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军
周末三两好友小聚我家喝茶。我取出一款茶,称量五克置于茶荷中,问到:“看看这茶如何?”朋友拿起来看了一看,又放到鼻前闻闻,“嗯!茶叶细紧有毫、颜色油润,还有股花果香,好茶!”另一朋友打诨道:“别太奢侈了!肯定是金骏眉,把我们胃口吊起来,以后想喝又没钱买该咋办啰?”我笑笑未做声,将茶倒入盖碗,待水温降至90度时,细水柱注入盖碗,片刻后出汤,说道:“来,别急着猜,我们先来品一品。”喝完第二泡,我说:“滋味如何?”“嗯,真还不错,口感甜醇,香气带花果香,回甘也明显”;另一朋友若有所思道:“虽然我茶喝得不多,但感觉这款茶与以前曾喝过的祁门红茶在口感和香气上有所不同,到底有何区别我现在也说不上来。反正口感挺不错。”我拍拍朋友的肩膀哈哈的笑出声来:“好了好了,喝茶就是要轻松,又不是考试。这茶既不是金骏眉也不是什么祁红,这是我们地地道道的湖北宜红工夫。”朋友随口道:“宜红,好像就是宜兴红茶吧?湖北也产红茶吗,好像没听过,对信阳红倒是有所耳闻”。我无言以对。作为有着百余年历史,曾与祁红、滇红齐名的宜红,认知度已是如此之低了。哑然感慨之余,遂搜集整理了部分的“宜红”资料以飨读者。
湖北,茶圣陆羽的故乡。在历史上曾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地,宜昌地区亦是我国古老的茶区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产茶环境,崇山峻岭,山林茂密,河流纵横,年均气温 13~ 18℃,年降雨量750~1500毫米,无霜期220~300天,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大部属微酸性黄红壤土,十分适宜茶树生长。陆羽曾在《茶经》中把宜昌地区的茶叶列为山南茶之首。
据记载,宜昌红茶问世于19世纪中叶,至今有百余年历史。清道光年间,先由广东商人钧大福在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设庄收购精制红茶,运往汉口再转广州出口。咸丰甲寅年(公元 1854年)高炳三及尔后光绪丙子年(公元1876年)林紫宸等广东帮茶商,先后到鹤峰县改制红茶,在五里坪等地精制,再由渔洋关转运出口,“洋人称为高品”,渔洋关一跃成为鄂西著名的红茶市场。广商除开辟鄂西宜红茶市外,还大批涌向鄂南羊楼洞采制红茶,1840年羊楼洞红茶庄达50余家,年制红茶10万箱,达5万余担。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
1861年汉口列为通商口岸,英国即设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关系,由宜昌转运汉口出口的红茶,取名“宜昌红茶”,“宜红”因此而得名。宜红经由英国转售至西欧,尔后美商、德商也时有购买,宜红得到大量发展。1888年汉口口岸出口量达86万担,占当时全国茶叶出口量的40%,其中以红茶为主。1876年9月,宜昌被列为对外通商口岸,宜红出口猛增,1886年前后是宜红出口的最盛期,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九十年代以后,英国重点转向购买其殖民地印度、锡兰红茶,在汉购买红茶数量大大减少。而俄商则与此相反,从九十年代起,大幅增加了砖茶和红茶的进口。到1894年,基本上控制了汉口市场,汉口出口的红茶,十之八九也卖给了俄商。1900年至 1916年的十多年中,汉口茶叶出口最高突破 100万担,超过上海、福州、九江之上,一般占全国出口总量60%左右。汉口茶市达到最鼎盛时期。
1917年以后,因受国际形势的影响,湖北省茶叶出口即逐渐走向衰落。苏联十月革命以后,国内战乱频繁,交通受阻,俄国洋行相继停业,对俄出口大受影响;其次,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国际市场茶叶销路不畅,英国政府1917年规定,除其殖民地的茶叶以外,禁止其他国家茶叶进口,汉口输英茶叶基本停顿。
抗日战争时期,汉口茶叶出口停顿。战后,由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茶区民不聊生,茶叶生产锐减,加上对苏没有出口,英镑集团实行互惠贸易,外茶无法进入英国。至1949年茶园荒芜,茶厂倒闭,满目疮痍,宜红一落千丈,面临崩溃的境地。
新中国成立后,在武汉成立了第一个国营茶叶贸易机构华中茶叶公司,以后又改名为中国茶叶公司汉口分公司(1950年4月改名为中国茶叶公司中南区公司)。1950年上半年先后在我省建立汉口茶厂(加工拼配湖南、湖北红茶)、宜红收购处(位于宜昌五峰渔洋关)、恩施收购处等收购鄂西和鄂南两地茶叶,这些机构都直属汉口茶叶分公司领导。1951年湖北省茶叶公司成立,在鄂西、鄂南两地茶区扩大收购网点收购宜红;同年宜都茶厂正式成立,负责宜红的精制加工,毗邻鹤峰的湖南石门、慈利、桑植、大庸四县属宜红生产经济区,同年在石门泥沙成立一红茶初制厂,属宜都茶厂分厂(1956年改属石门茶厂)。尔后又在五峰、宜昌相继建立了红茶精制厂,与国营茶场形成紧密的生产网络,同时省茶叶公司派出了以著名红茶专家冯绍裘技师为首的工作组到宜昌等地进行生产和技术指导,恢复和发展宜红生产。宜红在制作工艺上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道工序,分为初制和精制两个阶段。其外形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润,香甜纯高长,味醇厚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亮柔软。由于茶叶中儿茶素含量丰富,茶汤稍冷即有“冷后浑”现象产生,系我国高品质的工夫红茶代表之一。
多难兴邦!也必将多难兴茶!宜红犹如一颗璀璨的珍珠,虽历经岁月变迁,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命运兴衰跌宕起伏,表面只暂时被蒙上了一层历史的尘土。
宜红作为楚茶文化的载体延续,思今怀古,不禁将思绪拉阔至 3000年的楚文化历史。楚人尚凤,作为楚人的图腾,凤凰从太阳中飞出,“不鸣则已,鸣则惊人,不飞则已,飞将冲天”,有着标新立异、追新逐奇、敢为天下先的理想追求;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更体现出了其自觉放弃“旧我”,勇敢实现“新我”的独特生命观,在烈焰中让生命得到再一次交融升华!
如今,踌躇满志的新一代宜红茶人已将这只太阳鸟的追求融汇进“宜红”的血脉,秉承楚国先民“筚路蓝缕”之开拓精神,奋发拼搏、锐意进取,依托百年“宜红”品牌,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中国“红茶之父”冯绍裘先生创办的汉口茶厂为中心,全身心投入到重振“宜红”的事业中来。相信不久之后“宜红”将会以崭新的姿态跻身于中国高端红茶之列,为湖北打造出一张更加靓丽的红茶名片!
宜红,也必将浴火重生!