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文化价值浅析

2012-08-15 00:51王茜龄余亚圣余茂德
蚕学通讯 2012年1期
关键词:蚕桑文化

王茜龄 余亚圣 余茂德

(西南大学生物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

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以桑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文化,是桑与文化的有机融合。在绵延的历史进程中,桑文化始终与国政、经济、贸易及文化传播丝丝相连,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勾勒了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脚步,展现了我国传统宗教、信仰、礼俗等历史文化形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1 桑文化的史学价值

桑文化形态是及其丰富复杂的,通过桑对历史文化的穿透,可以为人们研究古代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宗教、礼仪、经济、政治等提供极大的帮助。首先,桑文化映现了我国原始宗教的形式和内容。从“空桑”、“扶桑”等典故中,不难看出古人对东方神木——桑树的崇拜。《淮南子·修务训》中记载:“汤苦旱,以身祷于桑山之林。”由此可见,成汤祈求上天降雨是为了求神明保佑殷商的农业丰收,揭示了古人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意识。《庄子·养生主》有大地丰收“合于桑林之舞”的记载,体现了古人把农耕作为祭祀的基本内容,展现了个人原始的农业信仰[1]。其次,桑文化映现了我国传统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据史载,约在5 000年以前,先民就在中原大地上栽植桑树,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已有“桑”字。这充分反映了耕织文化在远古时代就十分繁荣。《史记》记载:“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于两国举兵相伐。”吴楚两国的采桑女因争夺桑叶发生纠纷,为了几张桑叶,不惜兵戎相见,充分说明古代社会栽桑养蚕在传统农业中的重要地位。《猛子》记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2]也说明在封建时代,栽桑养蚕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在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再其次,桑文化映现了社会生产实践发展的流向。桑的文化变迁轨迹在后世的衍化中选择了向社会生产实践发展的流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规律。从桑文化的发展轨迹看,最初体现的原始宗教祀桑仪式和耕织文化使蚕桑产业得到了高度重视和迅猛发展,随着横贯欧亚大陆的南北丝绸之路、通达朝鲜、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桑文化更是走上了我国历史上盛极一时的集政治、经济、外交等一体的历史大舞台。

2 桑文化的文学价值

我国古代蚕桑业的经久繁荣,也孕育了蔚为壮观的桑蚕文化。桑及其与桑有关的物象逐渐进入诗歌比兴领域,更不乏因桑、蚕、丝、绸而起的成语及典故。《诗经》中收录了许多以桑为题材的诗篇,如《魏风·十亩之间》:“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描写了一群采桑女在大片桑林中穿梭,在劳动行将结束时,相互招呼,结伴同归的情景,洋溢着愉快而轻松的氛围[2]。唐宋时期,以桑树为题材的田园诗词最盛。孟浩然《过故人庄》:“古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带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农家的恬静、安逸和期盼跃然纸上。宋代诗人陆游与桑蚕有关的诗就达百余首,其中有“州中未种千头桔,宅畔先载百本桑”、“郁郁林间桑葚紫,茫茫水面稻苗青”等著名诗句[3]。由于桑蚕和丝绸一开始就伴随着我国社会文明发展,因此,古往今来田头农夫、坊间百姓、贩夫走卒、文人墨客或达官贵人常用桑蚕丝绸来形容事情或事物,其中的精辟被世人世代传扬,就形成一些谚语、俚语或成语等,至今让人耳熟能详。比如:桑榆,指太阳已落在西边的桑树和榆树间,比喻人的晚年。桑梓,古代常于所居宅旁栽种桑树和梓树。有“桑梓之地,父母之邦”之说,后世即以桑梓作为家乡的代称。桑弧蓬矢,指古代男儿出生时,以桑木为弓,蓬草为矢,射天地四方,象征孩子长大后,有四方之志。《礼记·射义》有云:“故男子生,桑弧蓬矢六,以射天地四方。”[3]沧海桑田,仙人麻姑自称三次看见东海变成桑田,后比喻世事变迁很大或人生短暂。

3 桑文化的美学价值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物质生产水平的发展,桑作为美的追求的象征物,逐渐从原始文化的混沌状态中独立出来。由于桑叶采了再生,继续不衰的实际现象,使得桑木在古人的思想里又和“不死”与“再生”联系在一起。先民们通过类比联想赋予桑以生命,使桑在浓厚的宗教意味、原始的生命意识中已有了美的形态。同时,从古代诗词中可以发现,当采桑女出现在《诗经》里的时候,其婀娜的风姿便成了艺术关照的对象。对采桑女的审美感知,使文学艺术家们由此产生出审美的欲望,其审美心理活动过程的实现或实践,使采桑女的意义便不再仅仅限于采桑活动的本身,而是作为文学符号去传达或寄寓主观情态,去表达心灵世界对现实的超越,去建立起新的审美观念[1]。《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诗句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古代男子对女子的审美情愫。以上均充分说明,桑文化经过历史的沉淀,凝聚了极高的美学价值[2]。

4 桑文化的现实价值

桑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意义上的历史杰作,而且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性的优秀历史文化宝贵遗产,其史学价值、文学价值、美学价值等弥足珍贵,它对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桑文化在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桑文化提倡无私奉献精神,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千古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脍炙人口,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兴旺默默奉献;桑文化提倡艰苦奋斗精神,桑树既能生长于肥沃的土壤,也能生长于贫瘠的土地,既能抗旱也能抗寒,始终以顽强的生命力昭示世人,要奋发图强、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开拓进取;桑文化提倡人文和谐精神,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鼓励人们在这一方面失败了,就力争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这对于当今竞争激烈而又难免遭遇挫折的人们无疑是最好的心灵慰藉。其次,桑文化在弘扬我国传统农业文化中发挥示范作用。桑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与传播桑文化,既继承了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又充实、丰富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据报道,“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古老的蚕桑习俗文化正式跻身世界级文化殿堂。而今很多地方开展的“桑椹节”,以及以丝绸、服装为主题的蚕桑文化艺术表演等,融精神、文化、艺术、经济为一体,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德教育寓于桑文化活动中,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又推动了社会文化经贸发展。最后,桑文化在推动我国新时期蚕桑产业跨越发展进程中发挥助推作用。栽桑养蚕作为中国传统农业,在历史长河中,取得过卓越的成绩,在我国的农业发展史上谱写过辉煌的篇章。然而,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的蚕桑产业正经历着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方式变革、资源布局整合等方面的冲击和影响。广泛、深入的宣传、继承和发扬蚕桑文化,毫无疑问能够为新时期重塑蚕桑产业辉煌,推动蚕桑产业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1]张强.桑文化原论[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9-20,66-67.

[2]孔凡丽.中国古代桑文化[J].国学,2007(6):51-52.

[3]唐志强.中华蚕桑文化图说[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119,131-132.

猜你喜欢
蚕桑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
蚕桑产业 富民增收
血糖生成指数研究与蚕桑综合利用
高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