日晚6点例会,定期对全体学生干部集中培训辅导,每期一个专题,开展学生干部经验交流会、请心理发展中心的教师对学生干部进行团队拓展训练,使其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升。

第三,加强社团建设,发挥非正式群体的育人作用。高校社团是大学生凭借个人兴趣爱好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组织,它具有联系广、凝聚力强等特点。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校国际经济贸易系共有十一个社团,如海澜剧团拥有10年的发展历程,已从单一的戏剧社团逐步发展成为以戏剧演出为主体、多种文艺形式并存的综合性社团,被评为辽宁省省级示范性社团,被授予“海澜之光”育人奖。青年志愿者协会由国际经济贸易系全体学生干部组成,长期开展“爱老敬老”志愿服务活动、“节能环保”宣传活动等。法律爱好者协会长期开展“模拟法庭”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心理协会分会开展了团体心理训练工作坊、“感人故事会”、心理电影展播等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为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强化“以人为本”与“严格管理”相结合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其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成为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坚实基础。学生层次的差异、年级的差异以及学生工作本身的特点,要求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做到与时俱进。辅导员要关心学生中的困难群体,完善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体制,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克服交友困惑和生存焦虑等心理障碍,完善心理咨询辅导;发挥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及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作用;突出抓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关心学生生活,搞好寝室管理,培养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实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

(三)加强专业培训,把握就业最新动态

为了使即将毕业的学生有充分的就业准备,国贸系大力加强就业教育和专业培训,多次聘请用人单位的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结合校园文化活动为同学们做了大量的就业准备工作。同时,通过多种渠道,收集用人信息,并通过电话、传真、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强与社会联系,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机遇。此外,通过开辟就业信息橱窗及时将用人单位最新需求情况反馈到毕业生,帮助他们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积极把握机遇,慎重作出抉择。在就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拓宽合作领域,认真征求用人单位对学院毕业生使用情况的反馈意见,并邀请用人单位代表与在校非毕业班学生见面,举办讲座、报告,根据就业双选过程中出现的动态情况,及时反馈给其他年级学生,使其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

(四)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功能

据共青团中央和中国少年研究中心日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5.1%的大学生认为,在高等院校中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最有效的途径是社会实践活动。在调查中,大学生们对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最大优势在于把社会、课堂和受教育者紧密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开阔眼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并增长才干。因此,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引导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向长期化、阵地化、项目化、日常化和层次化的方向发展,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五)利用网络手段改变学生管理方式

网络化是现代大学生的生存环境特征,网络传播带来的新环境对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影响深远。学校应加强网络监督,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的作用,提高观察力和网络信息鉴别力,同时采取一定的措施净化网络环境,引导和提倡学生“健康上网”、“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并进行正确疏导以取得学生的理解和信任。通过E-mail、QQ、校内网、微博等途径以交互形式进行有效沟通,了解、理解、认识和尊重学生思想观点和想法,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代沟和隔膜,通过人性化管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从而树立大学生健康的网络观念,认清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联系与区别。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可以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进而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品格。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直接有效的途径。通过广泛开展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通过高雅文化熏陶学生情操,提高思想文化素养和修养,增强抵御消极、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通过组建文化团体和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活跃健康的学生思维。

(七)加强“两课”建设,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两课”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两课”教学是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精神教育以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但过去以灌输理论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削弱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因此要加强两课建设,不仅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充实其内容,更要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创新,同时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会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从而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增强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三、结语

细节决定成败,学生管理工作都是由细节组成的,学生事无小事,这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任重而道远。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日渐明显,迫切要求高校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总结新的教育实践经验,在思想政治工作上不断扩展新视野,在实际工作中要多寻求新方法、新途径,取得新效果。

[1]赵建国,苗莉.基于Probit模型的辽宁省大学生就业难易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11).

[2]向红华.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0).

[3]刘爱玲,陈靖,路明远.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点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4]赵文生.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0).

[5]邹俊.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J].华章,2011(9).

[6]彭鸿英,王艳杰.新时期医学专科学校班主任的角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

猜你喜欢
思想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华人时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思想与“剑”
当代陕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人大建设(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