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学研培养机械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研究

2012-08-15 00:50刘晓杰曲守平
长春大学学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机械类产学研应用型

刘晓杰,曲守平

(长春大学 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

“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将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高校创新动力,推动建立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世界一流大学、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几年来我们进行了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机械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机械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

吉林省是我国机械工业重要基地,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为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更加需要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合作,这无疑给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更给企业和高校提供了创新的舞台,扩大了高等学校科研开发的领域,为学校结合自身人才、学科、技术优势,选好高层次、高起点的研究课题进行攻关提供了条件;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科研工作既要面向国内市场又要面向国际市场,研究成果将接受国际市场的考核和评价,这也将对研究工作的创新性提出更高要求;随着科技成果工业化周期的不断缩短,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为高校科研工作适应市场需要,加快技术创新起到了催化作用。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立足之本,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职能,而“产学研”结合则是高等学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掘大学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集成功能,用科学研究的知识创新源来充实教学工作的知识传播源,充实产业化的知识应用源。

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的人才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科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管理素质、经济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正是这种要求在教育上的客观体现,这迫切要求高等学校通过加强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人才。“产学研”一体化,可以促进学校更加紧密地面向社会需求,不仅有利于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科技骨干和师资队伍,同时也大大促进高层次人才的成长,为现代企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产学研”结合能够使教学科研人员站在社会的最前沿,最直接地感受到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科和科研开发的要求,并将其迅速地反映在工作中,提高对市场的反应能力,从而促进学科发展,使产业化为学科建设服务,将科技优势转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努力从技术与市场的转换中获取办学资源,将市场化运作的企业作为转化科研成果的“通道”,一头依托学校源源不断提供技术支持,一头面向市场,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探索基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培养机械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理论和模式,对培养机械类创新应用型人才重要的意义。

2 产学研合作教育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1)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构建创新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按工程师基本素质能力要求,确立以“培养具有创新应用型高级人才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重点在应用,课程体系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保证,工程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开展各项创新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为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应反映机械工程的主流技术和最新发展,在教学组织形式、实践环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学生到工厂、企业等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实习的有效机制;建立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的学生实践实习的考核评价机制。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中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和开展毕业设计的联合基地。利用学院已有的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合作方式进行产品开发和试制,引进企业教师进行企业化管理和模拟运作,按要求进行项目立项、设计开发、验证、试制等工作,使在该基地进行的实践的学生切身体验到企业的设计开发和管理过程,提高职业素养和责任性。

(2)全面规划,建设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校内外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先后陆续建立健全了具有柔性制造系统、数控加工、快速成型、数字化设计、创新设计、机电液传动工程训练中心等较先进的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实验室、实训基地。同时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特点,积极围绕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吉林东光集团公司、长春远通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一汽四环制动器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深入的技术交流与产学研合作机制,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上,采用校企结合的共建模式,使学生在校内实践教学环节中直接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试验和设计性实验,不断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使学生受到比较系统的工程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设计能力、独立开展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制定专业课教师培训制度,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工程师”双师型师资队伍。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坚持立足培养、积极引进的方针,采取内训外聘等措施开拓培养途径,建立专职教师到企业工作培训的制度,对于没有工程经历的青年教师,安排他们到国内外企事业开展研修活动,参与公司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以此获得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历,提高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对于过去具有工程经历的教师,制定了到国内外企事业单位轮训的制度,有计划的定期安排他们到公司工作,以更新工程知识、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并不断强化工程设计实践能力。

强化产学研合作,建立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基地,将教学、生产与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紧密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的途径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立从企业聘请兼职教师的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工程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任教,承担部分核心专业课教学任务,承担培养学生、指导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任务。兼职教师的聘任不但可以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而且他们在和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为教师攻读高一级学历和到企业实习提高提供条件,要求青年教师到产学研基地参加工程实践,鼓励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究水平。近年来通过在产学研基地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的研究实践,学院教师在磨削自动化技术、自由曲面研抛的设计与加工技术、仿真、数字化样机设计等方面逐步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完成科研项目3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14项,企业项目19项;目前在研科研项目5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33项,企业项目9项;发表科研、教研论文153篇,其中SCI、EI收录65篇;取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发明专利7项,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吉林省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密切了与企业的联系,同时全面提升了教师的业务和科研水平。

(4)利用校内外产学研基地,构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平台。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通过校企产学研合作共同规划,联合搭建人才培养平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利用校内外产学研基地的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平台,2008年以来共有145名学生在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国家级奖65项,省级奖36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显著提高,并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一些优秀的毕业生已经逐步成长为所在企业的技术和管理骨干。

3 结语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所实施的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面将扩大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高级人才为目标:学校和企业通过共同规划,联合搭建人才培养平台以适应机械工程发展的要求,在教学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完善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参加学校课堂教学的运行机制,加强与产学研结合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建立企业技术人员参加的高校兼职、高校教师到企业兼职锻炼的常态机制。校企通过共建实验室和创新产品研发基地,使校企在合作中达到互利共赢,各得其所,从而带动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硬件条件建设与发展,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1] 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3-17(1).

[2] 李培根,等.中国机械工程学科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机械类产学研应用型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
学前音乐教育专业产学研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